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培养能力,在训练时警惕误区论文_刘志强

在阅读中培养能力,在训练时警惕误区论文_刘志强

山东省昌邑潍水学校 261300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这句话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甚至能够影响到人的一生。中学阅读课究竟该怎么上?我认为,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发展的三个阶段。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带着热情带着好奇心、疑问和对某一问题的探索去读课文。

1.导入引发阅读兴趣。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之前,必须先把铁烧热。”导入过程的基本任务就是确定目标,激发兴趣。(1)巧解标题。标题能够展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巧妙的解释标题,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最经典的导入方式。(2)巧设情境。即运用投影、幻灯片、录音、图画等直观手段和富有感染力的生动语言营造浓厚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兴趣。(3)巧设疑问。即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设疑、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将学生的兴趣直接引入教学活动中。悬念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教学中兴趣的维持。导入仅仅是语文课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成功的另一半我们要怎样获得呢?(1)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教师不要一味地讲,应当起到引导学习的作用,要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摆脱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记什么的教学模式,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2)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老师要多提问题,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这样不但可以互相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们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阅读教学若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所以阅读教学应倡导读—疑—论,强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2.学生要学会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高低和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样,差生可以在优生的个别指导下进行探索,得到表现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优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增强。这样,学生合作的兴趣大,学习的效果好。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采取辩论、评选等方法,提高学生合作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乐于表达、敢于交流。这样,可以较好地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3.学生要学会积极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鼓励学生探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同时学生通过辩论、质疑,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过程,思维的质与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要警惕阅读过程中的误区

1.重知识轻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历来有两大作用,一曰认识教化,二曰审美熏陶。但审美教育、人文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常处于被忽略或遭轻视的尴尬地位。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是最富有感情的。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为不孝,读《五人墓碑记》不哭者为不义。这话有道理。

2.重分析轻感悟。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将诵读感悟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西方科学试验法、分析综合法等研究方法的引入,阅读教学也被视为一门纯理性的学科,将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处处强调微言大义、篇篇讲究见微知著。以至有人调侃:恐怕作家本人并没有想到他的作品会有如此深刻的含义、丰富的内蕴、高超的技法。如今的阅读教学脱离文本、架空分析、肢解内容的教法甚嚣尘上。让学生感悟,就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创设思维的情境,营造浓浓的探究氛围。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其亲身感悟语文的魅力。

3.重内容轻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主要在其语言的魅力。没有了咬文嚼字、推敲玩味的阅读教学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阅读教学的正确流程是:语言——内容——语言,前一个语言是作者创作的,是我们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后一个语言是读者对文章语言的鉴赏评价。语言是出发点和归宿,应贯穿阅读的始终。看看如今的阅读教学课堂,比过去热闹多了、花样增多了、立体感也强多了,但几乎全部的手段都是围绕内容的讲解而设计的,极少有师生共同探讨或老师引领学生品味文中语言的环节;再看看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能将语言训练提到突出位置的鲜见,这使得我们的阅读教学和其他学科没多大区别。其实,语文首先得姓“语”——语言。

4.重局部轻整体。学生写作最怕的是两件事,一是不知说什么,即无材料可写。二是不知如何谋篇布局,常常看到有好句好段无好文章的作文。大部分学生写起作文来只会按时间顺序来展开,倒叙、对比、陪衬、类比等常见的构思方式基本不会用。究其原因,是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很少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领悟文章,对文章的剪裁结构艺术、行文思路或不讲或只是直接指出,并没有结合具体文章让学生体会。

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充分接触本民族及外民族经典文化,开拓视野、熏陶情感,撞击自己的思想,提高阅读的品位,从阅读中去了解、去思考、去发掘,去建立一种新的、正确的行为模式,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所负的责任,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

论文作者:刘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在阅读中培养能力,在训练时警惕误区论文_刘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