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10kV线路故障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曾祥晖

浅析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10kV线路故障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曾祥晖

(国网福建省建宁县供电公司 福建省建宁县 354500)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10kV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处理故障的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对10kV线路故障展开深入分析,进而列举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10kV线路故障处理中的主要应用,以期为有关技术人员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10kV线路;故障处理

引言:伴随我国民众日常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配电部门必须及时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相应设备,同时重视对10kV线路故障的排查以及处理。自动化技术便于操作,在配电网的日常运行过程中能够精准地排查线路故障,有关人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110kV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处理故障注意事项

检修人员在10kV配电网线路故障的处理过程中,会应用许多自动化设施对故障位置进行排查和确定,其中最常见的技术和设施主要包括终端定位软件以及故障指示器等[1]。故障指示器属于自动化技术中排查故障的最基础设备,它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电力输送、生产等环节里产生的故障进行调节、分析以及反馈,再经过终端的分析设施探测配电网整体结构,进而按照系统程序处理并且上传故障信息,以便使检修人员及时进行精准检修。

1.1处理长距离故障点技术

此类技术重点被应用到距离较长的输电网络,技术人员会阶段性地对配电网输送每一个程序展开检查,一旦出现故障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同时整合故障信息,随后将其传送给检修人员。

1.2集中控制故障处理技术

在配电网所有相关设施上安置检测故障的仪器,并对其实行实时监测。一旦某设施发生故障,检测仪器会及时收集、处理并传送相关信息,检测人员便可以对故障进行判别,进而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案。故障产生之后,有关部门必须及时改良电路传输状况及其负荷,从而确保其余地区能够保持供电的稳定性。

2对10kV线路故障的重要分析

在配电网日常工作时,并不会经常出现10kV线路故障;然而有关人员如果没有科学排查、解决其故障隐患,便会为其他各项设施的运转带来极大风险,这对配电网的健康、稳定工作极为不利。

在通常情况下,10kV线路故障详细可以被划分为中压线路设备故障、低压干线故障、低压支线故障以及低压单户故障等。其中最为常见、比例最大的故障主要为低压支线以及干线故障、低压单户故障,而中压线路设备故障引发的因素较多且细小,诸如柱上开关、架空线路以及电缆等问题均会引发中压线路设备故障。所以,检修人员应当为不同类型的故障制定与之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第一时间便可以顺利处理各类故障。

虽然如今10kV线路故障发生的次数逐年降低,然而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却与日俱增。由于我国发达区域与待发展区域发展差异极大,虽然二者采用的初期10kV配电线路,但是受到各地不同操作方式、环境以及技术运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二者出现的10kV线路故障也各有差异。如果检修人员没有结合上述因素展开分析,在检修时采用统一方式,则很难将故障处理妥善,严重时会引发新的故障、问题,这是检修人员必须注意的要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10kV线路故障处理中的主要应用

3.1应用智能柱上负荷开关

在对10kV线路故障进行处理的时候,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会使用到许多自动化设施,即这些设施在共同发挥作用时,便可以有效保护10kV线路。以往由于检修人员在处理故障时,只注重对故障的解决处理,而不注重对后续线路使用采取预防措施,加之老旧的线路防护系统极度缺乏防护技术,一旦线路受到外围诸多因素的干扰,便会反复出现故障[2]。如今很多配电部门开始逐步应用智能柱上负荷开关,此类开关能够强化处理自动化控制单元,进而在第一时间将出现故障的零序电流以及负荷电流等进行切断处理。与此同时,此类开关在新时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充分将无压的严实合闸以及有压的延时合闸等功能发挥出来,从而有效隔离10kV线路故障发生地区,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以及经济损失。

3.2快速定位

以往配电网在发生10kV线路故障后,检修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精准地确定故障发生具体位置,随后才可以使用合适的自动化技术解决故障问题。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检修人员没有掌握、引进新技术,加之没有对各类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使得自动化技术并没有被有效应用。所以,配电部门应当及时应用快速定位有关技术,以便帮助检修人员进行全面分析。

在实际应用阶段,配电人员可以科学地把故障指示灯安置到电路电缆、架空线路等10kV线路中。安置过程中如果遇到诸多限制,配电人员也可以把指示灯安到环网开关柜或者箱式旁边。在安置后,一旦10kV线路产生故障,指示灯便会在第一时间发出警示,并促使检修人员及时赶到故障发生位置,同时用最合适的自动化技术对故障进行处理。

指示灯在工作过程中会自动收集电流相关信号以及各类故障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以数字化技术转换、显示,最终使收集的资料、数据以及信息等及时输送到监控终端。在这种运行模式下,检修人员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便可以完成对10kV线路故障的确认以及处理,并根据故障位置派遣最近的检修人员,使得调度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3.3应用智能柱上断路器

单纯的解决10kV线路故障,并不能根治故障,如果检修部门不能做好科学的预防措施,便极易使得此类故障反复发生。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的新时期,配电部门正在逐渐应用智能柱上断路器。

在配置馈线的过程中,包含了一部分自动化的保护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有关人员在操作智能柱上断路器时,可以在第一时间科学地切断短路电流,即使其受到零序电流以及负荷电流的影响,也能够保证自动化技术正常运转。

除此之外,由于10kV线路本身就很密集,一旦其发生故障问题,便极易影响其他线路吗,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线路瘫痪。在这种状况下,智能柱上断路器仍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各项功能,这是因为此类断路器可以有效配合带时限过流,进而强化自身的保护能力,同时科学保护重合闸。

结论:总之,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隔离故障线路,从而有效使停电的范围缩短,避免为民众带来更多生活、工作方面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自动化技术中的通讯设施可以帮助检修人员及时、精准地排查故障位置,进而全面提升抢修效率,实现了电力的及时恢复。因此,配电部门应深入研究自动化技术。

参考文献:

[1]周志豪.简析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10千伏线路故障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5):185.

[2]曹明托.配网自动化技术在10kV线路故障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15):137-138.

姓名:曾祥晖,性别:男,籍贯:福建,学历:本科,毕业于闽南理工学院;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配电自动化

论文作者:曾祥晖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浅析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10kV线路故障处理中的应用论文_曾祥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