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感悟,有效阅读——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韦蓓蕾

品析感悟,有效阅读——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韦蓓蕾

(广西省河池市都安县地苏镇地苏中心小学,广西 都安 530715)

摘要:乐于阅读,会阅读,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应当是一个现代人所具备的素质。可见,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也十分重要,因此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万万不可忽视,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使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使教学行之有效呢?如何让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更符合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特点与认知规律呢?本文主要探究目前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因素、问题,并提出有效阅读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有效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还不够高,他们对世界的最初认识以及了解都是通过阅读来获取的,由此体现出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多样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获得了佳绩,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在少数。

一、影响语文有效阅读的一些因素

1.盲目使用新型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许多新方法,但忽略了学生个人学习习惯和个性对于教学方案执行的实际影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喜欢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旨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自己通过阅读所获得的感想,并且在小组内推荐各自喜欢的书目,供大家阅读。

这样的教学方式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兴趣,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使课堂陷入吵闹的窘境,不仅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会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

2.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够充足

目前,大部分学校以及学生依然认为高成绩、高升学率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小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被做不完的作业练习所占有,课内时间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也正是应试教育的特点。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课堂教学仅仅是整个阅读教学的第一阶段,要想真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的自主学习是关键。然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给予学生进行实质性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1.丰富学生的内涵

对于小学生的个人发展角度而言,博览群书,阅读经典著作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作品的醇香,砺炼人生的征途。

2.丰富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想象力给予了人们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推动知识进化。而良好的阅读教学可以发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引导学生读好文章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反复揣摩、吟诵,将眼前的文字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把文章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故事。让阅读拥有情感,学生会在思考中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文章所描写的情景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

1.重视朗读

实践研究表明,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注意力容易分散,而大声朗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朗读有益于理解、记忆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除此之外,朗读课文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途径之一,通过朗读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中,首先笔者让学生找出小鸟、树根、树、大门和小姑娘之间的对话,并鼓励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环节,大家纷纷举手,学生们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文中的情境,而其他同学也可以对这次的朗读提出建议。

2.对比文本,以读促写

有效利用文本对比的模式可以深入理解阅读文章,促使更好的赏析文章,通过这一方式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提升内化能力。学生们在对比文本时可以发现运用的词汇、修辞手法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从而鉴别出经典名著的精华之处。

例如:在讲授《背影》这一篇著名的散文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类似主旨的作文,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小事,将父爱的伟大表达出来。在学生们将至深的爱融入笔触下,以文字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背影》,并与自己的文章进行比对,并做出判断,分析自己文章与这篇著作之间的差异,细致观察需要完善、修改的地方。

对比文本这一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点燃学生们的思维之花,积极开拓进取,这是一种把写作与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对比之间,学生可以明白阅读的重要性,还能够引发了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思考。

3.提倡学生自主阅读

当下我国大多数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会采用固定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也都按照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但是单一化的阅读方式并不适宜每一个学生,甚至有许多学生对这一阅读方式产生了厌恶,然而教师又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一个解决方法。

例如:在《春的消息》这一选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你是怎么发现春天到来的?”让学生进行小组思考、讨论。由于爱好的不同、观察的不同,学生们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喜欢花朵,她就会回答:“春天来时树上满是花朵。“有的同学喜欢放风筝:“人们会在春天放风筝,看到高高挂起的风筝我就知道春天来了”而有的同学看到日历的“立春”了,就知道春天来了。这一讨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对即将开始讲解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候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让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满足,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最后教师再进行课文讲解,会起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自主阅读也是新课改中提倡的教育教学成果的良好体现。

结论

让学生们爱上读书、乐于读书,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师的重任。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循序渐进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内化语言,积累素材,提高语文素养,进而获得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硕果。

参考文献

[1]郑淑慧.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1):267-267.

[2]李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9).

[3]贾德宽.快乐阅读,照亮心灵——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浅析[J].中华少年,2017:43.

论文作者:韦蓓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品析感悟,有效阅读——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韦蓓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