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67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斜疝43例,单侧直疝22例,双侧斜疝2例。结果:本组患者切口疼痛轻微,仅有10例(14.9%)需肌注镇痛剂1次。无切口感染发生。2例(2.9%)患者有局部异物感,2~3个月后消失。术后发生尿潴留4例(5.9%)。未发生补片排斥的病例。随访12~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外科;临床观察
腹股沟疝属于一种外科常见性疾病,据有关数据统计分析,将近有1%~5%的发病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但是传统的手术治疗由于创伤较大,加上术后易于并发疼痛症状[1],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极易影响到患者的预后,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无张力疝修补术。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67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7例患者,其中男46例,女21例,年龄26~78岁,平均61岁。其中斜疝45例,直疝22例,无复合疝、嵌顿性疝及绞窄疝。其中2例斜疝患者为双侧疝。平均随访15个月(12~24个月)。
1.2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常规行局部浸润麻醉或椎管内麻醉,术中患者保持仰卧,常规做疝切口,找准疝囊并判定其大小,若疝囊较小则不予切开,仅实施高位游离至疝囊颈回纳腹腔,若疝囊较大则需将疝囊中断近端结扎后回纳腹腔;选用国产善释或美国巴德两种充填网塞及定型补片,在内环口填入网塞尖端,在腹横筋膜后方的腹膜外间隙置入展开的网塞外瓣,并进行缝合;最后是在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后方置入成型补片,同时平整地覆盖在腹横筋膜表面并依次进行缝合,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并重建外环,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进行完全修补。
2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每侧疝手术时间为50min(40~70min),术中无邻近股血管、膀胱、腹内肠管损伤。术后患者平均16h(7~22h)下地活动。切口疼痛轻微,仅有10例(14.9%)需肌注镇痛剂1次。术后有3例(4.4%)出现创口发红,经过换药、红外线局部理疗后痊愈,无切口感染发生。2例(2.9%)患者有局部异物感,2~3个月后消失。术后发生尿潴留4例(5.9%)。无发生补片排斥的病例。随访12~24个月无1例复发。
3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传统的修补方法是把缺损部位的临近组织通过外力的作用缝合在一起,属于张力性修补,术后复发率较高,达10%~15%[2],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较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Lichtenstein首先提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理念,该术式既符合加强腹股沟管后壁、阻断腹股沟-阴囊通道的传统观念,又摒弃了将不同解剖结构的组织以张力方式缝合的做法,保护了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具有手术创伤小、局部无张力、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早期即可下床活动、复发率低等优点[3]。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无张力修补术已成为腹股沟疝治疗的首选术式。
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Lichtenstein手术)较传统修补手术有以下优点:手术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学习曲线短,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能早期下床活动;补片微孔孔径大,具有良好的耐受感染能力[4],减少了术后感染的机会;无张力疝修补术以腹股沟区解剖为基础,用人工材料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在修补时可做到正常解剖层次的对合,而且对合不具有张力,降低了复发率;老年患者往往同时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传统手术方式强行将不同解剖部位的组织缝合在一起,张力大、疼痛重,术后必须卧床休息,对饮食及排便都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术后便秘,使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加大,而无张力手术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我们自开展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以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疗效满意。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与传统手术相近,患者创口疼痛较传统手术明显减轻,大部分患者术后未使用镇痛剂。由于修补后无张力,患者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患者术后出现局部感觉异常,可能与术中局部神经的牵拉、刺激等有关,但症状均逐渐消失。我们在术中有以下体会:术中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术野止血彻底,防止切口感染、修补失败及损伤神经组织。远端疝囊无须过度游离,否则会渗血过多,导致术后阴囊积血。对于渗血较多及远端疝囊大的患者,伤口内可放置皮片引流,本组病例按此处理后,无1例发生阴囊积液或积血。如果内环口过大,应适当修补,精索游离要充分,修剪补片时通过精索的空隙要大小适中,不要卡压精索导致睾丸血运障碍。补片移位和补片边缘与周围组织之间出现裂隙为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故补片要放置平整,固定补片到位,边缘缝合确切,针距不能太宽,防止补片皱缩、卷曲或移位,补片的上缘必须缝于腹内斜肌、联合肌腱及耻骨结节上的腹直肌前鞘,避免把补片缝到神经分布丰富的耻骨结节骨膜上。
总而言之,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以根据腹股沟疝发生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对腹股沟区的干扰,确保修补的无张力化,并发症、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提升,可以说是最符合人体生理的一种疝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基.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90-91.
[2]肖光云.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5):73-74.
[3]李忠阳,姚仕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9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3):12-13.
[4]张立志,马德青.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1,(30):47-48.
论文作者:尚玉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腹股沟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修补术论文; 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发生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下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