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心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理干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比最终的恢复情况以及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最终的数据结果证明,心理干预组患者相对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恢复情况更佳,血压下降明显。经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该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样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两组护理后效果相当,但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心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4-0145-02
高血压的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如果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影响心脏功能和结构,这也就是所谓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情绪是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病情加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情绪状态对于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有学者提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本次笔者基于对这一观点的研究,展开了以下活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6-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理干预组中有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为38岁,最大为67岁,平均年龄(48.8±1.24)岁;常规护理组中有男性16例,女性9例,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66岁,平均年龄(44.1±2.0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介绍用药方法和用量,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保持病房内清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心理干预组:在以上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1)普及疾病常识。许多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过于夸大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基于这一点,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沟通,向他们普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诱发原因,病情和治疗方式等,使患者能够科学的看待疾病,正面应对疾病,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疑问、苦恼,解答他们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2)营造良好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内整洁,保证每日充足的通风和光照,以免患者在压抑、嘈杂的住院环境下心理问题加重;(3)家属指导。家属的陪伴和鼓励对于患者来说是莫大的动力和安慰,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与患者多交流,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以及由于治疗费用而产生的自责感[1];(4)生活习惯指导。适当的运动能够起到调节身心的作用,对改善患者情绪同样能够起到有效作用。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如瑜伽、慢走、太极等有氧运动都是十分有益的。平时可多听轻柔的音乐,保持愉悦的情绪和平稳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5)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要指导患者远离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不能从事过度劳累的工作,避免激烈的运动。定期与患者取得联系,做好用药等方面的指导,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
1.3 评价指标
依据患者的血压恢复情况判定护理效果:舒张压降低10mmHg以上,收缩压达到正常水平为显效;舒张压降低幅度低于10mmHg,收缩压降低幅度超过30mmHg为有效;舒张压和收缩压降低幅度不明显,或没有任何改善,表示无效。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反应患者心理状态,总分为8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比较
在护理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恢复情况进行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相较于护理干预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心理干预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平均评分为(62.41±2.56)分,常规护理组的评分为(74.88±3.95)分。
3.讨论
较大的情绪波动,长时间的烦闷、焦虑、抑郁、多疑,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有着直接的影响,将会降低治疗效果,导致病情的反复[2]。而如今,高血压是一种不可彻底根治的疾病,患者长期在疾病的困扰和折磨下,难免会心力交瘁,加之治疗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也会成为他们心理上的又一负担。因此,许多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常常伴有心理上的问题,在进行药物、物理等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治疗。心理干预正是基于这一点所提出的。在治疗期间,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深入沟通,打消患者的心理顾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情绪和心理状态,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同时,家属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家属的理解和陪伴对于患者来说是莫大的安慰。最后,正面情绪的建立还需要依靠患者自身,通过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彻底转变心理状态。长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高血压性心脏病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雷春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13):106-107.
[2]吴春兰.适应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9):78-79.
论文作者:李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心理论文; 两组论文; 情绪论文; 焦虑论文; 病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