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实验小学 448200
摘 要: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数与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数学教学应把计算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教师要重视计算教学,加强对计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计算 培养 能力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的数学教育,大多是基础的计算内容,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决定了学习的质量,而计算能力除了很少一部分是先天因素,更多取决于教师的教育和培养。
教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同样离不开计算;还有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都与计算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重视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从低年级入手,认真、严格训练。
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保证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在计算训练时,可让学生一看、二思、三算、四查。
1.看。看清楚题目,如果抄错了题岂不是白做?所以每道题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要与原题或者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免得抄错了数字或者运算符号。
2.思。就是审题。不能看到题目拿起笔就算,必须先审题,看有没简便算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去动笔。
3.算。就要认真书写,字迹要工整、格式要规范,草稿纸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步骤清晰,计算时要全神贯注、不急不慌。
4.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计算完后先检查数字有没抄错,再检查计算方法是否合理,最后检查每一步得数和最后的结果。
三、口算是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要想提高计算能力,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每天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我们班每天都坚持二十道口算题训练,通过口算、听算、视算、小组周比赛、月比赛等各种各样的口算形式。针对比赛的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还可在游戏中培养计算的兴趣。如在低年级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引入拍手游戏:老师说我拍一,学生说我拍九,师生一起说一和九组成十;老师说我拍二,学生答我拍八,二和八凑成十……可以师生对答,也可以采用生生对答等形式,既能进行口算训练,又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
四、充分展开计算的教学过程是计算能力培养的前提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
计算教学总是枯燥无味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抽象的。如果能在生活环境或者故事情境中出现,学生就可以顺畅地理解运算的意义和顺序。
2.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小学数学中同等重要的两大任务。
五、加强计算后的反思,重视错题的分析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许多孩子计算错误的反思总是说马虎导致计算错误,在计算教学中对于学生计算的错误,应进一步让学生寻找计算错误的原因。
比如3/4-1/3+1/4时学生总是先算1/3+1/4,有的学生是因为运算顺序的错误,有的是简算加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面没有变号。弄清了错误的原因,下一次才不会再出错。教师还要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或者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可以出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也可以课堂上做小医生找病因比赛。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改错,不仅让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了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六、注意计算方法多样化,优化计算方法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作为数学老师肯定注意到了习题的计算方法多样化,教师不应以算法多样化而刻意追求多样化,应当从多样化以及优化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引导学生展开多样化计算的过程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算法、优化出最简单的算法,进而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见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的、让学生爱学乐学的教学环境,让乏味的计算教学散发出新的生命力,相信一定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论文作者:胥佳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口算论文; 错误论文; 教师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算法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