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本文作者基于此认真分析和论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发展现状,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及措施,可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应用研究
1. 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技术概念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技术的出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大约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得已经相当成熟,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尤其是电气工程领域。所谓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指在传统电气设计方案和自动化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对原有电气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而形成的新型电气技术。通过结合具有自动控制与检测功能的装置,来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测、调节、控制和管理,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现况及面临的不足
现况表现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加深了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也加强了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基于社会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学习和研究的人与日俱增,也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其应用领域发挥的作用日渐重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远。它突显的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使人们切实体会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方便和巨大作用。如OPC技术的发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推动力,不仅拓宽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领域,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力的有序、健康发展。
不足表现在:一是,信息的安全性有待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前期发展不注重数据的安全性,且不同产品之间数据传输存在一定的障碍。二是,技术受主观意识干预较多,技术人员水平的不足使得许多情况依赖于操作的主观意识;同时,自动化效率有待提高,随着开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企业越来越多,导致了彼此的竞争日益激烈,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竞争的成功与否;此外,抗干扰能力较弱,整个电气工程系统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波,且多种多样,在进行抗电磁波干扰设计的时候往往顾此失彼,不能有效避免电磁波干扰。
3.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1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应用
变电站采用自动化技术,加强对工作设备的监视及控制,完全利用自动化技术进行作业,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让操作监视的相关信息显示于电脑屏幕上,及时应对变电站内设备的异常工作现象,利用自动化技术消除故障,从而保障变电站的工作得以安全并顺利运行。因此,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中不仅能够确保其正常运行,而且对电力生产的现代化进程起促进作用。此外,由于变电站采用自动化技术进行作业,大大减轻了员工以往的工作强度,操作人员仅仅完全利用计算机进行作业,达到“人工智能化”程度的工作现状。因此,利用此技术能及时的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诊断,对运行是否正常进行分析等,从而使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运行及控制得到智能化的操作。
3.2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应用
目前,我国的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由电脑网络、电网调度中心的服务器、打印设备、显示器及工作站等要素构成。应用广域网进行连接,服务于调度范围内的一切用户。自动化技术可以采集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对电网的运行进行监视及控制,分析运行是否正常;也可及时评估电力系统状态、预测电力负荷等。可见,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占据主导作用。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调度人员对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随之增高,促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3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
智能技术是一种利用模拟人类智能的理论来实现的一种应用系统的技术,在计算机科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范围来看,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设计思路简单。智能化技术通过函数近似器来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其次,性能更强。只需要在智能化控制系统中改善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快速对控制系统及控制设备的性能调节。第三,智能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控制设备将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采纳,大大提高适应性,人们可以利用响应信息和语言来进行控制设计。第四,智能化控制一致性好。智能化是现代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对电气系统开关量与模拟量进行实时采集与处理。根据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电气控制也将会更加简捷,甚至通过一些无线终端或远程控制器就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实现快捷与准确。
3.4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分散控制系统又被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按照一台计算机控制一个控制回路的作业原则进行工作,它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分散控制系统可集中获取数据并将其集中管理、控制,是一种有效的自动控制系统。它能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实现对各个运行设备进行有效的调制、控制、管理,能够妥善处理线路与设备、设备与设备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有效监控与保护。
4.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展望
4.1电力设备趋于智能化
通常,在电力设备里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的间距较大,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系统能够在一次结构设备设计时,将二次设备的相关功能和技术进行设计和实现,对配电网中的电力信号电缆线和控制信号线进行省去,比如智能化的开关等,自动化智能技术主要是针对配电网中的防雷击,电磁干扰、配电网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方面等相关内容,实现电网自动化的管理。
4.2设置统一开放的系统开发平台
统一、开放的系统开发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有效利用,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运行效率,提高经济效益。能够更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反映电气工程运行工作中的问题和弊端,及时得到有效反馈,共同商量对策,妥善处理暴露出的各种难题。
4.3实现电力调度整个系统的监测
电力调度发展方向就是从传统检测往动态监测逐步发展,如此便能够更有效地确保电力调度相关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从最大程度上保障系统工作的效率。
4.4自动化技术应用重视人文要素
尽管电气自动化技术从表面看是计算机技术在电气领域的应用,但实质上最终是受人为操纵的,因而一定要高度重视人在电气自动化中的主导地位。从本单位的工作精神和理念出发,尊重每个人的主体地位,从现今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出发,添加人性化的设计环节。综合考量人的感觉、视觉、听觉等感官的享受,充分照顾到光线、声音、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给客户以全新、放松的体验,秉承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来发展自动化技术。
4.5实现DMS系统的建立
电气工程当中DMS系统能够有效促进电气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电力系统中自动化各项技术的有效适应,提升各系统的设备保护工作,确保电力资源的顺利供应,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建立事故处理各项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电力事故的损害,让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全面地把握系统运行各方面状况,包括设备设备适应状况、电压电流状况等。另外,DMS系统能够做到准确、详细的计算,实现无人控制下自然运行的状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电气工程的技术性不断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相关专业人员要不断通过学习,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设计水平,充分发挥系统的优越性。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将会在应用中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未来将会向着更加现代化与全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书凡,刘艳玲,解宁,姚红.电气工程实训课程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年02期.
【2】张勇敢.浅谈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与施工安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11期.
【3】贾刚,张萌.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9(09):136-137
论文作者:唐明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