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60例的护理体会论文_李健,党新卿,张国华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60例的护理体会论文_李健,党新卿,张国华

1.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 276800;2.日照市东港区三庄中心卫生院 276821;

3.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76826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症状的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5±2.3)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21/30),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12/30);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6±1.3)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于改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意义突出,值得重视。

关键词: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护理

腹部手术是最为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1],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可能性较大(相关研究资料显示,腹部手术后近90%比例的患者术后会发生不同程度上的粘连性肠梗阻疾病[2]),近年来有年轻化、高发性的发展趋势[3]。为了进一步研究有关此疾病的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近期所收治的部分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行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症状的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计19例,女性患者共计11例,患者年龄在30~80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53.5±2.1)岁,18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手术,7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手术,5例患者行结肠切除手术;干预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计18例,女性患者共计12例,患者年龄在27~78周岁范围之内,平均年龄为(52.6±1.9)岁,15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手术,8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手术,7例患者行结肠切除手术。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基础性护理措施,包括遵医嘱给药、适当的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对心理消极、负面的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与支持,维持病房环境的整洁性。

1.2.2 干预组

干预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之上,应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基础性治疗:患者行腹部手术后,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抗生素进行有效的应用,同时要求重视对患者体征变化的变化,做好对肠绞榨、肠瘘等疾病的防治;(2)腹部红外线理疗,按照一日3次的频率进行理疗,通过理疗的方式引导肠管发热,控制肠壁存在的缺氧问题;(3)胃肠性减压处理:要求患者禁食,半坐卧位状态下,通过胃管对患者胃肠道内部的积液、积气进行有效的抽取;(4)腹部按摩:术后护理过程当中,要求以侧腹部为按摩区域,由轻至重,再由重至轻的进行按摩,按摩过程当中需要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同时需要注意对切口的可靠保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衡定标准为患者肠梗阻以及粘连性症状消失,临床症状消失)、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期间比较经X2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5±2.3)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21/30),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12/30);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6±1.3)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最为常见的创伤性、炎性反应之一,出血诱导下可能导致肠管、肠管壁、以及网膜之间出现明显的粘连问题[4]。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点:呕吐、恶心、排便困难、腹部胀痛等。常规意义上,针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疾病患者,多采取基础护理措施[5],但,此护理方案实施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患者肠壁完整性被破坏、肠道蠕动能力明显降低、并发肠管缺血、缺氧、以及腹膜损伤等相关症状。由此可见,对于行腹部手术相关疾病的患者而言,术后产生粘连性肠梗阻、诱导此疾病进一步加剧的因素众多,应当通过综合性护理的方式,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效果。在本次针对30例行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通过对基础治疗、以及红外线治疗的强化,能够使血液循环得到进一步强化,避免因肠壁缺氧致使症状进一步加剧。同时,通过实施胃肠减压以及腹部按摩的方式,使患者肠道管壁可能出现的腹胀、以及充血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在促进患者肠道蠕动功能恢复方面意义突出,护理效果显著。

我院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2.5±2.3)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21/30),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12/30);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6±1.3)d,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于改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意义突出,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彭勇,唐俊,赵国刚等.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比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8):642-643.

[2]段栩飞,叶国刚,孙烜等.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小儿小肠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7):504-507.

[3]曾莉,钱海华,赵群男等.活血通腑方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6例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178-180.

[4]褚庆明.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腹部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胃肠减压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0,50(39):67-68.

[5]柳渊洁,王东红,盛丽等.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D-乳酸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5):640-642.

论文作者:李健,党新卿,张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60例的护理体会论文_李健,党新卿,张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