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及其对策研究_人民内部矛盾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及其对策研究_人民内部矛盾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西部论文,人民内部矛盾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02)02-0006-05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西部这块神奇的土地和共和国其他地方一样,也出现了社会经济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观念反差明显化、人民内部矛盾明显增多的现象。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能否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建设开发西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关系到西部大开发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西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因此,必须站在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以正确的政治观念、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善于从政治上鉴别是非,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民内部矛盾。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

当前西部大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矛盾。西部地区包括中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陕甘宁青新川藏滇黔等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为56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58.8%,人口3.3亿,占全国人口的26.4%。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就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比较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国内尚未解决温饱的4200万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党和政府作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后,极大地鼓舞了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上至党政官员,下至平民百姓,恨不能一夜之间致富奔小康,尽早赶上发达地区,尤其是那些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希望利用本地的各种自然资源,如森林、石油、天然气、煤炭及各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换来滚滚财源。但出乎西部地区一些人们意料之外的是,这次西部大开发,党和政府采取的是非常理智的措施,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要注意保护环境。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党和政府关于天然林禁伐及退耕还林还草的工程也随之启动。对其他自然资源也提出要有计划地开采,对盲目滥采矿产资源且屡禁不止的给予严厉处罚或打击。这使得一些急切希望利用本地自然资源迅速致富的群众,不仅起初的愿望未能实现,反而还出现了由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禁伐而使一些地区财政收入聚减,工人下岗,农民收入下降的情况和问题。比如四川甘孜自治州长期以来一直靠森林工业维持本州财政,被称为木头财政,但实施天然林禁伐令以来,该州经济增长速度从前几年的8%下降到近两年的3.02%,直接和间接的财政收入减少了10935.2万元,占过去总收入的80%。与森林工业相关的产业如交通运输、餐饮业全面萎缩,就业压力增大。全州农民收入人均减少200元以上。森工比重大的县减少幅度最高达452元,占人均总收入的50%以上。类似四川甘孜的情况在西部各省区还有许多地方。这使得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因对中央有关政策不理解而发生抵触和不满情绪。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各种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目前这方面的矛盾最为突出。

2.传统思想观念和当今时代新思想新观念的矛盾是思想领域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敢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的精神及民主意识和依法办事的思想成为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的共识,东部发达地区正是靠这些思想观念才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发展进步的。但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及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限制,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宁愿四平八稳,而不愿当出头鸟,习惯安于现状,不愿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一些领导习惯于长官意识,主观武断,缺乏民主法制意识。许多落后地区还没有走出“我应该被照顾”的影子,不愿摘掉国家省定贫困区县的帽子。这种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敢于竞争、敢于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形成强烈反差。这是人民内部矛盾在思想领域的突出反映。

3.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交往中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实施西部大开发既是为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也是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长久的支持。如果西部地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将会影响到东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但在东西部地区经济交往中,东部地区的一些企业却只想赚钱发财,利用西部地区群众招商引资心切的迫切心情,或是将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差的企业转移到西部,使西部地区的人们上当受骗,尤其是对一些贫困地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比如在四川都江堰市某企业,每套以70万元从广东一家食品饮料公司购进三套饮料生产设置,但投产后饮料的产品合格率几乎为零,或是将当地已明令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西部,比如福建、广东等地许多小陶瓷企业的老板将当地明令禁止的企业迁到四川某地生产,使当地沿公路两旁几十公里建立起四五十座小陶瓷厂,这些小陶瓷厂的烟囱不断排放黑烟,污染了一片片天空,引发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矛盾。另一种情况是,东部的一些企业以真诚态度到西部投资,但却因西部的政府和企业不遵守协议引发经济方面的矛盾。如广东企业三九集团,在陕西省政府的促成下到白水县兼并杜康酒厂。原说好对该厂以前的债务不负责任,但“三九”投产刚赢利后,以前讨债者纷至踏来,“三九”企业陷入各种经济纠纷之中。目前东部地区因经济领域纠纷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呈增长趋势。

4.中央政府与西部地区政府之间的矛盾是西部开发中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的矛盾。就中央政府而言,实施西部大开发,意欲通过加大对西部各省区的投资力度,促进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改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因而希望将大量资金用在最急需的地方。但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的一些地方政府或机构庞大,冗员众多,将中央政府的资金用于庞大的人头费,或办事拖踏,效率低下,使资金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或一些领导干部中饱私囊,公款私用,或对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不力。这不仅影响到中央政府与西部各省市区政府的关系,影响到中央政府对西部开发的政策和信心,也影响到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同时,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提高办事效率,以清廉高效的姿态,贯彻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汉族与少数民族及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矛盾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容忽视的矛盾。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西部大开发涉及包括全部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内地的12个省市区,这里居住着51个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90%以上,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30%,他们聚居或散居在西部80%的土地上。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宗教对少数民族来说,不仅是一种信仰,而且是一种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纽带。宗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而且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将不断加大,西部民族与东部民族之间的交往将更加密切,东部民族将会大举西进经商办厂,西部民族也会有大量的人到东部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民族散居化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结果,但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西部少数民族不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教育科学文化等多个方面相对而言都处于弱势地位。西部民族既要面对迅速到来的西部开发热潮及随之出现的信息化潮流,加大开放力度,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己民族固有的宗教文化特色,这是令西部民族极为困惑的事情。同时,随着东西部民族交往的增多,少数民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因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及经济纠纷等方面的矛盾不断增加,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因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引发的民族宗教方面的矛盾,加上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敌对势力的挑拨,可能造成民族地区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另外,最近几年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比如贵州省比福建省人口多300余万,但1998贵州省国内生产总值仅为853亿元,福建省3330亿元,约为贵州的4倍,居民收入差距也较大,1998年广东省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是8840元和3527元,而甘肃省两者的人均收入分别为4010元和1393元,全国贫困人口90%左右生活在西部。东西部民族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少数民族心理上的不平衡则会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

二、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点

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矛盾,是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总体上看是人民群众为了发展经济文化这个根本利益基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明显地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的利益性。这是当前西部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突出特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西部各省区的矛盾,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是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上的矛盾,是各利益主体之间为了各自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而产生的矛盾。

2.成因的复杂性。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往往是多种原因的叠加组合。有利益原因、政策原因、宗教民族、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处理方法不当的原因,既有群众要求合理的一面,也有对党和政府不了解、不理解的一面,既有基层干部管理方式落后、处理问题简单和粗暴的一面,也有群众要求过高不顾大局的一面,各种矛盾成因交织一起,形成了西部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西部地区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呈多发态势。

3.发展的阶段性。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民内部矛盾同其他事物的矛盾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谓阶段性,第一是指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热点矛盾,如西部开发之初,主要热点矛盾集中在面对西部大开发热潮许多人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对产生的不适应,新旧思想观念碰撞产生的矛盾以及对上级党和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不理解导致的矛盾等等,目前阶段则表现了东西部经济交往中经济纠纷导致的矛盾及东西部民族宗教文化冲突导致的矛盾较为突出;第二是指矛盾的爆发和激化有时间上的规律,从目前情况看,当西部大开发的一些重大举措出台时,上级有重大政治活动和重大节日来临时,往往是矛盾多发时节。

4.利益群体的组织性。西部大开发中的矛盾表现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而利益关系的调整多数情况下不是针对一人一事,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很多群众切身利益,如禁伐天然林就涉及森工行业的问题。如果工作做不到家,处理不及时、不妥当,极易引发群众矛盾。正因为矛盾群体组织性的特点,加大了解决矛盾的难度,也极易为民族宗教分裂势力和别有用心者所利用。这对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影响极大。

5.地域的差异性。西部大开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是目前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尽适应的表现。基于西部地区开发受区位时空及推进速度的影响,西部地区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因而反映西部地区各利益主体、不同利益趋向标准的人民内部矛盾也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相对而言,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民族自治组织健全有力的地区,人民内部矛盾就比较少。经济发展一般,基层组织及民族自治组织薄弱的地区,人民内部矛盾就较多。

西部大开发中产生的各种矛盾,既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而能否科学的预见,正确的判断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则关系到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关系到西部大开发能否顺利进行及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三、解决西部大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几点认识

1.解放思想,主动争先,加快发展是解决西部大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西部开发中出现的诸多矛盾说到底是人们观念保守导致经济发展滞后造成的。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于破除固步自封,满足现状的观念,以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生活是否提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归宿点,敢于打破等、靠、要的观念,走出“我该被照顾”的心理,主动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解放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创造前提,奠定物质基础。

2.树立全新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解决西部大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要改变过去在西部地区实行的以自然资源开发带动经济整体发展的资源开发导向型战略,树立全新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决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路子。首先,要实施知识发展战略。治穷必先治愚,国家应设立西部开发专项基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的西移,在西部地区优先加速人们知识的获取传播和应用,以科技教育的发展加速西部的开发;其次,要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西部地区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要举办各种培训学习班,让广大农民掌握造林、种草、养畜等实用技术,变人口的数量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再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是我国主要河流的上游,是我国生态平衡的源头。和东部相比,西部的环境、生态、自然植被问题更为严峻,对全国影响更大。因此,西部的开发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调整种植业及畜牧业品种结构,规划建设一系列生态工程,形成西部地区的生态林业基地,绿色农业基地,产业养殖基地。只有西部农业发展突出生态,突出特色,就能既保护环境,又致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减少社会矛盾。

3.切实落实中央政府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占有的补偿性政策,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是处理好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宗教矛盾,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国家从财政物资技术等方面帮助各少数民族加速发展经济文化建设,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强化了资源环境保护的规定,确立了资源补偿制度,其中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国家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只有在西部大开发中切实贯彻执行,才能使因禁伐天然林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西部地区尤其少数民族地区,财政上得到补偿,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这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将产生重大影响。要注意解决好随着西部开发而出现的民族矛盾,既要克服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狭隘地方民族主义,汉族地区不应把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当作一种施舍,而应当当作自己的义务和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同时排斥汉民族和其他民族的现象也要加以制止。加强民族团结互助,才能促进各种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权利及社会风俗习惯,但要坚决反对利用宗教从事分裂祖国活动的图谋和行径,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为西部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4.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是正确处理西部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西部开发中出现的人民内部矛盾,许多是由于民主法制不健全及人民缺乏民主法制观念引起的。解决这些矛盾也应通过法制。只有健全的法制,才能使人们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法可依,只有通过法制的形式,才能将人民内部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解决。为此,应尽快出台《西部大开发法》,使西部开发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减少各种矛盾,同时,要加强民主法制的教育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意识,使各项工作有法必依。

5.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基层工作是正确处理西部大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目前西部大开发正在深入发展,各项改革也进入攻坚阶段,经济纠纷及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矛盾比较集中突出,必须在认真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同时,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应结合西部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民族宗教方面的政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工作,帮助群众正确认识当前与长远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个人与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正确理解党和政府采取的禁伐天然林及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开采矿产资源的必要性,引导群众通过正常程序解决矛盾,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发挥我们党的这一政治优势,为西部开发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能,教育和引导基层干部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和依法处理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努力将各种矛盾化解在基层。

目前西部开发正进入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加入WTO,西部开发中各种矛盾可能还会更加集中更加突出,我们必须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判断,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只要我们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时时处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一定能处理好西部开发中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保持西部及全国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尽快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

[收稿日期]2001-12-13

标签:;  ;  ;  ;  ;  ;  

西部大开发中人民内部矛盾及其对策研究_人民内部矛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