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卢淑芳, 蔡静

摘要: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对化疗的淋巴瘤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出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的180例淋巴瘤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筛选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护理的180例淋巴瘤患者作为饮食护理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指标、PG-SGA评分、FACT-G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营养指标、PG-SGA评分、FACT-G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3个月护理干预后,饮食护理组营养指标、FACT-G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G-SGA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且P<0.05;结论 在淋巴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饮食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淋巴瘤;化疗;饮食护理;营养状况;生活质量

淋巴瘤作为一类恶性肿瘤,其主要是指在淋巴结或者其他淋巴组织上出现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按照瘤细胞又将其分为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类,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淋巴结肿大、瘙痒、发热等等。当前临床上治疗淋巴瘤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予以选择,其中以化疗最为常见,但是在化疗过程中,患者因为代谢紊乱,营养物质摄入不足等出现各类营养不良表现,常见的如:体重减轻、身体消瘦、白蛋白下降、贫血等,对机体组织的功能恢复和细胞免疫带来严重影响,不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行化疗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实施饮食护理纠正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便显得尤其重要[1]。本文就饮食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详细情况见本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肿瘤科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行化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的180例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再筛选出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护理的180例患者作为饮食护理组,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均对化疗耐受,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在研究前签署了知情同书;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意识不清晰以及不愿意配合本研究患者。常规护理组:男患、女患分别为100例、80例,年龄跨度为20~64岁,中位年龄(40.35±5.36)岁,肿瘤类型:霍奇金淋巴瘤105例、费霍奇金淋巴瘤75例;饮食护理组:男患、女患分别为104例、76例,年龄跨度为25~68岁,中位年龄(40.31±5.37)岁,肿瘤类型:霍奇金淋巴瘤110例、费霍奇金淋巴瘤70例。将两组患者性别分布、中位年龄、肿瘤类型予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即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以及具体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化疗方案。在此过程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含:健康教育、化疗前心理护理,PICC置管护理,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等护理,在整个化疗及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饮食护理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护理的内容包含:

1.2.1饮食宣教。责任护士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等选择相应的方式对其实施饮食宣教,宣教的方式可以选择口头宣教、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视频等等,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和《饮食营养学》等确定宣传的内容,正确通过宣传的方式帮助患者掌握每类食物的食用量,适合自身的食物种类,在口头宣教时应该通俗易懂,便于患者及家属掌握,饮食宣教的频率宜每周1次,每次宣教的时间控制在25min左右。

1.2.2制定饮食计划。责任护士应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4年版)以及患者的体重、病情、活动量等评估患者的机体营养素和总能量需求,根据其机总热量的需求和患者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计划宜遵循“高能量、低纤维、低脂肪、少食多餐、戒烟戒酒”的原则。确定7类食物(奶类、鱼肉类、蛋类、豆类、蔬菜水果、谷薯类、纯热能食物)和营养成分的比例。患者早餐宜使用米粥和牛奶,晌午加餐可以饮用果汁,午餐宜使用米饭/面食配合肉类、蔬菜,下午加餐可饮用豆浆,晚餐宜食用五谷粥或者面条,加餐可以饮用酸奶[2]。

1.2.3落实饮食计划。对每一位患者制定出饮食计划表,要求患者严格按照该计划表实施,执行完成后在相应的地方打钩。作为责任护士应当每日抽查患者落实饮食计划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存在空缺时,需要进行核对。在患者落实饮食计划过程中,若患者食欲下降,则需要指导其多食用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从而保证患者机体所需应用充足,并提醒家属调整烹饪方法,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以增强患者的食欲,提醒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1.2.3胃肠道反应饮食指导。若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时,提醒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结束2h内不可进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禁食含有5-羧色胺的水果和蔬菜,如:菠萝、香蕉、茄子等等;若患者呕吐严重,无法经口进食时,需要通过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若患者发生口腔溃疡,提醒患者不可进食过热、过酸、过硬以及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最好使用营养含量高的流食或者半流食,如:鲫鱼汤、牛奶、稀粥等,并使用伴有维生素C、维生素B的食物,促进溃疡的愈合。若患者发生急性炎性反应时,可以指导患者口含冰块,若严重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抗炎治疗。若患者出现腹泻,提醒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高纤维食物的摄入,禁食富含油脂和钾、乳制品等食物。若患者便秘,可以提醒其多食用豆类和粗纤维食物,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促进肠道蠕动,提醒患者多饮水,并适当开展运动。

1.3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实施3个月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其中营养状况状况的判定各个营养指标和营养状况评分。营养指标主要包含体质指数(BMI指数,BMI= 体重(公斤) / 身高(米)的平方)、血清白蛋白水平(ALB)、淋巴细胞计数(LYM)、血红蛋白(Hb),BIM指数=体重/身高,当BIM低于18.5时为营养不良,BIM为18.5~24时为营养良好,>24为营养过剩;ALB正常范围为35~55g/L,ALB为31~34g/L提示轻度营养不良,ALB为20~30g/L时提示中度营养不良,当ALB<26g/L时提示重度营养不良;LYM正常范围为≥1.5×109/L,将小于1.5×109/L时提示营养不良;Hb正常范围为≥120g/L,当低于120g/L提示营养不足[3]。营养状况评分则是参照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评分(PG-SGA)进行评定,分值为0~9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营养不良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参照美国西北大学转归与研究中心制定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中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进行平等,该量表共包含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四个维度共27个条目,总分为0~108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4]。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统计学方法主要应用SPSS21.0予以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指标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IM指数、ALB、LYM、H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饮食护理组BIM指数、ALB、LYM、Hb水平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PG-SGA评分对比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PG-SGA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在护理后,饮食护理组的PG-SGA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且差异明显(P<0.05),见表2所示: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ACT-G评分对比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四个维度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护理后,饮食护理组四个维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且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淋巴瘤作为一类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化疗的方式治疗,即应用靶向治疗药物与生物制剂进行联合化疗,虽然通过化疗的方式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系统的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细胞的活性,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降低了机体抵抗力,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淋巴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

3.1淋巴瘤化疗患者营养现状

在化疗治疗的影响下,会导致淋巴瘤患者出现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代谢紊乱等情况,从而进一步引起患者体重下降、身体消瘦、白蛋白下降、贫血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对机体组织功能恢复和细胞的免疫造成影响,不利于化疗治疗的顺利开展,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据统计,有40%~80%接受化疗治疗的淋巴瘤患者伴有营养不良的情况[5]。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代谢异常引起免疫系统屏障功能和机体抗氧化的机制降低;(2)大部分化疗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甚至绝望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3)应用的化疗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食欲下降,从而减少了摄入了营养;(4)患者缺乏正确的饮食观念,错误的认为大补或者担心营养物质会加重病情而忌口。由此可见,淋巴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必须实施饮食护理纠正这一现象。

3.2饮食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BMI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能反映患者营养状况。上文通过研究发现,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在BIM指数、ALB、LYM、Hb、PG-SGA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经实施饮食护理的患者一段时间后BIM指数(19.36±1.54)、ALB(34.14±2.86)g/L、LYM(1.48±0.11)×109、Hb(112.54±3.24)g/L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17.21±1.59)、(28.15±2.14)g/L、(1.24±0.15)×109、(106.87±3.28)g/L,PG-SGA评分(3.05±0.45)分低于对照组(4.18±0.86)分,且P<0.05。证实了实施饮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对饮食护理组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主要通过饮食宣教,从而帮助患者弄清各个营养素与淋巴化疗的关系,初步了解自身对应用的需求,制定饮食计划,帮助患者确定7类食物能量与营养成分的比例,严格按照计划饮食,落实饮食计划,严格按照计划饮食,保证患者总能量和营养素摄入合格,最后针对化疗患者不同胃肠道反应给予饮食指导,缓解不良反应,因此确保了机体各个营养素摄入的合理和均衡,改善了其营养状态,因此患者的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

3.3饮食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生活质量作为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对淋巴瘤患者而言,其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化疗过程中,恶性肿瘤对机体正常功能的破坏以及化疗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在本文研究中,饮食护理组的患者3个月后在生活质量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四个维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肯定了饮食护理具有提高淋巴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功能[7]。这主要是因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在破坏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机体正常细胞,因此患者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疼痛等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正常的饮食,还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降低体质量,使患者机体缺乏抵抗力与免疫力,最终对下一阶段的治疗带来不良影响。而通过实施饮食护理干预,特别是针对患者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给予对应的饮食护理,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患者体质,从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化疗的淋巴瘤患者,实施饮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护理模式值得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倩.饮食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营养指标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29(03):127-128.

[2]盖超,张向苹,李金艳,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1):286-287.

[3]李婷.饮食护理在淋巴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3):254.

[4]郑淑华,林雪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负性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2):99-100.

[5]夏春芳.饮食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18-20.

[6]夏新静,周晓敏.恶性淋巴瘤化疗期间饮食护理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10):17-18.

论文作者:卢淑芳, 蔡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饮食护理对淋巴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卢淑芳, 蔡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