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的相互关系论文_陈莹林

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的相互关系论文_陈莹林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0

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继而才有人类丰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城乡规划设计在当前城市化发展中愈来愈重要,融入绿色生态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城乡规划设计也必须融入绿色生态理念才能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关系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改革政策已经在我国社会上广泛推行,但是对于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来说,并不是特别完善,从而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而导致我国在城乡一体化时出现较多的问题,诸如城乡之间矛盾过大、影响周围环境的发展等问题,对城乡一体化的管理规划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为了能够解决这些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城乡一体化的落实度,明确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以及找出相应的对策是重要的。所以明确我国现如今城乡规划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有着重要的帮助。

一、城乡规划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资源的污染

由于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建设更多的建筑,并且还需要加强城市面积,为了不影响城市中的环境,城市的管理人员打着贯彻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旗号选择了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等放到乡村去建设,这样会对乡村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村民健康影响极大,从而使农民产生排斥现象,反对城乡一体化的进行,极大程度上打消了农民的念头,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由于这些工厂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排放一些废水等,这些废水在混入河流湖泊的过程中会严重污染水资源,在人们使用这些被污染的水资源的过程中,就会对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用水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水资源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资源的污染同时也会使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

(二)环境污染问题

近些年,我国产生了很多环境污染严重的事件,让人记忆最深的便是曾经的太湖蓝藻爆发。就地区而言,尤其是最先快速发展的东南沿海区域,这些区域由于最早大范围发展工业与就业人口集中,导致这些地方的污染相较于其他区域更为严重。西部区域尽管相较于东部而言人口很少,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且环境容量比较小,缺少抵御污染的水平,因此,不管是西部或者东南区域,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均是迫在眉睫。

(三)空气的污染

在我国城乡规划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造成空气的污染。产生这种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制度不全面,导致在城乡规划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空气污染。空气的污染主要是来自工厂废气的排放,汽车的尾气以及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烟尘等都会对空气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由于空气污染的影响导致城乡的各种工作都难以进行,例如雾霾、烟尘等严重的空气污染会造成乡村中农业工作无法进行,城市中影响交通,增加了城市中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限制了城乡发展,继而限制了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

(四)垃圾污染

垃圾主要包括工业垃圾、危险品、生活垃圾等,垃圾污染主要表现在垃圾分类和垃圾后期处理不完善、垃圾堆放占用大量优良土地、危险品垃圾靠近居民生活点、生活垃圾肆意堆放无秩序等。垃圾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土地被占用,同时还会引起空气污染、疾病传播等次生灾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生态文明背景下城乡规划有效策略

在当前城乡规划建设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出城乡规划建设的效果,应落实生态保护工作开展中的环境保护对策,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为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提供指导,为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提供指导,最大限度上满足城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需求。

(一)转变思想观念

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转换规划观念,要深入探究生态文化发展观念,把生态文明观念融入城市发展策略之中,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来看待城乡发展问题,遵循生态优先的宗旨,结合城乡基本特点,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结构。在城乡定位,城乡分布,城乡功能与城乡文化层面突出生态规划观念。把生态文明观念融入整个规划系统内,总规,控规以及专项规划引入生态文明观念,并渗透在整个规划系统之中。

(二)完善空间规划结构

促进 “多规合一”建设,形成城乡建设的 “一张图”,创建综合的空间规划制度,确定呈现拓展界限,划分生态红线,建立集约化的自然城乡空间局面。把城市的社会经济与社会建设规划,城乡整体规划,土地应用规划等各种规划空间项目协调,形成包含城乡发展空间,农业发展环境以及环保空间的良好格局,与各种空间的集约建设需要,创建以生态文明及长远发展为目的的城乡空间分布体系。基于 “多规合一”来指引生态文明发展的关键改革策略与公共政策,注重城乡空间分布协调的基础上,要体现空间的功能搭配,特别是加强城乡空间的自然保护与生态服务作用。

(三)完善产业框架

生态文明发展不仅要重视社会经济,还要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加强经济建设,还要降低资源耗损与环境污染,以最低的资源环境要素得到最大经济利益。遵循长远健康的产业发展战略,即坚持节省能源资源与环保的产业框架。要遵循节能发展的行业发展形式,形成节省资源与环保的空间局面,产业框架,生活及生产模式。促进低碳生产模式,迈向技术先导性,资源节省型,生态友好型的建设道路。实现传统行业生态化,合理利用先进有效的节能降耗环保科技优化传统产业。通过高新科技改进和节省环保提高传统产业,促进资源的安全环保开发与清洁降耗应用。促进新兴行业高端化,加强重要技术与科技开发成果的转化利用及前瞻性,使之起到引领带动功能。

(四)提高土地使用率

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为了拓宽城市面积,而过度占用乡村等其他地区的土地资源现象,这样做会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造成环境的破坏。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加强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就必须提高土地的使用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优化绿色基础设备

绿色基础设备主要指一个相互关联的绿色空间系统,由多种开敞空间与自然地区构成,包含绿道,湿地,城市花园,森林以及乡土植物等,这些要素构成一个相互关联、有机综合的网络结构。因为绿色基础设备理念引入时间很短,所以,生态文明发展要加速城市内绿色基础设备建设,科学规划,调整政策,投入经费,增强群众参与观念。

总结语

总之,城乡规划设计当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和绿色环保理念进行应用,就能保障城乡规划设计的整体质量。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城乡规划设计也要提高要求,注重环保理念的科学应用,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城乡规划设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副主任邢海峰.海绵规划:绿色城乡规划实践新路径[N].中国建设报,2017-03-08004.

[2]包存宽.栏目定位:“绿色”应是城乡规划的主色调[J].城乡规划,2017,04:59.

[3]程奎.绿色生态理念对城乡规划设计的影响[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87.

[4]周江评,易晓峰.“更绿色,更伟大”的城乡规划[J].城乡规划,2011,02:176-178.

论文作者:陈莹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规划的相互关系论文_陈莹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