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探微论文_卢丹

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探微论文_卢丹

摘要: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每项工程均需由多种形式的施工配合完成,因此其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故应重视建筑设计环节。预制装配式建筑就是一种相对优质型的建筑,其发展也将会成为必然。基于此,本文就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以其施工工期短,环保性强等优势,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趋势。为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质量满足相关要求,应严格执行设计标准的要求,并兼顾技术策划、方案设计、图纸设计、构件设计等设计要点,从而强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

1、预制装配式建筑特点

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形式的建筑相比,虽也有一定的劣势,但其优势较多,体现明显,首先因其中许多建筑配件提前完成,那么现场施工时的垃圾、原材料的浪费就减少了很多,并且其配件可直接用到建筑中,在建筑施工中就不需要大量的人员来参与施工,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工期变得较短。而其最大优势在于具有极强的环保性能,且符合我国持续发展理念,这样的建筑特点对我国建筑的发展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采用新形势的建筑也会逐渐成为必然。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的工业化,具体体现在5个方面: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建造方式的不足,打破了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环节各自为战的局限性,实现了建筑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协同。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升级的是行业思维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因此在“五化合一”之外,应运用“产业化思维”来实现“专业化协同”。

2、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

2.1技术策划

技术策划可算是该建筑设计要点的核心内容,在进行技术策划时,首先需要求执行该建筑设计施工的单位对整个建筑项目的各问题加以了解,如该建筑的外围环境,该建筑成本限定,建设规模等问题,以该建筑的这些内容为前提来进行技术策划,这样的技术策划才具备规范、标准化。同时在进行建筑施工时还需与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交流,将策划和实际结合,最终将技术方案确定,这一设计要点为该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2.2方案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施工的前提,方案设计时,不能脱离技术策划的内容,需将其融合进去,进而完成相关的方案设计,因其新型建筑的特殊性在进行设计时立面与平面都要设计。方案设计还需遵循一定原则,但在遵循该原则时需要确保一个前提,无论是何种原则都需要使其保持在该建筑的性能得以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且在保证这个前提后,方案设计要遵循多组合,少规格的原则。以这样的原则和前提为基础就可以有效实现其设计的系统、标准化。同时在立面设计时需重点注意一些问题,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其构件制造是否具有可行性,其次是结合该建筑的特点来优化立面设计,使该立面设计方案可呈现出多样、个性化的特点。

2.3初步设计

在该建筑中所涉及到的不仅是建筑方面的专业技术,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技术,因此初步设计时需要对这些相关的专业技术做好协同设计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按照建筑方面的相关要求在进行初步设计时,需要对其现浇底部层数进行确定,再比如每一专业设计到的管线预留预埋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需提前在初步设计中将其位置进行预留。根据建筑特点、功能等内容的需求来选择能满足该建筑的预制构件,同时还需要在初步设计时对该建筑的可靠性以及其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进行相应的评估,达到评估标准,方可投入建设。最后还要在初步设计时对其成本、进度、质量等问题进行考虑,充分分析会影响到这些问题的因素,在初步设计中寻找解决方案,或在施工前直接将这些因素排除,确保减少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2.4施工图设计

将上述的相关设计要点设计完成后就需根据以上要点来完成施工图的设计,施工图是建筑施工的参照,因此其设计极为关键。首先在上述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该建筑中涉及到哪些专业,需要哪些构件,运用哪些施工设备等问题,以这些问题的先期设计为参照进行施工设计图设计,在将上述问题设计到施工图中后还需将管线位置的预留、该新型建筑中的连接节点的隔声,以及所有建筑设计中必需的防火、防水设计都要细致地设计到施工设计图中,并请施工人员辅助对设计图进行优化,使其在施工中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作用。

2.5构件加工图设计

构件是该建筑设计的关键,其建筑优势在于在建筑施工时对建筑构件进行组合,以此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浪费材料等,因此要将构件设计图有效设计,首先加工厂和构件设计者对构件的情况进行沟通,二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配合,完成构件加工图设计,同时在完成设计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优化,尽量减少设计图的误差。在进行该项设计时建筑单位需提前做好对构件尺寸类型的预想,同时结合施工设计图将其尺寸、类型确定,提供给设计单位,使设计单位能按照这一标准来执行设计。

2.6预制构件设计

预制构件是在进行建筑施工前提前制作出来的,制作前须保证其设计质量,进而保证建筑质量。同时进行该项设计时也要一定原则来进行,并要坚决坚持该原则,即数模化、标准化。在坚持该原则的条件下能有效减少造价成本,同时可以最大化地保证构件的精准性。因其构件设计制作完成后不是即可用在建筑施工中,同时建筑都需要有防火功能以及建筑需要长久使用,且在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所设计的构件需要具备耐久以及耐火的性能。将该建筑形式应用到建筑行业中,在很大程度上是看重其便利性,同时其可行性效果较好,这些性能均以构件为基础支撑,因此在构件设计上对其这些性能必须被考虑进去。一些建筑项目需要的构件尺寸相对较大,对这类构件进行设计需要增加一定的预埋吊点,同时在必要时还需要增加构件脱模。每个地区的环境、温度等还存在一定差异性,传统建筑中可直接选择合适当地温度的材料进行建筑,而在这一设计中根据当地温度的情况,适当设计外墙板,以此来满足相关温度设备的安装要求。

2.7构造节点设计

该建筑结构设计关键在于优化构造节点设计,预制外墙板的门窗洞口、接缝等防水性不足的材料和构造节点必须满足满足建筑的装饰、耐久、力学和物理性能,结合所在地区气候和项目实际情况,优化构造节点设计,满足节能和防水要求,结合地震作用、风荷载、热胀冷缩等外界环境,设计合适宽度的接缝。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明显,并且在提前制造建筑配件时可以去选择一些新型的材料,这与我国现在的节能观念正好吻合,该建筑在建筑行业会得到极大发展,其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也有比较好的前景,虽其优势很多,但其劣势不可忽视,相关的设计人员如果想要将其更好的应用在我国建筑行业当中,则需要根据国家对建筑行业的先关政策,不断的转变设计理念,使其更具有时代意义,更符合国家发展需求,同时按照相关标准对该建筑的流程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建筑质量得以保证。

参考文献

[1]庞俊勇.信息化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2]李力红.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

论文作者:卢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  ;  ;  ;  ;  ;  ;  ;  

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探微论文_卢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