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论文_罗雯雯

罗雯雯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16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10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参照组患者以常规康复训练为主;干预组患者以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疗效和VFS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干预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VFSS评分相比较:干预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改善其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疗效

吞咽障碍是指患者在吞咽食物时所产生的吞咽困难症状,其是中风患者常见后遗症之一。据相关资料统计[1]:急性中风患者发病3天内约有50%患者存在程度不同吞咽障碍症状。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进食功能,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窒息等并发症,阻碍患者康复进程,因此,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是改善患者预后关键。为了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本文选取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54例进行观察,效果颇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经颅脑影像诊断证实为脑卒中,发病时间2周-2个月,均为脑卒中首次发病。所有患者均经视频透视吞咽检查显示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均有清醒神志,可配合本次治疗。将合并精神疾病、认知低下、合并头颈部恶性肿瘤、重症肌无力、其他原因所致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者排除。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其中:参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在35—78岁,平均年龄为(52.34±10.64)岁。干预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在32—78岁,平均年龄为(52.09±10.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相关数据具有较好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以常规康复训练为主:使用压舌板对患者舌肌进行按压,同时指导患者反复性做吞咽动作,每次坚持15分钟,每天1次。指导患者运用舌部、下颌、唇部肌肉强化肌力训练,每次坚持30分钟,每天1次。并给予发音训练、空吞咽训练、门德尔松法吞咽训练、摄食训练等,每次训练时间15-30分钟不等,每天训练1次。坚持训练60天。

干预组患者以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干预:(1)康复训练方法同参照组。(2)针灸治疗。使用0.25毫米x50毫米的毫针,取穴包括玉液穴、廉泉穴和金津穴,毫针以斜向舌根方向进行针刺,进针深度控制在40毫米左右,并取双侧风池穴、完骨穴和翳风穴,毫针直接朝向喉结刺入,进针深度控制在20-30毫米,后取丰隆穴直刺40-50毫米,取合谷穴直刺20-40毫米,取通理穴直刺12-20毫米;取足三里直刺25-50毫米,取照海穴直刺20-30毫米,取内关穴直刺20-40毫米,其中,合谷穴、足三里、照海均以补法为手法,以酸胀为度。其余穴位均以泻法为手法。每次针灸30min,每天针灸1次,治疗60天。

1.3 评价指标

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法对患者治疗2月后疗效进行评价[2]:治愈:患者能够正常进食,试验结果达1-2级。显效:患者可经口进食,但有呛咳症状出现,试验结果达3级。有效:患者经口部分进食,需要经静脉或鼻饲补充营养,试验结果达4级。无效:患者完全不能经口进食,试验结果达5级。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VFSS评分总分为10分,其中,7-9分为轻度异常;2-6分为中度异常;低于2分为重度异常[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资料与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组间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干预组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是由于控制食道、咽、喉等部位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双唇闭合不严;面颊肌张力下降;舌部活动范围缩小;吞咽反射消失或延迟等[4]。

常规应用康复训练,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其主要通过吞咽蓄念,对兴奋感觉神经纤维进行刺激,加强吞咽反射,有利于预防误吞,但疗效有限。有研究表明,针灸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其中,针灸外金津穴和玉液穴可改善咽部肌肉麻痹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在经针灸调整后,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促进大脑皮质运动区完成动作定型[5]。这跟针灸治疗的机理相关,通过针灸相关穴位,可改善神经递质传导功能,对大脑高级运动中枢进行反复刺激,可帮助重构正常反射弧,从而促进中枢至咽喉运动传导新通路的形成,结合针灸和康复训练,可共同发挥神经促通和神经元再塑功能[6]。

本研究参照组患者以常规康复训练为主;干预组患者以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疗效、VFSS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改善其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申健,邓红亮,卢开林等.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1,06(5):390-390.

[2] 武平,梁繁荣,李瑛等.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1,52(1):45-48.

[3] 刘诗丹,陈启波,李荣祝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569-573.

[4] 安晓蕾,李彦梅,申晓玲等.针灸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24(15):1833-1835,1836.

[5] 马金秋,郑剑,朱路文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2):15-17.

[6] 陈志刚,董娴蔚,孙晓敏等.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3,(10):21-23.

论文作者:罗雯雯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论文_罗雯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