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论文_龚淑华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论文_龚淑华

江西省安义县人民医院 3305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确定暴力行为的方式、对象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具有若干主要特征,如容易发生暴力行为、暴力行为主要方式、暴力行为对象等特点,暴力行为的发生在先兆行为、语言、情感等方面具有先兆特性。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要在充分了解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特征与诱发因素,多途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护理与防范,最大限度减少暴力危害。

关键词:精神病;暴力行为;护理干预

暴力行为是指直接伤害他人的身体或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的攻击行为。精神疾病患者是产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危险人群,其暴力攻击行为会威胁医护人员及周围病友的人身安全,给病房的安全管理带来困难。为了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除了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更重要的是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防止和制止暴力行为的发生。因此,研究和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产生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冲动征兆,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护理措施,已成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与护理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10例,男性64例,女性46例,年龄18岁~29岁48例(43.64%),30岁~39岁27例(24.55%),40岁~49岁21例(19.09%),50岁以上14例(12.73%)。其中,精神分裂症98例(89.09%),癫痫性精神障碍5例(4.55%),情感性精神障碍4例(3.64%),酒精所致精神障碍3例(2.73%);首次住院35例(31.82%),住院2次以上75例(68.18%),强行住院89例(80.91%),哄骗入院21例(19.09%)。

1.2方法

针对全部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主要精神症状、入院方式、住院次数等,确定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方式及对象。

2结果与分析

2.1容易发生暴力行为的患者

年轻人、再次住院及强迫住院者易发生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居首次,其次是癫痫伴发精神障碍,再次是情感障碍和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

2.2暴力行为的主要方式

踢、打、咬或使用物品进行攻击,主要是徒手方式,有抓伤、踢伤、拳击伤等;持物攻击的方式有:水杯、碗筷、扫把、拖把等,偶见有用牙咬伤者。

2.3暴力行为的对象

主要是与其朝夕相处的医护人员,尤其是女护士居多。因其发生暴力行为较隐蔽,突然发生,危害较大,故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暴力行为产生的先兆

3.1先兆行为

活动量增加,如踱步、兴奋,急躁不安,捶打物体,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颌紧绷,呼吸增快,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等。

3.2语言方面

威胁真实或想象的对象,强迫他人注意,大声喧哗,嘲笑、谩骂抱怨他人等。

3.3情感方面

愤怒、有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情感不稳定,不合理的要求增多,拒绝治疗,故意违反院规,大声指责和无理纠缠工作人员要求出院等。精神症状加重或情绪波动大。

4护理措施

4.1改善住院与人文环境减少诱因

良好的住院环境和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诱因,使患者时刻保持轻松愉悦的稳定情绪。在住院环境改善方面,医院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宽敞、整洁、明亮、光线充足的住宿环境,避免脏、乱、差、闹对患者情绪的刺激和影响,降低患者的激动情绪。从人文环境来说,患者家属和医院护理人员应充分关心与保护患者的内心,不断给予其物质关怀和精神鼓励,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范围内的一切需求,不用尖锐刻薄的攻击性语言刺激患者,使患者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满足感。

4.2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冲突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心理受挫,思维堵塞,意识极度混乱,因此,精神科医护人员应及时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疏导,加强其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进行心灵沟通与交流,主动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心理需求与精神痛苦,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医护人员要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语气和态度与患者交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友谊,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与信任,不断平复患者激动和狂躁的情绪。

4.3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培养护理人员的安全范防范意识,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精神病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一旦发现暴力行为的临床特征,要及时向医师或护士长汇报,并做好防御和护理准备,将暴力行为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此外,医护人员要严格做好各项检查与防护措施,做好病区安全管理工作,杜绝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例如,患者闲杂人等非特殊情况不准进入办公室,对于入院、出院之人要做好安全排查工作,对患者家属也要做好系统检查,杜绝打火机、匕首、瓷器等危险物品进入病患区。

4.4鼓励患者参与各种文娱活动

精神病患者发生土突发性暴力行为的直接因素是情绪低落和心情抑郁。鼓励患者经常性参加各种文娱活动能最大程度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与克服精神病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心理,使患者产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通过多姿多彩文娱活动的渲染与熏陶,精神病患者得到了更多与人交流与沟通的机会,这极大促使患者激增战胜疾病,走向新生的勇气与信心,同样也能提高患者对周围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唤起其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将突发性暴力行为扼杀在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中。

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在自身错乱精神的支配下出现直接伤人、异物伤人的暴力行为,且这种暴力行为的突发性特征促使精神科护士要提高预测、防范与处理暴力的能力,高效应对精神病患者发生的暴力行为。作为精神科护理人员,要在充分了解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特征与诱发因素,多途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护理与防范,最大限度减少暴力危害。

参考文献:

[1]张彦红.9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观察和护理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11,21(23):2712-2714.

[2]廖力维.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3(25):11-12.

[3]吴建红,梅红彬,张春娇.精神障碍患者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M].现代精神障碍护理学,2010:328-329.

论文作者:龚淑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论文_龚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