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约束意识_物质与意识论文

论实践约束意识_物质与意识论文

论实践约束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各种当代问题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已经明朗,人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人类活动的失控状态是各种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了摆脱人类面前的各种危机,避免令人担忧的人类前景,从根本上保证人类的安全和幸福,树立实践约束意识已经刻不容缓。

当代历史已经表明,在全部人类所能控制的事物中,最需要加以控制的是人类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可怕的力量。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却没有这样的自觉意识,任凭实践在失去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终于酿成了今天的人类境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粗略地作一番历史的考察。

我们知道,“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对立的,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象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象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1 〕这就是古代社会的情景。那时的科学和实践水平都十分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表层的、现象的、偶发的事件都无力控制,自然界对人类的行动根本不予“理睬”,那时的人类不得不依附于自然,畏惧自然、崇拜自然是当时的普遍心态。人们对自然俯首贴耳、乞求恩赐,不敢稍有不慎,唯恐获罪于天。当时人类的生存背景从总体上说是自然界,人及其行为被紧紧地束缚于自然的权威之下,实践的无约束不存在任何历史的可能。

社会发展到近代,人类的实践力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类所到之处,山低头水让路,人们可以呼风唤雨,改天换地,整个地球的面貌都被我们来了一番彻底的改造。人们不再被各种自然现象所压迫,不再为各种偶发事件而苦恼,人们开始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其实,当时的实践水平的真实情况是,人类的力量已经控制了自然界的可见部分,但还没有突破自然界自身的承受能力。也就是说,它已经能够改变自然界的表层面貌,但尚未触动自然界的深层结构;在单个事物的水平上已经可以有所作为,但还无力干扰系统。整个自然界还在依靠它自己的力量而维持其正常运转。

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层结构和系统联系尚缺乏了解,人们眼中的自然就是作为现象、事物的可见部分,而它们已经被人类所控制,成为实践的构成要素,归属于实践。而自然界的其它部分还没有进入人的视野之中,这样一来,物质世界就只有实践而没有自然了。整个自然界都似乎隐退了、沉默了,在人的视野中消失了。所谓外在自然是个“无”的议论正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在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仍然由自然界自身来保证的情况下,人类的活动也确实不用考虑自然力量的作用,既不需要为自然担忧,也没有必要与自然“协商”,寻求自然的“合作”。在当时看来,人的问题的解决只能完全依靠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了。实践成了创造人的世界的唯一力量。正是在这种生存背景下,实践获得了它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践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人们对此更是深信不疑。“征服世界”、“改造自然”、“人定胜天”成了时代的旗帜。“人不是直立的动物”,“而是不朽的神明”,“整个世界也不能使我们满足”,“要在宇宙中确立和扩展人的势力和统治”。〔2 〕实践获得了绝对根据和最后基础,成了时代的最高尺度。实践成为尺度就表明它自身失去了尺度,人类行为进入了一个无约束的时代。

实践可以在无约束的状态下运行,这在它还没有突破自然界自身的承受能力,自然界对人类行为暂不“过问”的时期内,有其存在的历史理由,但是,一开始它就蕴含着巨大的历史局限性,是一种近似的、片面的主张。因为,人类真实的生存基础和最后依托,既不可能是纯粹的自然,也不可能是纯粹的实践。任凭自然摆布,完全离开实践的自然世界那是动物的生存状态;可以任意摆布自然,完全无视自然的人造世界,那是想象中的神仙的生存状态。人的世界一定是由自然和实践这两种物质力量构成的。在古代社会,不是实践力量完全不起作用,只不过是因为它的力量还相对弱小,对自然界影响不大使物质世界呈现出似乎只由自然所构成的外貌而已。在近代社会,也不是自然完全不起作用,只不过是因为自然界还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而维持其正常运行,人们暂时可以不必加以考虑,使物质世界呈现出只由实践所构成的外貌。这两种状态的存在都是由于它们还没达到高度相关缘故,达到高度相关时,它们都将失去其似乎独立的外表,而以其不可分离的状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当代的历史发展已经把人类真实的生存基础清楚地揭示了出来。一方面,我们面前的自然界已经不可能继续依靠它自己的力量而维持其正常运转了。在今天这样强大的实践力量面前,人的活动已经直接参与了自然物质的运行。人的活动改变了空气的组成、打乱了自然的水系、干扰了能量的自我循环,各种生命支持系统都出现了混乱。在两个世纪的时间内,人类以一个暂时性的状态代替了稳定状态的地球格局,自然系统的许多失调情况在相互作用、相互加强。人对自然界的冲击和破坏已经达到了十分危险的边缘。现在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不能离开实践活动的作用而自发进行了,都不再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纯自然过程了。另一方面,人类的实践活动,已经不能在不寻求自然“协助”的情况下继续运行了,单纯人造世界的理想已经破灭。200 多年大工业的发展使得事情已经接近了极限,自然界对人类活动所能“容忍”的界限已经凸现。人们可以冷淡自然,甚至残酷无情的对待自然,这在它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是可以的,一旦超出这一范围,它就将不再沉默,表现出自己的强大力量,对人的活动施加限制,甚至给以惩罚。当代的人类活动不能不受自然资源的限制,不能不受能源的限制,不能不受自然界中各种生命支持系统的运行秩序的限制……人类面前已经出现了诸多麻烦。人从大自然的怀抱中产生,它不完全等同于自然,它在争取独立中获得了自我肯定和自我意识,同时也带来了自我膨胀。有一个时期,它曾经认为它可以成为世界的主宰,可以依靠它手中的科学技术力量来控制它周围的世界;但当它独立到一定程度时,它猛然意识到,它永远也无法离开自然而独立。不尊重自然,不得到自然的“合作”,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无法继续。

人所面对的物质世界本来就由两个部分构成,“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3〕人参与其中的物质过程本来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客观过程的两个形式:自然界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4〕事实证明,“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5〕由于这种相互制约,人只能生存于自然和实践这两大物质力量构成的矛盾体系中,这在今天已经成为经验事实。

自然和实践的高度相关,自然实践系统的最终形成,标志人类生存背景的变换,从近代开始一直到不久以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的生存背景是自己的实践活动,人类的生存条件主要由自己的活动来决定,在当时考虑外在自然还没有必要,全力发展人类自己的力量是无可厚非的。今天则不同了,自然和实践已经建立了紧密相关的系统联系,今后的人类生存条件将取决于系统的状态。人类的生存背景已经由实践转移到系统。

无约束的实践与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生存背景相适应。在人类生存背景变换之后,实践的无约束状态的继续必然导致各种危机。纵观当代的各种全球性问题无不是已经变换了的人类生存背景与传统的无约束的实践方式之间的冲击与碰撞造成的。这是因为,今天的实践力量已经强大到不仅可以触及事物的深层结构,而且已经能够动摇整个物质系统,其任何举措不当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果任凭实践活动在失控状态下运行,人类前景确实令人担忧。对此法国的多尔斯特在《直到自然界死亡》一书中说:“可能这听起来象奇谈怪论,但是,在保持自然界方面,当代最迫切的问题是防范我们自己灭自己的种”。《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的作者也警告我们,实践如果在无约束的情况下继续运行下去,最后我们得到的可能“是一张生命和地球俱告毁灭的单程车票”。这些不能看作是危言耸听,我们的时代需要多一些这样的声音。纠正实践的失控状态,树立实践约束意识已经成了关系到整个当代文明和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

人类的生存背景已经由实践转移到系统,系统的和谐也就成了实践活动的最后约束条件。把这一条件加以分解,它应该由如下三个方面所构成。

第一,从客体方面看,客体的变化必须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前提。实践总是处理具体对象的活动,离开明确的对象,任何实践活动都难以成立。因此,实践活动必须和处理对象相一致,要掌握它的结构、功能和属性。当实践活动不能干扰系统时,可以把人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当成人类所需的最后之真,可以把人和具体事物的统一就看成是最后的主客统一。但是,当具体事物的变化能影响系统的时候,人和具体事物的统一就不一定是人类所需之真。这时,最终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之真应该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及其产物能否与其所在系统的运动状态相符合,能否与物质世界总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只有当输入了人的目的的实践活动及其产物在世界的物质大循环中仍能获得一席之地时,才实现了最后之真,才达到了最高层次上的主客统一。当代的实践活动既要完成改造对象的任务,又要担负起完善系统的职能,而且要以帮助完善系统,起码要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前提来处理它和具体事物的关系。具体事物有各种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和功能,在特定条件下,它们都有展开的可能。但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任何属性、功能、发展趋势的展开和实现都能和事物所在系统的运动状态相符合,只有那些相符合的才是允许的,而那些不相符合的则不应该付诸实施。

第二,从主体方面看,主体的行动目标必须以确保人类利益为前提。实践总是一定的个体或群体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的,离开具体的实践者就不会有实践。实践活动能够满足这些人们的利益。当实践活动不能动摇系统,不能影响人类根本的生存基础时,把实践者的具体目标作为实践的最高追求,而不考虑他人和人类的利益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实践活动能够危及不同的人群乃至人类的根本利益时,实践者的具体目标就不应再是实践活动唯一追求。这时对人类行动的基本要求就应该是,对实践者有利的实践也必须同时对人类有利,对人们此前有利的实践也必须同时对人类的长远发展有利。而且,人类根本的和长远的利益必须放到首位,成为实践活动的约束条件。因为,人类的根本利益如果受到伤害,实践者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证。那些只能满足一己一时之私而不利于人类根本生存基础的实践活动都应在禁止之例。

第三,从主客关系方面看,必须以二者关系的全面展开为前提。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为了解决某种确定的任务而进行的,它以强化或弱化某种或某些关系为主攻方向。在实践的特定水平上,物质世界的各种关系可以由系统自身来协调时,人们不顾及其它关系,而只关注实践所直接面对的关系是可以的。但是,在自然和实践形成紧密关联的完整系统之后,如果其中的某种或某些关系过于突出或削弱,就会使其它方面受到压抑或破坏,甚至导致系统的失衡。这必将使自然和人类同时受到伤害。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正是这种情况。由于人和自然的关系被局限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关系,自然界被我们搞得百孔千疮,人也在自我分裂,除了追求物质利益,作为社会这个巨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之外,已经很难作为一个创造性的充满激情的个体而存在。因此,当代的实践活动必须以主体和客体全面关系的展开为前提挖掘其实践所直接面对的一种或几种关系。只有这样,自然界才能生机盎然,人自身也才能全面发展。

系统运行正常、人类利益优先、关系体系不容破坏,作为基本原则应该成为今后实践的约束条件。这些条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就是实践约束意识。

只有自觉地树立实践约束意识,以它为指导从事实践活动,人和物质世界才能最后一致,这是终极之真;人类利益才能得到根本保证,这是至上之善;人和自然才能和睦相处各展风采,这是最高之美。至真、至善、至美,这才是我们的理想境界和最高追求。

只有树立实践约束意识,才能把实践活动置于人的自觉控制之下,保证其健康的方向,人类面临的各种困境才能得以摆脱,人类也才能有美好的明天。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5页。

〔2〕培根:《新工具》。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64页。

〔4〕《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1号。

标签:;  

论实践约束意识_物质与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