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学嫉妒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系统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44(2001)01-0025-05
系统学嫉妒理论是现代六大嫉妒理论之一,是一种把嫉妒纳入个人特点、关系特点和特定社会诸因素中进行综合研究的理论。
一、理论观点
系统学嫉妒理论认为,嫉妒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固有特点,不是童年创伤性经验的唤起,也不是文化的产物,它是对自我尊重和关系现状和质量感到危胁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综合表征,是一种关系稳定与否的过程产物。既然嫉妒产生于关系过程,那么这个关系过程必然包括个人与他人的互动关系,嫉妒的连接点和基础是关系的不稳定性,也即,稳定的关系不会产生嫉妒,不稳定的关系导致嫉妒。譬如,在婚姻关系中,如果夫妻双方关系稳定,第三者将无法插足,也不会发生嫉妒事件;相反,如果夫妻双方关系缺乏稳定性,第三者将有可能乘虚而入,从而引发嫉妒事件。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相互间的嫉妒体系”,这种体系隐含着三角关系的角色间可能发生的关系:嫉妒者与爱人的婚姻关系;爱人与第三者的情感关系;第三者与嫉妒者的竞争关系。这三种关系构成了三角关系的嫉妒系统,不仅如此,每一个角色还有自己的关系系统,如朋友、亲属、单位等,这些关系系统必然会与三角关系系统发生互动,从而对三角关系系统产生影响。
系统论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三个不同等级的系统:自我系统,婚姻、家庭与友谊系统以及社会系统。自我系统指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估的组织关系,这一关系将信息转换成自我相关的感觉、情绪、判断和行为;婚姻、家庭与友谊系统指对亲密关系的认知、感情互动、价值和利益互换;社会系统泛指一般的人际交往。每个人均生活在这三个系统之中。就嫉妒而言,这些系统起着引发和保持嫉妒的作用。在系统学嫉妒理论看来,嫉妒不再是个体的心理,而是比个体更高级的系统内的问题。它必然发生在这三个系统的互动过程中,不仅如此,嫉妒还可以稳定在某一系统中,例如嫉贤妒能的心理感受就只存在于自我系统中;但有时也可造成系统的根本变化,嫉贤妒能的行为表现可能是对被嫉妒者进行迫害,迫使其离开组织,从而改变社会系统。
系统不仅有大小之分,亦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一般来说,高级系统是那些规模相对较大的系统。例如,家庭相对于个人而言是高级系统,而家庭相对于家族却是低级系统,最低级的系统是个人,最高级的系统是社会。高级和低级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构成了系统关系的发展变化。系统变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反复循环。反复循环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持信息和行为的循环和转换,并以信息和行为的输出和反馈为目的。
系统的反馈机制可以通过负反馈使嫉妒产生、保持甚至增强,例如,组织中的几个人同时嫉妒另外一个人,他们之间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必定促进每一个人的嫉妒感,从而导致高级系统向低级系统的负反馈循环;也可以通过正反馈干扰或阻断嫉妒,例如,当嫉妒者与被嫉妒者通过交流,缓解了嫉妒者的对立情绪,人际关系转为正常时,就阻断了嫉妒情绪的进一步增强,形成了高级系统向低级系统的正反馈循环。
系统之间的互动具有对称循环和互补循环的特点。对称循环指系统中每个个体的行为模式常常是其他个体行为的表征。组织中的团体氛围是每一个成员个体行为的集体表征,各种形式的交流是以促进角色双方以及组织的相近行为为标志的,它们均可以看作是对称循环;互补循环是指系统中的每个个体都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从而实现信息和行为的循环。例如传统性别角色的自然分工,组织内部领导与被领导的管理模式,大学教授与研究助手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均可看作是互补循环。此外,这两种循环又可被打破,例如,嫉妒的出现既打破了原有的对称循环和互补循环,又在原有的循环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对称循环和互补循环,这时,对称循环向不对称循环(个体行为无法成为集体行为的表征)方向发展,互补循环转向对立循环,待到嫉妒情绪和行为的影响缓解或消除后,系统又恢复了正常的对称循环和互补循环,并向循环增强和升级的方向发展。三角关系中嫉妒者与爱人之间行为的循环,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循环大都表现出上述规律。
系统还有内部范围和外部范围之分,外部范围是指那些具有物理性质的、可以相互作用的环境,譬如社会文化、社会经济、社会大环境;内部范围是指区分系统作用的事件,譬如嫉妒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嫉妒的保持及转化。
在系统的内部范围,不仅存在着交流与人际间的沟通与亲和,同样也存在着交流与人际间的双重束缚。所谓双重束缚是指在一个交流过程中,人际间始终存在着的类型和水平两个矛盾的信息源。譬如,积极的和消极的语言与非语言信息;清晰的和含混的信息;明确的和暗示的信息等等,处在系统内的人始终摆脱不了这种矛盾信息的束缚,因而形成了该系统特有的信息认知束缚。例如,误解是由清晰的和含混的矛盾信息造成的个人认知束缚;怀疑是由明确的和暗示的矛盾信息造成的个人认知束缚。嫉妒是由水平之间的矛盾信息造成的个人认知束缚等等。所谓“悖理三角论”,就是一种双重人际束缚,它是当两者联合起来反对第三者时出现的。此时,联合的双方与第三者都被当前的利益束缚在同一事件中,谁也别想获得认知自由。在组织中,那些搞小团体的人,拉一派打一派的人是“悖理三角论”的典型代表;在三角关系中,当两个竞争者同时爱着另一个人的时候,被爱者是联合的目标。对被爱者来说,他(她)将陷入无力摆脱的境地,焦虑、迟疑和自我怀疑是这一双重人际束缚的特征。对竞争者来说,无论被爱者发出的是联合的信息、反对的信息还是含混不清的信息,竞争者都无法摆脱这种双重人际束缚。因此,由于“悖理三角”的出现,人们在双重人际束缚中最普遍的情绪反应是嫉妒、愤怒、焦虑、沮丧并怀疑自我存在的价值。
以上我们看到了系统学嫉妒理论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关系是嫉妒产生的核心变量,稳定的关系倾向于抑制嫉妒,动荡的关系倾向于引发并保持嫉妒。
二、嫉妒分类观
在嫉妒的分类上,系统学嫉妒理论认为,嫉妒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正常嫉妒,另一类是病态嫉妒。这种分类代表了现代嫉妒理论最一般的分类,其他嫉妒理论的分类尽管和这种分类有些许差异,但实质上并无区别。
正常嫉妒是指每个人都会产生的嫉妒消极体验和正常消极行为。既然每个人无可避免地要处在不同的系统关系中,那么每个人也无可避免地要面临关系的稳定与变化,也就是说,必须承担关系改变带来的情绪变化,关系的普遍性预示着嫉妒的普遍性,当我们遭受这种消极情绪的侵袭而又不至于对生活产生实质性干扰时,嫉妒可视为正常的。
顾名思义,病态嫉妒应是具有明显的“精神性症状”特征的嫉妒,它时常发生在那些对于个人尊严和关系稳定十分敏感的人身上。这些人要么具有精神紊乱的症状,要么具有足以导致强烈敏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经历。许多精神性疾病,如:妄想狂、精神分裂症、脑组织紊乱、疑病都可以导致和扩大病态嫉妒。譬如,由于精神紊乱而推测对方不忠时所产生的不实际嫉妒幻觉是明显的病态嫉妒。这种嫉妒无法用关系改善方法来治疗,必须接受相关的精神治疗。
三、嫉妒治疗策略
在嫉妒治疗方面,系统学方法可谓是丰富多彩,不仅治疗方法富有创意,而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在治疗策略上,系统学方法主要关心的是在嫉妒情境下如何改变关系,也就是说,将不稳定的关系改变为稳定的关系是系统学治疗方法的根本目的。通常,改变关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改变自我系统,包括改变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情感和自我行为等等;2.改变关系系统,包括改变人际知觉、改变关系归因方式、改变交往行为方式等等;3.改变社会系统,包括改变团体氛围、改变文化接受方式、改变社会态度等等。
改变关系可以达到以下结果:1.促进关系发展;2.保持关系现状;3.终止或退出关系。
很显然,系统疗法是要达到促进关系发展,避免终止关系或退出关系的目的,这是系统学治疗方法的总体策略。因此,在治疗具体方法上,“系统学治疗专家不问‘为什么?(即是说,嫉妒者为什么嫉妒?)’,而是问‘什么?’什么是嫉妒的起因?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做些什么进行改变?系统学治疗专家向关系双方提供具体的建议,旨在扰乱或中断引起嫉妒问题的破坏性模式及促成积极的变化,而不是挖掘它们的根源,这是系统疗法的主要目标。”(注:[美]皮内斯著.情人间的嫉妒[M].左蕾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102.)
在总体策略确定的前提下,系统学方法创造了一系列实用的治疗方法。
关系改善法——以增强个人的吸引力来减少嫉妒的方法。譬如,在家庭中,一方可以通过改变对对方的认知来达到此目的:由原先不怎么瞧得起对方改变为重视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缺点;由原先只看重自己改变为尊重对方。也可以通过改变自我情感和自我行为来达到此目的:由原先的埋怨、辱骂甚至企图报复改变为理智沟通、共同分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等等。这些改变可以促进关系的发展,至少可以保持现有的关系,但它们不一定导致主要关系的根本变化。
关系模式互换法——将对称性关系模式转换为互补性关系模式的方法。在嫉妒情境中,原有关系的对称性模式已被打破,任何一方的行为都无法成为另一方行为的表征,也就是说,一方的行为常常不会被另一方认可。而互补性关系可以限制对称性冲突的升级,譬如在一方坚持己见的同时,另一方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从而将对称性关系转换为互补性关系。一般来说,性别角色的互补可以减少关系冲突,将平等的分工关系转换为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关系可以减少性别行为的威胁感。就世界文化现状上来看,传统的家庭,也就是以互补关系为主的家庭在关系稳定程度上要高于以对称性关系为主的家庭。
新型关系模式建立法——通过建立新的对称性关系来改善现有的关系。譬如双方各自检查自己的缺点,从而达到新的对称性关系,这种新的对称性关系可以减少互补性关系的极端摆动性。从婚姻关系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家庭的比例日渐扩大,共同承担家庭经济负担,共同承诺家庭义务,共同抚养子女以及社会地位的平等性都表明了这种对称性关系已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家庭所接受。所以从发展趋势上看,单纯将对称性关系模式转换为互补性关系模式有它的不足之处。
角色互换法——将嫉妒关系对调,促进双方相互了解,认识嫉妒和被嫉妒双方的感受。譬如用“转动桌椅”技巧,被嫉妒者在指导下扮演嫉妒者的角色,体验嫉妒者失去自信的感觉,并使被嫉妒者发现嫉妒者身上的优点;用“一丝不苟的诚实”技巧,要求被嫉妒者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切上坚定不移地诚实,并把这些信息告诉给嫉妒者,信息的沟通可以消除嫉妒者的焦虑,使其不再有被排斥在外的感觉,不再对想象中的嫉妒事件怀疑和不安。
重构法——以一种新的眼光改变对症状、问题或行为的感知。譬如,对于那些相轻别人的文人,可以指导他们用佩服、忽视甚至竞争的眼光对待被嫉妒者,或者将这种重构置于一种新的积极情境之中,比如从关系角度而不是从个人心情或感受的角度看待嫉妒,从而消除嫉妒者内心的不平衡感。
系统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所有的方法都围绕着一个核心,这就是改变现存关系。在治疗过程中,被治疗者既是行为的主体,也是行为的承受者,当嫉妒者真正想改变自己的情绪时,必须诉诸行动,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关系向和谐的方向发展,亦能够在人格、情绪、认知诸方面达到新的自我和谐。
四、家庭压力和嫉妒的整合理论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吉尔·汉森(Gery L.Hansen)认为,嫉妒研究在很多方面都与关系有关,在家庭关系压力方面显得特别突出。因此,他将伯斯(Boss)的家庭压力理论引申到嫉妒领域,提出了家庭压力和嫉妒的整合理论。(注:Peter Salovey.The psychology of jealousy and envy[M].The Guilford Press.1991.218~225.)
家庭压力理论认为,家庭关系的稳定状态是相对的,在家庭中,既可以荡漾着温馨的气氛,也可以弥漫着谋杀的危机,可以遇到任何引起不安、忧虑的麻烦或极度的压力。当温馨的气氛荡漾在家庭上空时,可以防止“绿眼的恶魔”的侵入;而当家庭成员相互嫉妒时,他(她)将体验到关系紧张的压力。显然,嫉妒和压力是相辅相承的。汉森认为,将嫉妒看作一种特殊的家庭关系压力,可以建构家庭压力和嫉妒的整合理论。
在家庭压力和嫉妒的整合理论中,嫉妒被视为个体的一种边界模糊的特殊类型的情绪反应。“边界模糊”这个概念是由伯斯在讨论家庭压力理论时用到的,是家庭压力的一种情境知觉。发生高边界模糊感的情况有以下几种:1.家庭成员身体不存在而心理存在,如家庭成员病死,意外死亡,离婚,青少年离家出走时,会产生高边界模糊感。2.家庭成员身体存在而心理不存在,如家庭某一成员吸毒,夫妻之间貌合神离、同床异梦时,也会产生高边界模糊感。调节家庭人际关系的因素是对家庭压力事件的知觉和家庭成员对压力事件的看法,其中,对家庭压力事件的知觉是决定性因素,它规定了边界模糊感的存在和程度,也就是说,家庭成员知觉到其他人心理存在与否以及身体存在与否是衡量边界模糊感的标准。
在西方,也有另外一些嫉妒研究学者曾经提出过象嫉妒概念存在着边界模糊问题,例如,雷斯(Reiss)曾把嫉妒看作是一种“边界环境机制”,他指出,嫉妒可以形成了一种功能,它能够对婚姻、家庭这类重要的关系定义合法的边界,当道德、伦理边界被人为地超越时,就会产生嫉妒。(注:Reiss,I.L.Journey into sexuality:anexploratory voyage.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Pll.)戴维斯(Davis)指出,有两种嫉妒,竞争型嫉妒和侵犯型嫉妒,前者指合法竞争时的嫉妒,后者指失去同伴时感到的威胁。很明显,竞争型嫉妒发生在法律范围内,而侵犯型嫉妒最可能发生在结婚之后,产生威胁的思想本身就隐含着超过了一定的边界。(注:Davis,K.Jealousy and sexual propery.Social Forces[J].1936,(14):395~405)概念边界模糊必然导致情境的边界模糊和行为的边界模糊,麦克唐纳(McDonald)指出,“我们可以把婚姻中的嫉妒行为看作是一种边界行为,是想通过再保证、最后通牒、谈判甚至报复等方法达到恢复夫妻之间承担义务的看似清楚,实际模糊的企图。”(注:McDonald,G.W.Marital jealousy:A structural exchange perspective[M].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Councial on Family Relations Preaference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Mathodology Workshop,Washington,Dc.1982.)此观点也支持了嫉妒是在边界模糊的特殊情境中产生的思想。
家庭压力和嫉妒的整合理论将嫉妒看作是如下因素共同造成的关系不稳定结果,这些因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关系认知因素:A.对他人的知觉,也就是对彼此之间关系的看法;B.对关系价值的知觉。竞争行为因素:A.达到心理存在(改变对方的行为;调整自己对关系的看法);B.达到身体不存在(回避;离开;分居;离婚;杀人)。
认知因素中的前两个因素是个体对嫉妒情境的认知,而嫉妒又是对此情境的情绪反应;在竞争行为中,由于导致个体嫉妒体验情境的模糊性之一是认知对象身体存在而心理不存在,有两种选择常被嫉妒者采用,一是使其心理存在,二是使其身体不存在,嫉妒者是通过这两种选择达到缓解嫉妒的目的;同时,还有两种选择可以防止和控制嫉妒,一是改变对对方的知觉,二是改变对关系价值的知觉。因此,在理论上我们可以采用四种选择方式来处理竞争中的嫉妒行为:
1.心理存在的选择:被嫉妒者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嫉妒者不再知觉到他(她)的所作所为有损于双方的关系。可以采取如下做法,首先,被嫉妒者自己认识了他(她)的行为给对方带来了不安,因此停止或改变了这类行为;其次,嫉妒者认为对方已经改变了行为而嫉妒顿失;第三,嫉妒者通过最后通牒、威胁、甚至人身伤害改变对方的行为。心理存在也可以通过重新认识彼此之间的关系获得,使被嫉妒者的行为不在被认为有损于对方的利益。可以通过交流使双方确认彼此关系的范围,把自己的行为约定在关系范围之内。当然,关系也可以由嫉妒者单方面重新认识,比如采取谅解、宽容的态度。
2.身体不存在选择:这是一种使被嫉妒者身体,也包括心理不在嫉妒者关系之中的竞争选择,即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回避,离开,分居。尽管双方还保持以往关系,但嫉妒者在日常行为中视对方不存在(冷落对方),另一种方法是达到身体和心理均不存在,如离婚,杀人等。
3.改变对对方的知觉选择:这是一种嫉妒者改变自己对对方行为方式的看法的竞争选择。在这类选择中,嫉妒者既不在考虑到他(她)们的关系,也不考虑改变对方的行为,只是嫉妒者改变自己的看法。例如,嫉妒者否认对方已发生的行为,或者把这种行为归因于情境原因。这样既保持了双方关系,又减少了嫉妒。
4.改变对关系价值的知觉选择:采用此类选择时,嫉妒者不再认为他(她)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保留或进一步发展的价值了,当然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也就没有关心的必要。因此,当一方的行为过头时,另一方不会体验到强烈的情绪反应。
这一理论最重要的一点是告诫我们,在家庭中,特别是在有压力的家庭中,不应否认和忽视嫉妒,同时也教给我们采取合理的关系策略来缓解嫉妒。
五、系统学嫉妒理论评价
系统学嫉妒理论是一种另辟蹊径、从关系角度考察嫉妒的理论,当我们从关系的角度看待嫉妒时,至少有下列几点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把嫉妒看作是关系的产物,体现了嫉妒的社会属性。这一点使它有别于社会生物学嫉妒理论,由于人的关系绝大多数都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而不象动物之间关系仅遵循遗传规律,加之嫉妒的属性告诉我们,嫉妒必然存在嫉妒者和被嫉妒者的依存关系,所以从关系角度考察嫉妒不仅有理论取向的代表性,亦有多角度考察嫉妒的启示作用。
其次,这一理论把嫉妒看作是一个可以在系统关系层次上得到有效治疗的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治疗学意义。可以设想,当我们将嫉妒看作是人的天生固有特点时,等于承认了嫉妒的不可治疗性,预示着任何嫉妒辅导方法和治疗手段都是无用的,它既不符合有效治疗嫉妒的基本事实,因为的确有很多嫉妒行为问题通过增进关系稳定的辅导可以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也有悖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则,因为我们的确无法为因关系恶化而导致的嫉妒暴力事件开脱罪责。当人们以一种更积极、更现实的眼光看待自己周围的关系时,他们不仅确实促进了关系的稳定,而且会获得更加良好的自我感觉。与行为主义嫉妒理论一样,丰富多采的系统治疗方法的确能使我们更加积极有效解决许多显性嫉妒问题。
对系统学嫉妒理论的批评主要来自于是否能从根本上治疗嫉妒的问题。
首先,心理动力学嫉妒理论的批评认为,只从关系表面看待嫉妒,并没有抓住嫉妒的实质,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个人的嫉妒问题。他们质问说,一个具有童年创伤经验的人,可能处理不好他周围的所有人际关系,即便他独往独来,不与任何人建立关系,他的嫉妒也无法消除;再者,当嫉妒者嫉妒的是社会上所有比他强的人,而非具体的某个人时,他究竟要和谁改善关系呢?对此,系统学嫉妒理论还真的没有合乎逻辑的解释。
其次,如果嫉妒者始终不认为嫉妒是自己的事情,不愿和被嫉妒者面见面,不愿与之建立新型的稳定关系,那么系统治疗方法也将无法实施。
嫉妒不仅是系统关系的动态结果,是情境问题,也是嫉妒者本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在特定情境中嫉妒可以通过改善关系得到治疗,同样也可以通过分析个人经历、改善个人心理环境得到治疗,任何一种理论的治疗观点都无法包打天下,都只能在适合自己理论设定的范围内发挥有效的作用。
标签:心理压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