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激活课堂教学_课堂教学论文

培养问题意识激活课堂教学_课堂教学论文

培养问题意识 激活课堂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从而产生一种困惑、怀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强化个体积极思维,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心理倾向,我们将其称为问题意识。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致使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或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

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唤起和培养。为了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的教学既要让学生为解决“无知”而问,更要让学生为求得“新知”而问,既应培养学生对一切未知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要让学生敢于对一切看似确定的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正如杨雄里院士所说,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了解“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再追问一句“还有什么”。

一、课堂教学千万别教“无人”的课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许多教师只把“应试”的知识教给学生,根本不关心学生的学与思、学与行、学与能等等。正因为如此,教师往往一讲到底,学生针插不进,没有一个发言,没有一点训练。现在我们应回过头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到底是面对“人”的还是面对“知识”的?是发展了人的创造力,还是发展了知识?学生辛辛苦苦获得的知识,是他们自己都需要的吗?为此,我们一定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课堂观念。我们在课前应认真想一想:学生的学习基础怎么样,这一堂课要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去学……上课中也就会始终贯彻这一思路,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有机地开展教学过程,有力地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下课后也会想一想,自己这一堂课让学生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得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去学?

二、教学中千万别教打“句号”的课

现今的课堂教学,往往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学生“全都懂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就算大功告成了。其实,我们的课里如能教出许多有分量、有趣味的“问号”来,那才是高质量的课。假如一堂课下来,滴水不漏,很圆满,打了句号,什么问题都解决了,那才是典型的注入式的课。1998年底,美国科学教育协会代表团访问上海时听了一节课,任课的是一位特级教师,教学中,内容精当,层次精楚,节奏紧奏,学生活动充分,教师提问精心设计,学生回答也清晰明了。按照我们的评比标准,这堂课上得可算天衣无缝了。可是美国代表团成员反映却很平淡,他们说,课堂上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既然学生都已能回答了,这堂课干什么还要上呢?的确,这种课看上去圆满,但其实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堆不需思辨的笔记和框死的答案,实际上已经把学生圈在一个圆圈里,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反过来如果不教打“句号”的课,哪怕下课时还留下一大堆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自主解决,从而给学生留下展示聪明才华的机会,这才真正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创新式的课堂教学。

三、巧设问题情境,发展问题意识

有人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达到目的,于是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出很多问题,而这些所谓的“问题”仅仅是为问而问,形式上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其实多数提问没有质量,根本不具备问题的价值。这种教学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仍是传统的填鸭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那么简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指问题意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记得教《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自己找问题,结果只有两位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面对这一尴尬场面,我故意向学生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有钱就幸福。”我的话音刚落,原先寂静的教室像滚烫的油锅里撒进了盐巴,一下子炸开了,许多学生纷纷提出问题。也有学生说:“犯罪分子抢到许多钱后,虽然逍遥法外,但是他们能幸福吗?”有的学生说:“有钱了,但失去了朋友,能幸福吗?”还有的学生说:“有了钱,只为了个人享受,能幸福吗?”……针对学生的一连串的问题,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予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诱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索研究,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争论仍无法停止。虽然有些问题在课堂未形成共识,但我认为课上得十分成功,因为学生思维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了。

四、提倡教学民主,鼓励质疑问难

唤起学生问题意识,还在于教师能否提倡教学民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增进师生交流、交往,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发问是学生动脑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这种心理倾向将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问题去思考。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放飞心灵之鸟的广阔天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大力提倡并实行“问者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诉学生珍惜并自由行使自己享有课堂教学的质疑问难权利。只要求他们能不断地有所见疑、质疑,而不苛求他们一定要有结果或这种结果必须有多大价值;甚至可以只要求他们见疑、质疑而不苛求他们一定要人人探疑、解疑。我们应该让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即使提出的问题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者远离现实,也值得提出和研讨。事实正是这样,有了这种平等、和谐、宽松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展示,各种奇思妙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每一位教师,都应为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而组织教学。

标签:;  ;  

培养问题意识激活课堂教学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