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危害性极大。其中,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bbr: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能够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攻击性的病毒,其将人体免疫系统中最为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的主要对象,该细胞遭到大量破坏,导致机体丧失免疫功能,增加了人体感染其他疾病的机率,容易引起恶性肿瘤,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HIV在人体存在平均8-9年的潜伏期,艾滋病发病前,一般无明显症状,可以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
艾滋病的病因分析
HIV感染者,经过数年,甚至是十多年,或者是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为艾滋病。由于机体的抵抗能力不断下降,容易导致各种感染,例如,肺结核、口腔霉菌感染、带状疱疹、特殊病原微生物所致的脑炎和肠炎、念珠菌等引起的严重感染,后期,常常并发恶性肿瘤,造成全身衰竭,最终死亡。虽然,全世界的医学研究者常年致力于对艾滋病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尚未找到根治艾滋病的特殊药物,也没有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疫苗。我国已经将艾滋病纳入乙类法定传染病范畴。
发病机制:正常状态下,免疫系统对机体有防御作用,可以抵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但是,一旦感染HIV,人体这种防御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导致防御功能下降,此时,病原体便会乘机而入,经血或者破损伤口,直接进入。另外,身体中存在一些不正常的细胞,如癌细胞,也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发展成各种癌症疾病。换言之,艾滋病的发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遭到严重损伤,降低机体免疫力,引起严重感染,诱发一些癌瘤。艾滋病,由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所致,人体遭到病毒侵袭后,免疫细胞中的T4淋巴细胞遭到侵犯,免疫功能丧失,增加感染发生机率,因此,发病早期,病人容易出现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癌细胞感染等症状,丧失免疫功能,无力抵抗各种病毒,最终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艾滋病的潜伏期,该阶段体内有足够的T细胞,能够抵抗一些病毒,但是,体内T细胞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等到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免疫力不断变差,CD4细胞甚至低于200/ml,此时,出现卡波西氏肉瘤与伺机感染,进入到后天免疫不全综合症阶段,不久后便会患上艾滋病。
传播途径:①唾液传播。一般情况下,接吻不会导致艾滋病感染,但是,如果健康一方口腔内存在破损伤口,同时,艾滋病病人口中也有伤口,双方在接吻中,病毒则可能经由破损处进行传染。汗液是不会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的,艾滋病病人接触过的物体也不会引起传播,但是,他们用过的一些牙刷、剃刀等可能残留有少量血液,如果接触此类物品,则可能引起传播。②性交传播。这是艾滋病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生殖器中患有性病(如淋病、梅毒)或者是溃疡时,很容易感染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精液或者阴道分泌物中包裹着病毒,在性交过程中,传播病毒。③血液传播。主要借助输血、血液制品等方式传播,另外,不洁的针具也可能导致艾滋病毒传播。④母婴传播。母亲如果患有艾滋病,在怀孕、分娩或者是母乳喂养过程中,很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她的子女,如果在怀孕期间,接受抗艾滋病药品治疗,可降低婴儿感染艾滋病毒的机率,甚至可完全健康。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母亲不宜喂养自己的孩子。
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如今,艾滋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社会、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打击。因此,积极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
1,强调洁身自爱,避免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杜绝卖淫、嫖娼。
2,禁止吸毒,也不可与他人同用注射器。
3,切勿擅自输血以及血制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
4,不得借用个人用品,如牙刷、刮脸刀、剃须刀等。
5,性生活中,正确使用安全套,有效预防艾滋病。
6,避免直接接触艾滋病病人的精液、血液和乳汁,将传播途径切断,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主要是感染HIV病毒所致,且可通过多种方式、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十分脆弱,一般离开人体暴露在空气中几分钟便会死亡。虽然,艾滋病很可怕,但是,其病毒传播力也有限,握手、拥抱、共餐、打喷嚏等方式并不会引起传播,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艾滋病,切勿用歧视的眼光看待艾滋病人,为艾滋病人提供一个温暖的社会环境。
论文作者:康兴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艾滋病论文; 病毒论文; 免疫论文; 病人论文; 细胞论文; 人体论文; 机体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