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几点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几点论文,德育论文,中国传统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1)05-0106-04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和对道德教育规律认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具有中国特点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有其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但其合理成分对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1.“德教为先”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德教为先”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在道德教化与政令刑法关系上,要坚持以德教为主的原则;在学校教育中,在德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的关系上,则强调要坚持以德育为首位的原则。早在《礼记·学记》上就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1]可见,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意思是说,从政时,你用政令和刑罚来压服,那么百姓可以做到不犯罪,但是并不能使他有羞耻之心;如果你用道德来教化他,用礼来引导他,那么他就不会犯罪,并且有了羞耻之心。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也就是说,只要以仁德治国,就能化难为易,广泛地赢得民心。所以儒家认为,为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在于道德教化,“善政”不如“善教”,道德教化是为政的根本。为了实现对国家管理和对人民的统治、治理,孔子竭力主张“以德教民”,对庶民百姓广施教化,要“道之以德”,反对“不教而诛”的管理方法。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之才,即培养从事国家管理的士,以至“尽伦尽制”的圣人、君子,故孔子曰:“君子怀德。”[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4]也就是说,君子经常所想的就是道德,君子要专力道德教育与修养这一根本方面,根本方面树立了,仁道之德也就由此而生了。对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存余力,则以学文。”[4]也就是说,第一位是道德教育,第二位才是知识教育,要把道德教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
2.“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德教为先”,把德育放在“治世”和“治学”的首要位置,企图通过“文、行、忠、信”的教育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同时又强调“德教”的目的是启发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加强自我修养,完善个人品格,自身修养与锻炼是实现“德教”目的、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途径。
中国古代各家各派的思想家都十分重视自我道德修养问题,尤以儒家学派对修养问题阐发得最丰富、最深刻、最一以贯之,使之几乎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修身为本”[5]是儒家对道德人格培养问题的基本定位,孔子最早对其进行系统阐发,以后历代思想家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吸取其他派别的观点,使其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孔子认为要成为“仁人”,必先“修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认为只有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才能使家人安乐,使百姓得到安定。孟子将孔子的“修己”明确发展为“修身”说,并提出“身为本”的论点:“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乃天下、国家、家之“本”,“修身”就是“正本”,从而直接开启了《大学》“修身为本”的思想观念。《大学》中明确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大学》还设计了人生修养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所谓“修身”就是重视主体内在的道德理性自觉,进行自我品行的冶炼,涵养德行,实现理想人格,即所谓“吾欲仁,斯仁至矣”。[7]充分肯定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承认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只要自觉地致力于提高自身价值,立志向善,就一定能够成就一个“成仁”和“取义”的道德高尚的人。儒家认为自我修养的关键在于内心自觉、严以律己,并提出了诸如修己、克己、自省、自反、慎独、改过自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的原则和方法。同时指出,“修身”不是“独善其身”,修己与“敬”、“安人”、“百姓”密切相关,“修身”就是要达到“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
3.“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知行观上总的思想倾向是强调知行合一,认为从道德学习的全过程来看,“知”和“行”成为人们认识客观道德原则和礼仪规范的两个主要环节,知而不行不可,行而不知也不可。知行不仅相须而且相互为用。诚如王夫之所说:“知行相资以为用。惟其各有致功,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8]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相资互用。“知”是道德认识阶段,“知者,知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知道之所旨,知德之所归也。知者,行之先导也。”“知是行的主义”,“知是行之始”。[9]所以孔子强调学生要“知德”、“知仁”、“知礼”、“学道”、“适道”,“未知,焉得仁?”;[10]还说:“有德者必有言,”[5]说明欲明道知德,应先从有德者之言入手,对道德规范有所认识。只有有了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才能不迷惑,即所谓“知者不惑”。[11]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强调知德的同时,特别强调“行”高于并优于“知”,认为“行”比“知”更重要,“行”是德的归结,“德”不能离开“行”。朱熹说:“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12]荀子说,“学至于行而后止。”[13]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3]“敏于事而慎于言”。[4]墨子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14]所以提倡重行,强调把“力行”、“躬行”、“笃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力行”、“躬行”实际上就是“践履”,“履,德之基也”,[15]指亲身道德实践,道德理论见之于道德实践。“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6]因此,衡量一个人品德的好坏,不但要“听其言”,更应“观其行”,判断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标准不在于他懂得多少道德知识和拥有多少道德智慧,而在于他能否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诚心诚意地进行道德践履,只有“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才是真正道德高尚的人。
4.“身教重于言教”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言教”与“身教”关系问题上,更倾向于身教重于言教,强调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强调当政者要以德服人,必须率先遵守道德,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孔子曾以“正”释“政”:“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告诫执政者先正己方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7]又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8]意思是说,领导人的德行好比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实践证明,“上行则下效”,“上有克让之风,下有不争之俗”,“上清而无欲,则下正而民朴”,“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由此可见,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对于形成一个社会良好的社会风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治政理民如此,教育工作也别无二致,身教胜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教道民,必躬亲之”,[19]没有自身的躬亲身行,是难以教民、道民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7]孟子说:“教者必以正。”[20]《说文解字》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上行下效,然谓之教”。扬雄在《法言·学行》中也指出:“师者,人之模范也。模不模,范不范,为不少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身教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一个普遍原理。
二、对高校德育的几点启示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从根本上讲,是为调和阶级矛盾和维护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具有自身不容忽视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有其积极的一面。认真梳理和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优秀成分,对我们搞好高校德育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真正把高校德育放在首位。传统道德教育“德教为先”的思想启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高校的育人目标中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为教育的灵魂和核心问题,要切实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的教学、科研、后勤、行政等各项工作都要坚持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使命。高校要处理好德育与其他“诸育”的关系,坚持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看作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真正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学校各项工作都应围绕这一根本宗旨展开,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的工作局面。对德育课教学要像专业课教学一样重视,要和专业课教学一样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者要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者要坚持服务育人,不能把德育工作仅仅看作是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事,对德育工作要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行动,不能流于形式、应付或短期性行为,从而真正把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注重引导学生自我修养。德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德性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整个过程包括了道德理性认知、道德情感升华和道德行为习得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发生发展和转化都需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传统道德教育“自我修身”的思想为当前高校德育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涵养德性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教育者要树立学生自我修养是德育不可或缺的手段的思想。高校德育的方法手段应该是丰富多样,既有社会教育,又有自我修养,社会教育偏重于社会价值,强调德育的社会功能,自我修养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生命价值和成长需要,重视主体内在的道德理性自觉,进行自我品行的冶炼,突出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自觉性要求。其次,教育者要真正确立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是有感觉、能思考、充满意志、奉行自我转化并且能够超越自身的人。德育过程要多注重引导、交流。教育者应该力求遵循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循循善诱,使他们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相信“个人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这既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21]再次,教育者要相信“成仁”的关键是“向内用功”、向心寻求,重视学生内在的力量,相信学生内心中具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具有“自省”、“自反”、“慎独”、“自我完善”的价值倾向。要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唤醒学生的内在道德自觉性,激发他们追求道德理想的兴趣,使其“好学”、“乐学”,调动学生发扬善性的主动性,向着完善自我之方向迈进。最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实现道德自由。要加强对学生自我省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把道德规范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使个体自觉地运用主观能动性控制自己行为。要积极创设有效的德育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构建、自我实现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能力,使德育真正成为“不教之教”。
3.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高校德育目标是要培养既具有高尚道德观念又具有高尚道德行为的全面发展的人,传统道德教育“知行合一”的思想为高校德育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高校德育要树立“行为优先”的重要观念,即“道德评价不仅要以行为为准,而且道德习惯的养成应放在首位”。[22]教师要明白,“道德,只有当他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道理,[23](P348)把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看作德育的目的和指归,把学生的道德观念、信念转化为道德实践、道德行为看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既要重视解决“知”的问题,又要明确提出“行”的要求,重视道德信念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在具体德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观念等知识性内容,即要解决知不知的问题、会不会的问题,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即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重视学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使高校德育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知”和“行”是否合一作为衡量和判定德育效果的最终标准。再次,强化德育的实践环节,在指导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方面下工夫。学校应把道德实践活动作为德育的主导内容,要把“活动”作为正式的学校课程来开设,应该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系统的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课程设计和实施原则。实施活动必须始终贯彻主体性原则,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和责任主体来看待,突出学生的主体特征;实施活动必须始终贯彻兴趣和需要原则,牢记马克思“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4](P245)的精辟论述,以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增强活动的效果;通过活动沟通校内、校外生活,使学生在实际地参与社会实践中体验人生,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在生活中自觉地落实,使学生过上一种健康的道德生活。
4.发挥教育者的身教示范作用。传统道德教育“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对于当今高校德育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少数教育者中存在着学术腐败、言行不一的情况下,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更具有现实意义。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做到“正人先正己”。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渊博的理论、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高超的能力、鲜明而独特的工作手段和丰硕的业绩感染和影响学生;要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净化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美丽心灵塑造学生的美丽心灵,涵养自己的气质、风度和品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要率先践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养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学生信赖和爱戴的行为楷模,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使学生确信其教育指导的正确性、真实性,从而“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要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此来规范教师的行为,从而从制度上约束教师的不道德行为。同时,要加强民主监督,要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使教师之间积极地进行互相督促。通过这种互相监督,使教师内部形成一种强大的心理氛围,使教师经常感到一种无形的约束,从而提高广大教师发挥模范和表率作用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