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文化的传承论文

浅析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文化的传承论文

浅析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文化的传承

赵越超

大连都市发展设计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 要] 在建筑设计中传承建筑文化,对于建筑设计者来说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这意味着对建筑本身所蕴含的人文性、实用性以及哲学性融合延续到新的建筑作品当中,在带给世人以建筑所应承载的实用性同时,更传递一种文化和精神。本文中笔者以“建筑设计对建筑文化的传承”为主要研究对象,望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当前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建筑设计;建筑文化;文化传承

建筑文化作为建筑设计不可或缺的源动力和灵感源泉,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座建筑作品如果想要拥有作为建筑所应承载的灵魂,就必须在建设过程中融入建筑文化,通过这种渠道向世人呈现出更多独具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建筑作品,彰显我国现代建筑的特色和风貌。

具体修正方法:将F分解成沿着偏心距e方向的径向分力Fe和沿垂直于偏心距方向的切向分力Fs;同理,将Fl沿相同的两个方向分解成Fle和Fls;然后计算两个方向合力的算术平方根Ftot:

1 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

以中国建筑文化为例,笔者认为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1 实用性

不论是现代建筑还是有一定岁月感的历史建筑,其都要以实用性为基本点和价值核心所在。即便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建筑文化,也没有不可思议到将建筑当作一种充斥着艺术感的物品来对待的程度,即便其在雕梁画栋、在外在形态的呈现上有太多的心思和巧妙,归根到底关注的还是建筑的实用性[1]。严格意义来说,建筑本身的尺度、空间感以及功能性,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其本身的实用性,只是中国传统建筑在设计时会极为关注空间和尺度构思的统一、功能的衡量以及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这些都体现出关注建筑实用性的本质。

1.2 人文性

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所呈现的另一个属性,也就是在建筑设计和呈现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要在建筑中感受到人文的气息,彰显“以人为本”的思想。

1.3 哲学性

撇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不论,从更广义的空间来说,建筑设计中队建筑文化的传承路径,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

建筑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往往是通过多元的文化符号来实现的,因为符号给人以标志感,甚至一些符号会加深人们的印象,然人们对建筑本身产生一种非常特别的情怀。作为建筑文化的重要构成,符号大多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者经过长期提炼和高度概括后形成的思想结晶,只是对于设计师而言其应该注重文化符号使用的多样化,而不是简单地对符号进行复刻、生硬的植入;而是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将文化符号的精神和思想内涵彰显出来,并实现整体的和谐。

2 建筑设计中对建筑文化的传承路径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还蕴含着非常强劲的哲学味儿,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对自然的极度推崇与尊重。在中国现世所存的诸多颇有历史的建筑当中,都强调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统一,强调将这种和谐融入到建筑风格当中,创造出“宗法自然”的景象。

身处21世纪,作为建筑设计者要想充分展现出建筑的魅力和文化底蕴,就要在延续传统施工和建造方法的基础上,强化对材料的科学应用,如此会让建筑中的文化元素得到更为充分的彰显;与此同时,作为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材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着建筑的生命力,充斥着文化特色的植物、蕴含丰富历史典故的砖瓦及色彩,都能够升华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2.1 合理选择文化元素,切入标志性材料

一般来说,少数民族连片特困乡村主要处于偏远的山区以及省际交界的地带,地形主要是丘陵、山地以及高原等,并且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较高。同时,少数民族连片特困乡村的耕地面积一般来说十分有限,水资源也相对短缺,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差,也就导致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但是其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域,在生态环境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多数地区我国已经禁止对其进行开发。

2.2 优化设计传统形制

大多建筑物的构造及形态特征是建筑文化最为重要的外在展现形制,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外在形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传统园林形制、居住形制和群体形制。当然普通建筑和未曾融入建筑文化的建筑在形制上存在很大差别,前者更多的是强调建筑的规整度,所以要想将建筑文化充分地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就需要对那些普通建筑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比较,并将其按照现代化的原则进行演化和推论,使之成为文化感和现代感兼具的建筑存在。当然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其所要实现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挖掘建筑在形制结构上所具备的属性和特点[2]

2.3 多元化应用文化符号

人才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时长期困扰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城市与乡村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优质的要素流向城市,大量优秀人才流向城市,乡村人才匮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各领域、各方面的人才支持。塑造乡士人才应注重对当地人才进行发掘培养,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人才引进,纳四方贤才。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入乡村建设。

前两晚我们住在维多利亚式的房子里,看上去很像国内的别墅,这里的餐厅和厨房空间很大,或许是因为外国人更注重家庭生活,热情好客的原因吧。我听本地的老师告诉我,外国家庭经常自己组织聚会,在家里邀请朋友们一起聊天、烧烤,这让我也不禁幻想在那样的氛围中享受那份快乐、自由的感觉!

以著名的北京香山饭店为例,其在建筑文化传承方面可圈可点。这座诞生于1982年的现代建筑位于距离北京市中心20公里的香山,是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梦寐以求的中国设计,其不局限于传统的建筑理念,而是强调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吻合,同时思考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设计形式,来实现对建筑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呈现[3]。最终贝聿铭在设计北京香山饭店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符号元素,并将彰显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符号,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贯穿始终。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贝聿铭没有采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经常性使用的钢和玻璃,而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中轴线布局的方式进行结构设置;在客房部分的设计中突出采用了素净的白色墙面、选择灰色的砖线角,借助这种好似水墨一般的底色,来突出设计的民族感。另外贝聿铭在设计过程中突出强调对传统文化符号的采用,并以“母题重复”的方式,给使用者带来一种强调和重复感。比如贝聿铭在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使用了大量的灯笼元素,并将其作为母题,让建筑和灯笼之间产生一种奇妙的关联性[4]。贝聿铭亲自组织一批设计人员对灯笼的素材进行汲取,并通过创意演化等多重方式,将这个元素反复使用到门牌、楼牌等多个位置,将其作为一个符号,更作为一种具有功能性的工具。而在所有位置当中,对灯笼使用的最为突出的就是饭店的墙面,北京香山饭店的墙面划分是通过灯笼的符号实现的,淡质的线角恍若一个个连绵不断的灯笼,给人以艺术感。除此之外,中国建筑文化中经常出现的园林、假山、长廊等元素,也被贝聿铭通过符号提炼的方式,被简单化和抽象化处理,使室内外的装饰风格协调统一。

总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建筑文化,不仅是对设计予以创新的一种行为,更重要的是为建筑赋予灵魂的选择。当然这种融合不是简单而生硬的元素植入,而是在考虑建筑本身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突破和尝试,归根到底一切都是为建筑本身的实用性服务的。

参考文献:

[1]王俊豪.建筑设计中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实现[J].建材与装饰,2018(45):79-80.

[2]周博为.对于在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使用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42):26-29.

[3]邓慧中.我所认识的当代艺术——当代建筑设计的新诠释[J].汉字文化,2018(15):80-81.

[4]袁延平,蒋望,文斌.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1):102-103.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浅析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文化的传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