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意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昭潭镇昭潭中学 安徽 池州 247280
【摘要】在我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目前来说,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教学。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导积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一个适应时代发展,对于现代教学发展有利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0-035-01
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在最新出版的教改意见中,要求学校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人的发展。但是据研究表明,在实践教学中,师生关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信任,缺乏相互的尊重,所以很多地方的师生关系都有着一定的问题。学生对于老师有害怕,抵触情绪,而老师总是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导致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融洽,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极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1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及特点
人的本质不是一个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的总和。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决定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一点。
教师与学生应该形成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一个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培养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交流培养起来的一种特殊关系。师生关系应该秉承共生共长的原则,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教师与学生应该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配合的关系下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促进教学的发展。
2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政治核心素养是能力与知识与态度的结合,建立共生共长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政治课堂要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
高中政治课与其他课程其他科目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相较于其它学科来讲,政治课的学科背景比较广,综合性比较高,要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更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必须建立共生共长的师生关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倡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高中政治课堂上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及时的向学生教授最新的政治理念。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传统固化,教师专业知识不能够及时地更新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将会导致学生的思想滞后。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不断的反思,修正教学,与学生形成共生共长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思想,这对于教师自己的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以及态度将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水平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核心素养的内容以及内涵,将教学与教人相融合,培养出综合素质强的学生。
3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
对于政治科目来说,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可以从师生共同的政治认同感方面来讲,政治认同实际上是一种情感认同。我国国民的基本素养是爱国敬业爱党爱人民,这些都是学生与老师的共同点。教师可以在此共同点的基础上对学生加强沟通,而且对于政治课本来说,课本上每一个章节的题目都是学生与老师的共同的政治认同。爱国爱党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当然学生也是包含在内,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增多与学生的沟通点,让课堂变成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有氛围的课堂,这样因为沟通的增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自然而然就会融洽很多。
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关系首先是要达成精神上的共鸣,人是具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因此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情感的抒发。教师和学生如果在思维上产生共鸣,那么无论是对教师教课还是学生学习那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理性精神相同的情况下建立共生共长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能够勤于反思多角度考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及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思维的共生。
公共参与,携手共上公共参与是指教师在平时要多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以及班级的一些活动。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培养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平级,都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样更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政治观之下,以生活实例为参考,加强自身的意识与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政治核心素养之下建立教师与学生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两方摆脱各自身份的影响,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在核心素养价值观的指导下产生共同的认识感,增进双方的感情。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推动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14-10-23.
[2]董燕.中国教师缺什么[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68.
[3]王周户.公共参与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345.
论文作者:王文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师生关系论文; 素养论文; 都是论文; 核心论文; 关系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