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探析论文_何永健

佛山市南海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 佛山市 528200

摘要:幕墙在现代建筑中十分常见,石材幕墙是其多见类型之一,幕墙施工的特殊性也使作业质量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分别就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流程、要点进行分析,给出数据处理、主体部分施工、防火施工、防雷施工、连接稳定性施工等内容,以期通过分析明晰理论,服务于后续具体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石材幕墙;施工工艺;防火施工

前言

石材幕墙一般由石材面板和支承结构组成,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附属物,不进行承重作业。该幕墙的主要价值在于提升建筑观感、美观程度,但石材本身存在自重,且作为建筑整体的组成部分时,也需要考虑防火、防雷能力,保持连接的稳定性,这对其施工工艺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加以分析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流程

(一)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主要为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标准化文件提供原始信息,也为包括BIM模拟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确保施工方案处于最优模式下。如早期进行的测量放线,主要强调了解工程总量,并为石材用量、安装方式等提供支持。测量放线的基本原则为数据精细处理、完整呈现,且必须是即时、客观的。一般选取某一个标准位置,测定建筑物的标高、龙骨轴线。要求技术人员于地面位置选取两个标准点,点距在20米以上,了解建筑是否出现倾斜,核准无误后,自建筑中央部位或其他标准位置,向其他位置进行测量,了解建筑物的高度信息,要求反复进行至少3次测量,获取平均值,降低测量误差,要求最终测定结果误差不大于0.1%。选取建筑物的龙骨安装位置,进行放线测定,准确获取预埋件的位置和深度信息,并做数据记录。完成上述工作中,根据参数结果,进行施工模拟,重点了解所需石材数目、承重需求,借助BIM技术,采用约束条件分析法获取可靠结果,出具施工方案指导具体作业。

(二)主体部分施工

主体部分施工牵涉到两个重点环节,即龙骨施工和石材施工。龙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其拆解为若干小块,每块长度应在3-5米左右。自下而上持续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要求首先进行下部固定,对相关位置进行标准,重点为高度信息,选取6到8枚合金螺栓,确保底部连接稳定之后固定顶部,仍以螺栓为紧固件。每完成两段安装,进行一次位置测量和校对,核准无误可继续施工,理论偏差最大允许值为0.05cm/100m[1]。

图1 石材板的嵌入模式

石材施工方面,一般依照施工方案拟定若干施工区域,各区域同步进行施工,如建筑的四个方面,可各自作为一个区域。如果建筑的占地面积较小,也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根据前期测定结果,确定安装槽的规格,并写明于施工组织设计中,安装过程中做好规格分析、核对,核准无误再进行石材板安装。安装槽理论长度不宜超过12cm,宽度不宜超过1.0cm,高度不宜超过30cm,如果石材板规格较小,可对安装槽的尺寸进行调整。安装过程中,根据石材大小选取起重设备,利用外层脚手架进行石材板存放,至少选取两名施工人员,进行安装作业和位置信息校对,所有位置也均需标明高程信息。将石材板的丁字端准确嵌入安装槽中,其嵌入模式见图1:

嵌入完成后,于靠近幕墙的一侧应用螺栓作为紧固件进行加固,间隔不超过10cm,至少应用4枚螺栓保证固定效果,连接钢板的厚度应在0.2cm左右,不宜过重影响基层的承重。石材板为逐层安装,每完成4米高度的持续作业,进行一次位置信息校对,两块石材板之间缝隙,不宜大于1cm,可用于有机玻璃等材料,保证缝隙处理效果,应用铝合金设备进行安装固定辅助[2]。

二、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一)防火施工

防火施工的要点在于提升石材板的阻燃能力,同时加强连接部位、紧固件等附属结构的防火能力。石材板的阻燃方面,可在石材板近墙体的一侧设置石棉阻燃层,当火灾发生时,石棉阻燃作用可避免石材板损伤,甚至在温差作用下出现破裂问题。石棉层也可设置于石材板内部,其厚度一般在0.2cm左右,不宜过厚或过薄,以免影响石材板的整体性或降低阻燃效果。连接部位的防火,强调材料选取和工艺处理,一般连接部位应用强度较好的合金钢,如应用其他金属,应确保所选材料能够有效应对氧化破坏。所有连接部位不能暴露于明处,依靠嵌入式施工工艺,保证其处于幕墙石材板的遮挡之下。紧固件的选取和处理工艺与连接部位相似,基本要求为兼具强度和抗氧化能力,同时处于隐蔽位置。

(二)防雷施工

防雷施工主要考虑紧固件、连接件均为金属,可能导致带电粒子富集,引发雷击问题。施工处理上,采用与建筑匹配的防雷系统,于幕墙近墙体一侧设置避雷器,避雷器的水平距离一般在10-20米左右,垂直距离一般在5-8米左右,可根据建筑的建设参数具体确定避雷器使用数目。所有避雷器通过电带有绝缘外皮的金属线路与地下接地部分连接为一个整体,当带电粒子富集时,通过金属线路将其导入地下。接地部分埋深至少达到1.5米以上,且呈现为“蛛网结构”,不同方向的避雷器,通过不同线路连接,并接入地下蛛网模式的避雷网络中。一般采用合金材料、钢材料作为地下部分首选。避雷器可能影响建筑和石材幕墙的观感,因此建议将其放置于墙体的角落位置,并进行简单的遮挡处理。

(三)连接稳定性施工

连接稳定性方面,因石材幕墙自身自重较大,且应用了金属结构进行连接加强,因此需要重视力的传导。来自垂直方向的负载为重点,一般要求每完成4米左右施工,进行一次位置信息核对,确保石材幕墙安装不存在偏移问题。龙骨安装位置也应高度准确,利用BIM技术模拟生成参数值,控制其偏差。在丁字端嵌入的基本上,可应用少量金属材料,嵌入到石材和建筑外墙墙体的缝隙中,加强二者连接的整体性。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石材板缝隙,在处理的过程中,应选取具有理想耐高温的材料进行填充,以免温度骤然上升导致材料损坏、熔化,造成石材板脱落的问题。

总结

综上,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重视技术处理,提升施工质量。流程上看,应在施工前做好方案拟定和数据处理,施工过程中则重视龙骨安装以及石材板的安装,确保验收合格。施工过程中,工艺技术要点包括防火施工、防雷能力和连接稳定性三个方面,后续工作中需给予更多重视。

参考文献

[1]李苏慧.关于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的探析[J].山西建筑,2016,42(34):116-117+203.

[2]徐铁锋.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3):93-94.

论文作者:何永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石材幕墙施工工艺技术探析论文_何永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