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铁运输安全管理对策探析论文_曾冠英

新形势下地铁运输安全管理对策探析论文_曾冠英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公众,面对轨道交通大发展的现状,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被广大轨道运营单位所重视,作为一名地铁员工,我清醒深刻的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地铁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决不可掉以轻心,一旦发生事故,对社会影响很大。

关键词:新形势下;地铁运输;安全管理;对策探析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发展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兴建地铁工程。对比欧美发达国家,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起步晚,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有所不足,尤其是对于地铁运输安全管理尚有很多改善的空间。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提升地铁的安全性能,不仅关乎乘客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关乎当地城市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当前地铁运输安全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地铁运输安全管理的意义

1.1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

乘客出行,最重要的因素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交通工具安全可靠,对自己的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地铁是当前大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分担城市运输的压力。同时地铁自身也具有公路交通运输不具备的特点,地铁的铁道狭长、站台是一个近乎封闭的地下空间,在面临较大的灾害事故,比如说火灾时,将会给人员、各种运营设备造成致命性损害,使组成地铁交通的系统功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阻碍人们的后续出行,并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同时地铁事故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给人们造成恐慌,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大为不利。因此,建立起有效的地铁运输安全管理机制,是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1.2保证地铁运营设备的安全

地铁运营系统由轨道、通信、信号、车辆、机电、电环、信息、客服等一系列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互动功能的工程系统。各个系统之间组成相互连锁、相互制约、互为启闭的互动关系。其中一个系统设备故障,就有可能影响整个地铁运输安全和效率。因此,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地铁运输安全管理机制,才可以保证地铁运营设备各系统的正常运作。

1.3促进地铁交通效益的提升

地铁运输安全管理的提升,不仅能够促进地铁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推动其效益的提升,促进本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商业兴盛,从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地铁交通的兴盛,会反过来推动地铁各项技术的更新,提升地铁运输的现代化进程。

2影响地铁运行安全的因素

地铁运行安全不仅涉及人—车辆—轨道等系统因素,还受到社会环境和列车运行相关设备(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对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安全事故统计的分析表明:人、列车、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机电设备及社会灾害等外界因素是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

2.1乘客

乘客作为地铁运行的服务对象,地铁的安全运行对乘客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反过来,乘客的行为对地铁的安全运行也是有影响的。例如,乘客在候车、乘车、上下车时的不礼貌行为、莽撞行为,甚至过激行为都会对地铁的运行安全造成障碍,甚至危险性事故。乘客应站在黄色安全线外候车、按秩序上下车、保持车厢卫生、不吸烟、不携带危险物品等,以配合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

2.2列车

列车作为载体为广大乘客服务,在每次出行前,必须对车体、仪表、车门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列车脱轨、车门失控等问题,都会造成地铁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是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运行所需的一切电能的供应与传输,是地铁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没有供电系统的可靠安全供电,就不可能有地铁的正常运行。例如,我国的供电系统一旦出现故障,会直接致使通信信号中断等问题的出现。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梁青槐认为:“中国各地接连发生的地铁故障,大部分问题集中在信号系统和供电设备上。”

2.4通信系统

地铁通信系统由传输、无线、公务电话、闭路电视、专用电话(包括调度电话、集中电话)、广播、时钟等子系统组成,构成传送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的综合业务通信网。它是地铁运营指挥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使用。

2.5没有形成一种全民的安全意识

地铁运营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实现地铁交通运营安全有序,在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基础上,必须对广大乘客进行宣传教育,要大力向乘客宣传并促使其遵守地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城市轨道交通在形成全面的安全意识方面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3提升地铁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加大对地铁安全知识的宣传

为了提高人们乘坐地铁的安全意识,必须大力宣传地铁运输安全知识。地铁运输单位可以在车站通道、出入口、站台等地方张贴安全知识宣传海报,发放安全乘坐手册,在地铁内部的乘客信息系统播放地铁安全知识,让乘客潜移默化的接受地铁安全知识的教育;号召广大乘客争做地铁文明乘客,定期评选文明乘客并给以适当的奖励;政府联合地铁运营单位定期将地铁安全知识送到各社区、各单位、各学校,亦可以邀请市民参观和了解地铁运营各部门的运作。从而将地铁运输安全知识推广到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地铁运输安全型的社会。

3.2完善的地铁安全管理法规体系

在建立地铁安全管理法规条例时,积极地在地铁运营较早的城市和国外寻找对策,吸收它们的优点,再结合国内各大城市的地铁运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完善的安全管理法规,从制度上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3.3完善地铁应急预案

地铁运输应急预案在地铁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发挥重大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应急预案,多次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事故进行全员演练,同时将地铁部门与消防、公安、医院急救等部门建立积极的联系,保障事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人员受伤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同时组织地铁各部门与消防、公安、医院急救等部门、广大市民参与地铁运输应急演练,提升各单位的配合能力和市民的安全意识。在制定方案时,需要凝聚地铁运营工作人员全体智慧,充分发挥民智,制定出一个最合理的应急预案。

结语

地铁运输安全是地铁建设及运营的一个最重要关注点,地铁的投资成本高,系统结构复杂,社会影响大,因此其安全性需要重点关注,才能保证地铁运行的经济性、人们生命的安全性、社会和谐稳定性。在未来,地铁运营部门需要更加注重地铁运输安全的管理,充分引用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经验,保证地铁的安全、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课题组.2009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刘光武.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平台建设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9,(1):52.

[3]高爽,夏江云.建立地铁运营风险管理体系的探讨[A].2015.

[4]黄伊聪.探究地铁运输自动化系统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6):2427-2427.

[5]张艺.浅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3890.

[6]罗倩雯.新形势下地铁运输安全分析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5):970.

论文作者:曾冠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地铁运输安全管理对策探析论文_曾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