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职业学校“幸福课堂”构建的思考论文_文建华

浅谈对职业学校“幸福课堂”构建的思考论文_文建华

(湖北省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445000)

摘要:课堂建设是职业学校教育的核心,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职业教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幸福课堂”的构建是职业学校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变革。

关键词:职业;学校;幸福;课堂;构建

幸福是人在创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个人,集体乃至人类的目标,理想和正义公益之事业的实现而得到人格上的满足;其实质是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幸福是可以测量的,包括“积极情绪”“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等五个元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幸福”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不断的深入,同时“幸福”理论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教育领域,诞生“幸福教育”、“幸福课堂”、“幸福班级”等相关理论。

一、职业学校“幸福课堂”构建的理论和实践原因

“幸福课堂”是指在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规律的基础上,将“幸福”理论和规律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合作、智慧的课堂,使每个教育个体在接受知识中达到愉悦和满足的状态。

与其他教育模式不同,职业教育着眼于培养面对社会、面对职业、面对人生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构建有着职业教育特殊性的理论和实践原因。

1.1职业教育的识变性: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整体幸福度的提高迫使职业教育变革

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需求、职业教育课程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特定时空范围的概念,要随着国家、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变化。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职业教育的模式、需求与课程必然也要发生变化。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沿袭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职业教育必然要进行变革。

1.2职业教育的应变性: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幸福的更高追求激励职业教育变革。

现实的职业教育模式、需求与课程是学生与家长、企业、政府、学校等不同的主体交互作用达成的一种平衡。不同的主体在职业教育模式、需求与课程选择中的作用是不均衡的。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即传统的“成人成才”向“成好人成优才”转变,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职业教育为提升居民的幸福度进行相应变革。

1.3职业教育的求变性:教育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和渴望是职业教育变革的实践原因

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只能是现实中的"个体存在",职业教育的每个个体(学生、教师与家长、企业、政府、学校)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能力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形式、水平等。尤其学生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环境和教育要求下,其人生和职业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对人生的成就和幸福的认知各不相同,因此产生和隐藏各种相应的问题和矛盾(流失、厌学、成长问题等),刺激职业教育进行实践变革

二、职业学校“幸福课堂”构建的原则性要求

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标志是“以人为本”;即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获得幸福满足感;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获得幸福成就感;家长感受子女成长,获得幸福欣慰感。因而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构建就有职业教育特殊的原则性要求。

2.1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刺激创新

“幸福课堂”是启迪学生思想智慧、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过程,又是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主体意识、学习意志、体验创新优化的培养过程。因此,职业学校“幸福课堂”构建,首先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培养的创新,其次是注重教师民主管理和科学引导的创新。

2.2以人为本,注重人际关系和谐性

“幸福课堂”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知识、智能、群体、个体之间互相协调的过程;其实质是人与人在情感、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沟通;平等、信任、理解是“幸福课堂”的基本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必然能直接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增强教育每个个体的幸福获得感和成就感。

2.3以人为本,注重社会现实性

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因此职业学校“幸福课堂”注重教育方法、技术和经验,注重职业教育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关注教育每个个体的现实存在,立足和回归社会现实,追求持续的幸福感。

三、职业学校“幸福课堂”构建的措施

马克思说:“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在这里,马克思明确了幸福是人物质与精神等多方面的有机统一;幸福的关键是人的志向、生活目的。因此,职业学校“幸福课堂”构建的措施是多方面的统一,基本可分为内核建设(课堂之内)和外延建设(课堂之外)两大方面。

3.1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内核建设措施

第一、价值内核建设:树立明确的“幸福观”。

在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必须树立三个层次的幸福观念:1、任何人都平等地享有追求幸福的权利;2、任何行为都能获取幸福;3、幸福感只是暂时的,想继续拥有幸福必须不断奋斗。

第二、智能内核建设:明确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获取幸福的基本手段。

在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职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幸福课堂”的核心。幸福是人生的目的,其他一切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因此,想获取持续的幸福,必须将力所能及的力量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第三、环境内核建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幸福课堂”的环境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个性、相互信任、合作平等、共享智慧,保持愉悦、快乐的状态,增强教学效果和幸福获得感。在课堂教学之外,以尊敬的、信任的、谦让的、诚恳的态度待人,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同心协力,合作共事;增加人生体验和幸福持续感。

3.2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外延建设措施

第一、基础外延建设:注重教师全面教学能力的培养。

在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是“幸福课堂”的关键。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控制和课堂控制能力等将决定“幸福课堂”的成败;因此要注重教师全面教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个人教学能力、个人教学魅力的培养。

第二、条件外延建设:全面树立“规则意识”。

在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构建过程中,“规则意识”的树立是“幸福课堂”成功的保障;因而,要加强学校纪律、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便于学校和课堂的管理,同时明确幸福是自由的,只有遵循社会规则才有真正的幸福。

第三、整体外延建设:全面加强校园“幸福”文化的建设。

在职业学校“幸福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校园“幸福”文化的建设是“幸福课堂”的物质基础,因而,首先要注重开展“学有所成、教有所用”的校园幸福文化活动,提高施展才能的平台和空间,增强幸福的成就感。其次要注重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奇思妙想”的创新和个性的发挥提高舞台和场合,增强幸福的获得感。最后要注重开展“感恩、关爱”等积极的心理教育活动,塑造积极和健康心理,增强幸福的持续感。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孔刃菲,幸福学[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

[3]孟万金、官群,幸福课堂的基本标准和核心评价指标[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2.

论文作者:文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对职业学校“幸福课堂”构建的思考论文_文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