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作文修改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论文_许艳华

通过作文修改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论文_许艳华

许艳华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小学 138000

俗话说:“言为心声。”写作就是通过文字来反映小学生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观念的确立,思维的碰撞,语言的积累。在不同孩子的眼里,对相同的客观事物,感知的角度和感悟的深度不尽相同。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往往处在一个不同的心理层面,那到底该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东西通过文字淋漓尽致的透射出来呢?这就要搞好作文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一些小学教师花费一星期甚至半个月时间,耐心细致地“圈”、“点”批改。作文本发给学生,却只看等级,至于老师写的评语,不理不睬,教师只有“劳而无功”地感叹。原因有二:一是教师评改速度太慢。学生作文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思维兴奋中心,这时教师适时地点拨,都能直接被接受,取得最佳的预期效果。而错过这个时机,学生的心早“凉”了,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收效甚微;二是作文评改中没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叶圣陶先生的“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的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首先必须从激发修改兴趣、培养修改意识做起,并持之以恒地将这一工作贯穿始终。从三年级开始,教师可提前教给学生具体的修改符号,进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评改活动,如“文章医院”、“小医生会诊”等,将作文修改的指导渗透在学生喜欢的语文活动中,并加以强化,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改意识就得以培养,自改的兴趣就会大大激发。

二、以点带面,师生共同评改

我在作文评改课中,改变了教师独占讲台一讲到底而学生靠边站的局面,采取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章,师生共同评改,交给学生自评自改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在上课开始,确定讲评重点。如我在进行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训练《我熟悉的人》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题目:课文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者抓住了哪些方面来描写敬爱的周总理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提问,让学生更加明确“写出人物语言和行动,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是本次习作的要求,教师的讲评也要抓住这一重点;其次,全班集体讲评。课前,我选择两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打印后发给学生,要求他们细读,启发他们思考,鼓励他们讲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我对正确意见给予充分肯定,对错误意见也耐心加以纠正;再次,小组相互讨论。学生在集体讲评中,明确此次习作的评改重点,也初步掌握了一些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组的每篇习作进行评改,并试着打个等级,辨别优劣。我在巡视中,及时总结他们的长处,并耐心解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最后,个人自改。通过小组评改,学生更受到启发,这时我做简单小结,并要求学生自行修改。

三、读读听听,学生互相批改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机会,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主体作用。我在指导学生互相听读评改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评改标准;其次,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听读,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小组长根据同学的意见执笔批改,再由作者本人修改。当然,教师应在旁边作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认真听读,看谁在讲评时提出的修改意见有质量,可评为“小小评论家”。文章作者更应虚心接受意见,精心修改,争取让文章入选班刊。这样,让学生在作文评改全过程中亲自动口、动手、动脑,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自改

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我采用不同的评改方法,目的在于激发他们自己修改作文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对于优等生,他们的作文中有时也会出现详略不当、中心很不明确等情况,我在评改时,抓住文章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总批,让他们独立修改。如班上一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擦黑板》时,事情经过不够具体,于是我写了这样的总批:文章语句通顺,层次清楚,但如果能抓住自己擦黑板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来描写,文章就更生动了。学生经过修改,文章果然进步不少,其中的几个句子我还用红笔画出:瞧,那些顽皮的小灰尘都飞了起来,扬了我一身。但我没有时间去管它了,我只好踮着脚,伸着手臂,仰着头向上擦。真倒霉,我的个子似乎比本来矮了一截似的,最上面的一排字一点儿也擦不着了,连跳起来也不顶用。啊,老师已站在教室门口了。我急忙搬来凳子,站在上面擦。后来,此习作还在校报上发表了;其次,对于中等生,他们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较多,自己修改的能力较弱,所以我在指导他们修改时,也是循序渐进。第一步是教师批,批语力求具体,重鼓励、启发、眉批和尾批相结合;第二步是小组批,人人发表意见,讨论怎样具体修改;第三步发给作者自改。当然,通过练习,在中等生初步探索到“自我修改的规律”后应由扶到放,教会学生自己找毛病,掌握方法,独立修改;再次,对于那些后进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更弱,我以面批为主。用词准确,条理清晰,材料的安排等,一一在面对面具体指导下进行。通过面批,让他们回去修改再反馈,逐步达到习作的基本要求,并及时给予鼓励,调动起他们写作的兴趣。

这样,在作文的评改中,学生初步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思维更加缜密,想象力更加丰富,辨别能力也大大加强,也使教师相应减少了批改作文的时间,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论文作者:许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通过作文修改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论文_许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