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问题的几种表现和原因分析论文_杜寒强

孩子心理问题的几种表现和原因分析论文_杜寒强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215122

论文摘要:

现实生活中,家长们有时候会突然面对这样的问题: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脾气暴躁起来;夸了一夸别人家的小孩,自己的孩子就不理人了;孩子出门总是躲在大人的身后;打人,骂人,不合群,说脏话,发脾气……这些孩子随时会出现的行为现象有何对策,其实都是幼儿心理学和敏感期出现的状况

关键词:

问题表现、原因分析

孩子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面对打人、咬人的孩子

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举例几点可能情况。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家长不能呵斥孩子,通过打骂其实作用不大。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比如和孩子一起动手准备一些吃的实物,买一些小物件,和周围的邻居,同学一起分享。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

这样小孩的朋友越来越多,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我相信,这样,孩子会变得更加的乐观,不会再打人,能够培养孩子的性格,学会分享,学会与人相处。

原因2:打是抵抗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孩子想做一件事情,突然被人打断了,或者不是按照他的计划来实施的,他没有能力改变,就会变成用动手打人的方式来抵抗,实际就是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想要排除,并抵抗。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比如你不让他吃冷饮,饮料,孩子特别想吃,会拒绝配合,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会开始动用武力来解决,这是孩子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和孩子沟通。学会让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告诉别人他想要的东西和事情。比如吃冷饮这件事情,你可以直接教他,可以和家长商量,你特别想吃,能不能少吃一点,尝一尝。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也要配合孩子的年龄,等到他心智成熟了,就会好一些了。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家长的行为让孩子学了去了,家长首先要做一个良好的示范,不能让孩子把坏习惯学了去,当他打了人后,要及时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原因,教导他用语言来和别人沟通,拳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凡事要说服对方。和平解决才是聪明的办法。你也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爱他,自己打他是想让他认识到错误,并不代表不爱他了,这样既可以让他知道他的不对,也不会让他觉得别人不爱他,把他抛弃了。但是他不能平白无故的打别人,做事情对人不对事,做事情要把握好原则,这样他永远是一个好孩子。有时候孩子不顺心,可能会拿妈妈撒气,因为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人,和最亲近的人发泄内心的压力是很正常的事,发泄完了,孩子会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也会更加爱妈妈。这时候可以给他一个亲切的暗示,每天给他一个积极的暗示,家长是爱他的,喜欢他的,希望他快乐成长的。孩子的心情会马上阳光灿烂、晴空万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面对插话的孩子

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由他们的年龄以及心智发育不成熟所引起的,大体在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1.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十分的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

2.别人谈的或讨论的内容,孩子十分的熟悉或有点似懂非懂,产生“共鸣”、激动,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3.孩子在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想要得到帮助,可能会不顾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

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必须管,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事制宜”。即不同情况不同对待,采取相应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导。当孩子对大人谈话内容提出疑问,或遇到困难求助时,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恼火,去打骂孩子,特别是在别人的面前,这样就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家长可以跟孩子讲道理,自己和别人讲完了,在和孩子交流,还可以再夸奖他一句:“你真爱动脑筋!”这样孩子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是,一定要在事后和他耐心的交流,不能了事,这样孩子会受到伤害,借此机会,可以教育孩子,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打断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会让别人觉得不愉快,并让他设身处地的感受一下,是不是这一个道理。

如果大人在闲聊时所谈及的内容使孩子产生“共鸣”,孩子因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打断别人的谈话,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先征求与你交谈的对方的意见,然后让孩子参与进来。不过,谈完话后应严肃的指出,刚刚他插嘴的行为是非常不对的。这样孩子是比较容易接受你的批评的,因为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

2.“相机诱导”。即家长要利用一切可以用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会,对孩子加以启发和诱导,可以用孩子的轻身经历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受到启迪和提高。例如,孩子在和别人讲话的时候,自己上去插嘴,不停的打断他的对话,让他感受到厌烦,就可以问自己的孩子:“刚才那样做得对不对?为什么?你喜欢这样的感受吗?”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3.“言传身教”。即做家长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行”,这给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模仿性较强,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父母应树立起一个礼貌地与人交往的榜样。

三、面对撒谎的孩子

“你听我说,我们家有三个电视机。”“哎呀,太棒了!”“一个是爸爸的,一个是哥哥的,还有一个是我的。”“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动画片啦。”“当然啦。一吃完饭,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你多美呀!”

当这个孩子的谎话被揭穿时,他受到了母亲的斥责。妈妈责备他“撒谎就是当小偷儿的开始。”

儿童的心理分析:

儿童根本不懂撒谎和小偷儿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对孩子来说,与其说不懂,还不如说这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有三个电视机”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话不能单从表面意思去理解,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它的真正含意。

讲这句话的孩子当时的心情就是希望“如果我家能有三个电视机该有多好呀!”“如果有了三个电视机,爸爸就不会因为要看夜间棒球比赛而霸占电视机了;哥哥也不会因喜欢足球赛节目而独占电视机了;当然我也就可以独自看我所喜欢看的动画片了!”

他把这个愿望和空想联系在一起了,因此,采取了“有三个电视机”的语言表达形式。幼儿的心理结构,往往是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这种现象称为“主客观未分化心理”,是幼儿心理的一个特征。

参考文献

[1]《儿童心理辅导》华东师大出版社 郑日昌陈永胜著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出版社,陈家麟著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指导解读》中国林业出版社,王建平编著

论文作者:杜寒强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孩子心理问题的几种表现和原因分析论文_杜寒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