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潮汕论文,移民论文,海外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移民问题、特别是超越国界的移民问题,从古至今是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人类文明在源文化的母体和地域中向外迁徙,从而取得发展和扩大,特别是这些迁移向海洋扩展的时候,影响就更加明显。在中国,这种海外移民并创造出惊人成就的现象,在东南沿海一带表现得特别明显,以东南亚为主要居住地的潮汕地区海外移民又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有关研究以往成绩不大,近年来成为令学术界瞩目的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新葩。
一、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的背景
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意义重大,但国内研究工作的起步却较迟。潮汕地区本应是开展研究的主要基地,在这个地区,不但保存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丰富文献资料,而且还保留不少实物,经过调查访问,又可得到大量口述资料。这些都是开展研究的有利条件,但是这些条件长期以来却未能充分利用,并做出应有的研究成绩。解放后,在报刊曾经刊登过少量有关华侨漂洋“过番”、惨遭迫害的短文或零星资料,然而没有深入开展研究。文革期间,“海外关系”被视为“反动关系”,侨史研究更无人敢问津。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一领域还基本上属于未开垦的处女地,鲜有学者问津,论著寥寥无几。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潮汕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潮汕地区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在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
1.研究机构壮大。除了汕头大学、韩山师院等高校设立了专门研究机构,更有众多潮汕地区民间学术团体的涌现。特别是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凭借雄厚的海外潮人的捐款,聘请海内外热心潮汕历史文化并有一定贡献的知名人士为顾问,设立学术委员会、《潮汕文库》规划委员会暨编辑委员会、潮汕文化对外传播中心、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传播基金会等机构,以研究潮汕历史文化、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服务潮汕地区两个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举行各种学术及文化活动,不仅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热心潮汕文化的专家学者的辛勤耕耘,而且凝聚了潮汕本地众多基层工作干部和业余文史爱好者的艰辛劳动。
2.学术园地增加。除了《汕头大学学报》、《韩山师院学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与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合办的学术刊物《潮学研究》等学术期刊,还有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通讯》、《汕头特区报·潮汕文化》专栏、《汕头文史》、《汕头史志》、《汕头侨史》等众多地方刊物,为潮汕文化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园地。
3.学术活动丰富。凭借较为雄厚的经济条件,汕头大学、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举行了一系列的国际学术活动,如“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讨论会”(1990年)、“翁万达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潮汕文化座谈会”(1991)、“海内外潮人作家研讨会”(1992)、“中泰关系学术研讨会”(1992)、“世界华人华侨经济学术研讨会”(1993)、“第一届国际潮学研讨会”(香港1994)、“第二届国际潮学研讨会”(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亚太经济国际学术讨论会”(1998)、“第三届国际潮学研讨会”(1999)等。地方性的中小型研讨会则更多,如“广东华侨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1990)、“潮剧艺术特点学术座谈会”(1993)、“南澳岛及潮汕各港口在海交史上的地位座谈会”(1993)、“龟山考古与汉代潮汕文化座谈会”(1993)等,扩大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4.学术成果丰硕。自80年代以来,潮汕文化研究大有起色,成果丰硕,如陆续编辑出版的《潮汕文库》,该丛书包括“海外潮人历史文化丛书”、“潮汕历史文献”、“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等十个丛编,已出书数十部。此外,在国内外公开和内部发行的刊物上载出的各类带有研究性的文章数千篇。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传播基金会设立“潮学奖”,鼓励研究、传播潮汕文化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海内外学者和热心人士。潮汕地区的学者广泛地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承担了诸多国家、省市等各级课题,表明研究正在深入和发展。
正是由于上述具体工作的展开,使得香港饶宗颐教授提出的建立“潮学”的构想(注:饶宗颐在1993年香港第一届“潮州学”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何以要建立“潮州学”?——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一文,阐述了将潮汕历史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的意义和内涵,这可视为“潮州学”建立的宣言。详见黄挺、杜经国《饶宗颐教授的潮州地方史研究》,载《潮学研究》第5期,1996年出版。 )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实践。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作为“潮学”重要分支的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新葩。
二、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述评
到目前为止,全面论述潮汕海外移民的专著不多,主要有冷东《东南亚海外潮人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出版),考证了潮汕地区海外移民兴起的原因、形态及演变轨迹、流动特点、经济活动及成就、主要海外潮人精英、社会关系、文化形态及对中国的贡献的各方面问题。还有杜桂芳《潮汕海外移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分阶段考察了宋、元、明、清及近代潮汕海外移民的成因及经过,同时对移民的分布和再移民现象、海外潮人生存发展状况和特征等作了介绍和阐述。
从专题研究看,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选编的《世界潮人作家研究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可以了解海外潮人文学及作家的概况。杨群熙《华侨与近代潮汕经济》(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书,着眼于考察华侨华人对近代潮汕经济建设和当代经济起飞作出的巨大贡献。陈骅、杨群熙《海外潮人爱国壮举》(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书,介绍了海外潮人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作出的历史贡献。黄绮文、宋佩华《潮人同乡社团遍全球》(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书,重点介绍了海外潮人的社团组织。陈汉初《潮人移台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集中论述了潮汕地区向台湾的移民。此外,《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以及各期《潮学研究》,也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有关海外潮人的研究成果(注:参见赵春晨等《建国以来潮汕史研究述评》;丁毓玲、吴奎信《潮汕的海上交通在中国海交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载《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陈占山《1990年以来的潮汕历史研究》,《潮学研究》第7期,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学术论文的数量则十分丰硕,下面分几个方面简单介绍。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与移民有重要关系,黄挺《潮汕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书,较为细致的介绍了潮汕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提供了这些潜在的移民因素。此外蔡鸿生《关于‘海滨邹鲁’的反思》(《潮学研究》1期), 黄桂《蓝鼎元所见之潮汕社会》(《潮学研究》7期), 冷东《蓝鼎元视野下的清初潮汕社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年3期)等论文, 也有一定论述。卢明、陈国梁《樟林社会概况调查》(中山大学社会研究所,1936年出版),详细提供了潮汕地区出洋口岸樟林移民的原因、成分、流向、特点等宝贵的第一资料。
海盗与海外移民有密切关系,潮汕地区出现过诸多著名海盗首领和海盗集团。张星榔《菲律宾史上‘李马奔’Limahong之真人考》(附林道乾事迹考)(《燕京学报》第8期,1931年), 李长傅《菲律宾史上‘李马奔Limahong之真人考’补遗》(《燕京学报》第9期,1931 年),陈慎《明海寇林阿凤考》(《东方杂志》第三十一卷七号),黎光明《菲律宾史上李马奔‘Limahong’之真人考补正》(并附“林道乾事迹考”补正)(《燕京学报》第10期,1931年),何平立、来可泓《论明代潮州武装海商集团》(《潮汕文化论丛》初集),冷东、李春颖《十六世纪历史变化中的潮汕海上“盗商”》(《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文章,集中探讨了潮汕地区海盗集团与移民的关系及在海外的活动。
许多文章重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潮汕从事苦力贸易的情况,揭示了潮汕华侨历尽艰辛的出国史和惨遭奴役迫害的苦难史。如张映秋《近代潮汕人民向外移植及其对潮汕经济开发的影响》(《华侨华人史研究集(一)》,海洋出版社,1989年出版)、林仁川《近代汕头华工输出述略》(《岭南文史》1985年第1期)、 徐艺圃《汕头地区早期华工出洋概论》(《汕头侨史论丛》第一辑)、吴凤斌《鸦片战争后从汕头出洋的契约华工》(《侨史学报》1988年第4期)、 黄绍生《邪恶的猪仔贸易在汕头》(黄赞发等《潮人探奥》,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出版)等,均属资料翔实、剖析入微的文章。其中张映秋的文章通过对近代潮汕人出国四个高潮阶段(即汕头开埠到辛亥革命,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几年内,七·七事变爆发到潮汕沦陷,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几年内)的分析,指出潮汕人民出洋人口增减情况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密切关系,一般每逢一次大的政治动乱,农村经济破产,出洋人口便急剧增加;在正常环境下则保持稳定。吴凤斌的文章将近代潮汕契约华工出国划分为1859年以前、1860年后和1888年后三个阶段。很有见地。徐艺圃的文章引用了大量的中外档案文献资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了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在潮汕进行的‘猪仔’掳掠活动(注:赵春晨等《建国以来潮汕史研究述评》。)。
潮汕地区成为海外移民口岸的原因和条件,是“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的一个重点,会议论文从各个视角、各个层面探索了海上交通、海上贸易及其与海外移民的关系;潮汕港口概况及其东南沿海港口的关系;海禁与海交、海商、海寇的关系;政治形势、地理环境与港口盛衰的关系;海外移民与潮汕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海上贸易性质的转变与“倭夷”的关系;“海上丝绸之路”与今天发展经贸、旅游及东西文化交流的关系等,不失为重要的参考(见《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潮籍华侨华人的历史现状与对所在国(地区)的经济文化做出了贡献,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是199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潮州学国际研讨会”中的部分论文,可参考邓良树主编《潮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中陈荆淮、崔贵强、陈树森、蔡维衍、斐天士、郑良树、谢爱萍、吴凤斌等人的文章(注:陈占山《1990年以来的潮汕历史研究》。)。李龙潜《清末民初在香港的潮州人》(《潮学研究》6期)、 王绵长《有关郑昭之父郑镛身世的记载》(《汕头侨史》1986年1期)、 冷东《郑信与暹罗吞武里王朝的灭亡》(《潮学研究》7期)、 《泰国潮州人及其故乡潮汕地区研究报告》第一期(漳林港)(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1991年出版)、《潮商俊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分别对建立暹罗吞武里王朝的海外潮人混血后裔郑信,及海外潮人的杰出人物郑智勇、陈慈黉家族、高楚香家族、陈弼臣家族、谢易初家族、郑子彬、谢惠如等,进行了论述和介绍。
张映秋《泰国华人社团模式的演变》(《潮学研究》第3期), 黄绮文、宋佩华《潮人同乡社团遍全球》(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周昭京《潮州会馆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冷东《海外潮人与马来西亚麻坡的德教会》(《汕头》1999年1期), 黄挺《移民与潮汕和东南亚的文化交流》(《海交史研究》1998年1期), 林风《论“五缘关系”与泰国社会华侨、华人族群》(《汕头侨史》7 期),周艾黎《海外潮剧纵横谈》(《汕头侨史》6期), 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选编《世界潮人作家研究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林济《论海外潮商家族文化的心理嬗变》(《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3期), 冷东《试论东南亚潮人的文化特点》(《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6期)等论著,分别对海外潮人的社会关系、习俗、文化艺术、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三、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的前景
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1.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
统计近20余年印行的有关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的研究成果,多属介绍性、纪念性和史话类型,真正进行深入学术探讨者尚不多见。许多成果距离言而有据、持之成理、内容充实、发现与解决问题这些学术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论著发表的层次也属地方性刊物或论文集,需要争取更高学术层次的承认。
2.加强宏观系统件研究
目前有关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的研究成果大多数是微观的、个案的研究,而极少对潮汕地区海外移民作总体透视的作品,还存在许多空白。有关潮汕地区海外移民历史总的脉络、阶段划分、各时期的特点等重大理论问题及编修潮汕移民史的体例等,尚未认真探讨,而不解决这些宏观问题,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的科学水平是难以提高的。
3.重视资料工作
资料是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的基础,只有充分占有资料、准确地利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而目前在这方面还很薄弱,一方面是现有的资料分散不集中,缺乏整理,未能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是新资料的发掘做得不够,这样使得许多书籍和文章在资料依据上互相转引,内容重复,没有新意,甚至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这也是学术水平较高的著述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值得庆幸的是,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注意这个问题,陆续发掘、整理出版了若干有价值的资料,例如汕头海关和汕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旧海关档案译编而成的《潮海关史料汇编》,就很有价值。但是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不仅是中文史料的发掘整理,还有大量的外文资料要发掘、搜集(注:赵春晨等《建国以来潮汕史研究述评》。),以及必不可少的长期细致的海外考察。
4.完善“潮学”体系
无论在中国内地移民史和海外拓殖史上,潮汕地区在这两方面的活动记录一向占有重要的篇幅。海外潮人数百年来在海外拓殖成果和丰厚的经济高度发展的各种表现,在中国以外各个地区孕育出无数繁荣美丽的奇葩,为中外经济史写下新页,这些都已引起专家们的重视而且成为崭新的研究对象。把潮汕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潮学”进行研究,不仅具备条件,而且意义重大。但要把“潮学”建设成为一门学科,对它开展研究的任务是繁重的,并非少数人和短期内所能做到,它需要大批热心潮学研究的学者,包括本地区的、全国的乃至国外的文化人参与研究活动,遂步形成世人公认的完整理论体系。同样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作为“潮学”重要分支的潮汕地区海外移民研究,才能取得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