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也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也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更进一步发展。在这一形势下,对建筑工程地基勘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又集中体现在处理技术方面,要求将现代新兴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的地基勘察当中,以确保勘察的准确性,为后期地基的基础设计、承载能力计算、地基处理等提供可靠依据。基于此,对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及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处理技术;分析;探讨
地基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等也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最终的安全和质量。因此,需要重视建筑工程地基勘察,有效掌握建筑工程地基构成、性质等情况,并制定贴合实际的处理方案。在本文中,对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内容及处理技术进行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1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基本概述
1.1建筑工程地基勘察的主要工作任务
在对建筑工程地基实行勘察任务时,首先就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坐标和地形绘制平面结构图,由于每一个建筑物都具有不同的建设功能,也使得建筑物尺寸的大小、地基埋深都有不同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地基勘察的过程中,也要对不良地质类型、形成原因和发展的趋势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办法,做好计算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工作。除此之外,做好地震设防范围内场地类型、类别划分工作,保障地基地震效应评价效果[1]。
1.2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工作要求
在对工程地基进行处理时,首先需要对地下水埋深情况进行分析,使得在对基坑降水设计时,准确掌握实际水位及其变化规律,进而更好的掌握地层渗透性。其次,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也要对土层状况进行勘察,判定其对建筑物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在对地下水埋深、动态等情况了解之后,再对建筑工程地基土层情况进行分析和判定。必要情况下,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地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1-2]。
2对特殊性地基勘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1黄土湿陷性
在对黄土湿陷性地基勘察时,可以运用土、灰土桩挤密等方式,达到降低黄土湿陷性的效果。同时,在勘察这一类型的地基时,也应当遵循建筑工程实际,分析和掌握黄土地层形成原因、厚度、湿陷系数、地基湿陷等级等等,进而为建筑工程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等提供指标数据。
2.2砂土、粉土液化
针对砂土、粉土液化类型地基,对其进行勘察,首先就要降低和预防砂土、粉土液化,为达到这一效果,就可以将换土、强夯、围封等方法应用到其中。然而在实际中进行应用做好以下前期勘察工作:(1)掌握砂土、粉土的液化等级;(2)液化土层的厚度;(3)液化土层的相对密度,针对较低层,又或者是多层的建筑工程,其地基可以运用刚性比较好的箱基和筏基;针对高层的建筑工程,就可以运用管基和桩基[2]。
2.3柔性和半刚性的强体
建筑工程为有效提升地基的总体承载力和降低沉降,通常会将柔性和半刚性的强体应用到其中,在应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对柔性土层分布、厚度等勘察,并对砂土、粉土类地基孔隙比、相对密度等加以掌握,最后对黏性土地基进行勘察,就要从含水量、PH值、压缩模量进行分析和了解。
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设计所涉及到的内容分析
3.1地基面积的计算
建筑单位在设计地基时,首先就需要根据建筑物类型和特点计算出地基的面积,在计算的过程中也要建立在地基能够承受的最大能力和变形基础上进行。同时,对地基基础高度和变阶处高度进行计算时,通常情况下是遵循早剪切和冲切进行计算,最后对地基抗弯程度计算之后再对底板配筋进行确定[2-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箱筏基础的设计
对箱筏基础进行设计,其箱形的高度应当与地基结构刚度相契合,并且箱形底板的厚度的确定,也要根据其受力程度、防水性能等加以确定。此外,设计人员对底板的承受能力进行计算时,除了要充分考虑到受弯处承受能力以外,还需要考虑到斜截面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标准,确保梁板式筏基底板与受冲切的承受能力相对应。
3.3地基桩基础的设计
一般情况下,桩基是根据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能力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也要遵循桩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力特点,计算和掌握桩基水平及横向的承载力,同时判断桩身可以承受的负荷,最后得出桩身地面可以承受的最大重力。工程施工人员在对预制桩吊装、运输的过程中,也要对其相互作用下的强度进行验算,如果在桩端平面的下方存在较为软弱的下卧层,就要勘察软弱下卧层的承受能力,再详细了解之后判定其是否可以作为持力层,进而保障桩基安全和稳定性[2-4]。
4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及处理技术探讨
4.1地基处理技术
4.1.1预压试验
在建筑工程中,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应用都需要遵循一定顺序,首先就是开展预压试验。通常情况下,预压试验较为适合现场做,在开始之前还要做好侧、横向位移和变形项目,对空隙的水压力也要进行观测。然后就得到的预压试验结果与地基处理的结果相比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和优化,最后指导建筑工程地基施工。
4.1.2试夯试验
在开展地基处理工作时,也要对地基展开试夯试验,以确保建筑工程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首先,对工程地基进行稳定性测试,在试夯过程中也要注意检查和保护下方管道,避免对地下管道造成破坏。其次,对建筑地基试夯之后开展强夯施工,由于这一环节可能会对周围的建筑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对地基强夯之前,注意开展减震、隔离等措施,以保障强夯施工的有序开展,也有效的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3]。
4.1.3加固试验
加固试验主要是在室内展开,并且要在深层搅拌之前,由于不同的地基具有不同的土质性质,因此开展加固试验也要遵循地基性质添加相对应的搅拌剂和固化剂也可以为深层搅拌提供更加精确的配比参数。与此同时,对高压喷射注浆方案进行制定,需要建立在全面、准确了解建筑场地地质环境、水文特征等基础上。
4.2新形势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4.2.1机械碾压加固
对建筑工程地基进行机械碾压加固,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地基稳定性。在机械性碾压加固中又包含了震动压实和重锤夯实两种类型,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能够对地基起到加固的作用。其中重锤夯实方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加固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工作原理主要是:由机械设备将重锤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位置,然后自上而下自由下落,在重力作用下使得地基更加的稳固。这一加固方法也具有操作简便的应用优势,比较适用于较小施工环境中进行应用。而针对震动压实方法则较适用于施工场地较大区域中,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提高地基加固效果。
4.2.2化学加固
运用化学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主要是借助压力原理和电渗原理进行,通过混合手段将水泥、水玻璃等胶结剂进行有效处理,使之形成化学浆液,进而对土质起到加固作用。与此同时,也可以运用水泥注浆的方式,运用压力泵将水泥注入土地中,并将土质中存在的水和空气有效排出,发挥加固的作用[3-4]。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硅化注浆的方式加固地基,达到这一效果同样也是通过排出地基中水分和空气实现。
5 结束语
在本文中,对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及处理技术进行探讨,主要是从建筑工程地基勘察基本概述展开,并对黄土湿陷性、砂土、粉土液化和柔性和半刚性的强体勘察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最后就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内容及地基处理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以确保建筑工程地基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军春,齐延海.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低碳地产,2016,(18):136.
[2]谭雪清.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7,(4):132.
[3]李周.试论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9):225-226.
论文作者:鲍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地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砂土论文; 也要论文; 技术论文; 在对论文; 这一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