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双语社会分析

广西双语社会分析

王里平[1]2004年在《广西双语社会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广西人有约80%是双语或多语者,因此广西的语言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双语、多语社会。双语问题不仅是个语言应用问题,还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在全国语言文字调查基础上,对广西的双语社会进行了研究,概述了广西双语社会的基本面貌,分析了广西双语现象的基本类型、特点,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双语多语者的语言选用,特别是母语选用的各个因素及其作用力,对语用者的社会心理、民族心理、文化心理,对其语言行为和语言态度倾向作出社会语言学的解释。

陈海伦, 王里平[2]2004年在《论广西双语社会问题》文中指出广西人约 80 %是双语或多语者 ,因此广西的语言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双语多语社会。双语问题不仅是个语言应用问题 ,还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孙光峰[3]2015年在《学前英汉双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文中认为学前英汉双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和陶冶幼儿的自然和社会情感,使幼儿初步掌握与同伴、成人、周围环境的交往和互动技能,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习得社会交往技能等。

滕霄[4]2006年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研究》文中认为双语教育的核心在于尊重、平等、共存、多元的态度。历史恰是检验其内核的最好工具。 双语教育主要是指我国有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阶段中享有本族语文和汉语文两种语言文字的教育权利,因此在学校中并列实行本族语文和汉语文教学的教育体制。以此概念为基点,文章试图去梳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汉、苗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继而逐一作剖析。 文章共分七个部分,绪论为背景材料的论述、研究设计的预想、文献材料的总结。其中包括社会背景、学术背景、概念设定、研究方法和步骤,国内外有关双语教育历史的文献材料综述。 文章把湘西地区的双语教育历史划分作萌芽、初创、稳定发展、徘徊停滞四个阶段,同时结合双语教学的变化,从教育社会功能的角度对湘西双语教育进行系统地阐释。1949年之前,湘西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一直都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中央政府关注的是怎样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汉化规制,不考虑当地民族的传统特性。解放后,虽也有过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但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的意识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湘西民汉双语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八十年代前的简单口耳相授的释义型双语教育发展到了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教学型双语教育。 当多元发展成为共识,湘西地区双语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时候,九十年代中期后,湘西地区双语教育陷入了停滞与徘徊。文章认为,

佚名[5]2002年在《双语教学》文中研究表明1.加拿大浸没法(Canadian-style immersion)双语教学模式一般而言,双语教学是在具有两种不同语言的社会环境中出现的。例如加拿大是双语社会,在加拿大有英语使用者和法语使用者。在兰伯特(Lambert)学校进行的加拿大浸没法双语教学实验

黄筱瀛[6]2001年在《双语教育态度与民族文化认同》文中提出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个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在不断缩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日益削弱,作为民族文化载体和民族文化认同首要标志的民族语言,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濒临着消失的危险。双语教育是保存与传承民族语言以及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却出现了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只愿意学习汉语、反对进行民族语教学的情况。由于民族成员对待民语和汉语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保存传承,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少数民族成员双语教育态度的形成根源,揭示双语教育态度对少数民族成员文化认同的影响。 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语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效果评估、双语教育态度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上。本文首次把双语教育态度与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联系起来,并将文化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教育学的研究领域,采用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贵州镇宁县民族师范学校苗族学生对苗汉双语教育的态度为个案研究对象,结合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力图以镇宁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变迁为背景,揭示他们在文化选择上面临的冲突与矛盾,并期望能籍此为民族地区今后的双语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发现,镇宁县民族师范的苗族学生一方面存在着反对实施苗语教育的态度,另一方面又认可母语在本民族内部交际和延续、传递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苗族学生的双语教育态度是苗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冲突与融合,引起镇宁县苗族人民语言文化生态环境持续变迁,从而导致苗族语言生长的土壤日益缩小的结果;双语教育忽视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变化,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化背景、孤立地向学生传 授语言,必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尽管在双语教育中苗族 学生表现出对汉语单向认同的趋势,共同的起源、族称等文化特征,仍 然是苗族人民对自己民族加以认同的有力依据。苗族学生双语教育态度 不能简单看作对本民族文化的否定,而是一种文化认同依据的转向。因 此,本文提出了改革双语教育的关键在于创设与语言相联系的特定的文 化环境,给学生学习民族语言提供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艾力·伊明[7]2007年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科技、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人们面临着一个超民族、超国家、超国界的全球性时代。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多民族多语言的状况构成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主流,而双语教育正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在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已成为解决国家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关系,实现多元文化整合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新疆各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民汉兼通”为目标的双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这是新疆各民族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需要,更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新疆“维汉”双语教育是我国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理论,如果忽视新疆各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经验和研究,乃是一大缺憾。和田地区作为新疆维吾尔族高度聚居的贫困地区,其教育更具有代表性,双语教育既具有一般双语教育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笔者试图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文化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和政策学的有关理论,将和田地区中小学选为该研究的调查点,探讨了教育科学内部的双语教育规律,从该地区教育外部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察其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历史演变,从民族教育生态环境及其诸因素的关系中进行历史与共时的研究。基于维汉双语教育的具体历史与现实状况,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有利于顺利实现“民汉兼通”,改善和发展维汉双语教育的一些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论文从整体上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在解释人类学理论范式指导下,采用历史学的文献收集法、历史追溯法和语言教育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社会学的个案描述法,对和田地区社会的文化、教育、语言文字的起源、发展、变化,民族教育与双语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概括的综述。导论:简要地论述了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有关理论范式;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等内容。第一章:概述了古于阗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变迁的过程,并以古于阗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为主线,论述了古代于阗教育(佛教时期的教育、伊斯兰教育),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双语现象的发展历程。第二章:论述了清代维汉文化的接触与新疆维汉双语现象的主要特征;清代新疆语言政策与学堂教育的建立及其教学特点;民国和田学堂教育、宗教和现代相结合的新式民族教育和政府办的国立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第叁章: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有关民族语文教学及双语教学政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汉兼通”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和发展历程。本章还重点阐述了和田双语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和田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实验案例——和田市叁中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实验的背景、目的、结论及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和田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多种模式的概况及其主要叁种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即第四章:采用文化人类学的主位文化研究法,利用和田田野工作的访谈资料,呈现与揭示和田当地文化负荷者对和田双语教育的态度与观点。第叁部分采用解释人类学的理论范式与文化人类学的客位文化研究法试图阐述研究者的描述与观点。第五章:首先介绍了社会各界在和田维吾尔族社会要不要接受我国主流社会的语言文化、有无必要在和田中小学里实施维汉双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同观点与争论。文章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分析方法对和田地区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对双语功能的态度等进行分析,并从民族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和田地区进行双语教育的必要性进行解释和分析。第六章:通过对影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以及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特点的分析,对于和田中小学双语教学现存的叁种主要模式进行理论分析,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双语师资队伍的构成特点、教学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七章:运用社会生态学的社会语言环境和生态环境分析法,从国家和地方的双语教育政策以及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人口结构、教育观念、现有教育资源水平等因素出发,对和田双语教育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合理的解释第八章:在前面现状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和田地区维汉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改善和发展该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对策。第九章:笔者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和田双语教育发展的理论思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冲突与均衡理论,剖析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与和田民族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对双语教育的态度选择问题上,笔者试图建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冲突均衡研究视角,主张应该持有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文化观点。

康家珑, 萧世民[8]1997年在《双语现象与语用心理》文中研究说明双语现象是指在一个社会(大者可指整个世界或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者可指一个家庭)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语言变体的情形,这种情形是操不同语言的人生活在一起,逐渐融合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产生双语现象的原因很复杂,除了社会的影响之外,还与“双语人”的语用心理驱动直接相关,这种语用心理的主要表现是:一、求实,追求交际的实用性;二、求同,追求共同性;叁、求新,追求交际的新颖性

包桂花[9]2010年在《阜蒙县蒙古族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5.06万蒙古族人口中,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有8万人。根据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及语言使用的情况,使用者被分为4个层次:70岁以上的老人更倾向于蒙古语,25岁以下的年轻人倾向于汉语,中间两个层次属于蒙汉双语使用者。阜蒙县蒙古族人的语言使用有着由蒙古语向汉语转化的现象,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原因。

刘莹莹[10]2012年在《广西地区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一共分布着12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壮、苗、侗、瑶、毛南、京、水、仫佬、彝等,由于多民族的特征所以在该地区语言的使用状况极为复杂。该地区有粤语、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湘方言、闽方言等6大类汉语方言,是中国汉语方言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不仅如此,各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方言。虽然多民族、多语言的特征使得广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是也使各民族之间交流不畅,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如何实现该地区语言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构建和谐地域语言环境,首先需要清除语言上的歧视。语言歧视指的是在语言使用上所表现出来的对弱势群体的不合理、不人道的区别对待,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很多针对弱势群体的语言歧视现象,是语言不和谐的表现之一,这些语言歧视排斥、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利于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抵制语言歧视现象,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语言支撑作用。在广西地区,由于各民族地区有自己的方言存在,所以难免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语言的歧视,这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大背景是相互排斥的。本文以广西地区语言和谐为中心,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一系列的科研方法,细致考察了广西区内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和语言特点。希望借助案例的分析能够对广西地区实现语言和谐提供一些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广西双语社会分析[D]. 王里平. 广西大学. 2004

[2]. 论广西双语社会问题[J]. 陈海伦, 王里平. 广西社会科学. 2004

[3]. 学前英汉双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J]. 孙光峰. 求知导刊. 2015

[4].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研究[D]. 滕霄.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5]. 双语教学[J]. 佚名.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2

[6]. 双语教育态度与民族文化认同[D]. 黄筱瀛.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7].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 艾力·伊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07

[8]. 双语现象与语用心理[J]. 康家珑, 萧世民. 吉安师专学报. 1997

[9]. 阜蒙县蒙古族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J]. 包桂花. 考试周刊. 2010

[10]. 广西地区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关系研究[D]. 刘莹莹. 广西大学. 2012

标签:;  ;  ;  ;  

广西双语社会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