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天路,圆了90万藏羌儿女的高速梦!
文 四川汶马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刘璐
汶马高速承载着阿坝州90多万藏羌儿女的高速梦,建设难度极高,是一项世界级的工程,被喻为川西高原上的“云端天路”。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四川省辖自治州,这里地势险峻,垂直气候显著,地表整体轮廓为典型高原。在这片山川秀美、雄奇壮丽的川西雪域高原上,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汶马高速建设难度极高,是一项世界级的工程,被专家们喻为川西高原上的“云端天路”。它是通往四川汶川重灾区的生命线,建成后将使得成都至马尔康的时间从原来的5小时缩短至3.5小时,实现省会成都到全省所有市(州)政府所在地全部连接高速公路的历史性目标,是内地深入阿坝藏区羌区的经济走廊和交通要道,对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四川省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前期工作,异常煎熬
截至2017年底,阿坝州公路总里程已近1.35万公里,但遗憾的是,依然没有一条能贯穿全州的高速公路。汶马高速就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可以说,建设汶马高速公路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阿坝州90多万藏羌儿女多年来的夙愿。
肩负着时代的嘱托,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在万众瞩目下,汶马高速的建设在艰辛与困难中徐徐起步。
2011年,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四川省藏区高速公路建设专家组成立,包括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几十位国内顶尖专家,一起为汶马高速等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提供技术支持。时任专家组组长、原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表示:“这是国内交通建设史上组建的专业配备最齐、力量最强、规格最高的专家组。”
1年后,汶马高速设计初稿完成,此后便是无数次的修编。
汶川克枯大桥,全长4.3公里,距离汶川“5·12”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约50公里,2018年11月实现双向贯通。它不仅是交通运输部的科研桥,也是全国首座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桁梁桥,全桥施工不需要模板,利用钢结构兼作模板,直接浇筑混凝土。由于市场上没有符合条件的架桥机,建设人员集思广益,自主创新研发了全国首台钢桁梁整跨架设架桥机,还申请了专利。
“一条高速公路,设计了14套具体路线方案,这在国内非常罕见。”周海涛透露,这14套方案,大部分不是预先设计出来的,而是在讨论中通过思维碰撞产生的。直到2013年10月,经过数次易稿,《四川省汶川至马尔康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才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评审。汶马高速仅讨论方案就用了2年,这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少之又少。
节点工程,世界难题
鹧鸪山隧道是汶马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于2012年底开工建设,全长8.8公里,施工地海拔3200多米,最大埋深约1350米,早晚温差达15摄氏度,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摄氏度。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在建设中,高瓦斯、涌突水、高地应力、断层等各种地质灾害严重。这座隧道于2018年2月实现贯通,是目前全世界海拔3000米以上贯通的最长高原高瓦斯隧道。
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课题,也是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发达国家寻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不少国家通过立法来保证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日本、美国以及欧洲各国在政策、技术和应用等方面起步较早,且比较成熟。目前我国在此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滞后,其中对再生混凝土有了一定的研究[1-4],但对于再生细骨料的应用研究很少,大多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且利用率很低。
汶马高速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里写道:“汶马高速地形高差跨度极大,地形陡峻、走廊带狭窄、沟壑纵横,岩性复杂、活动断裂发育、岩体破碎、气候多变、生态脆弱。”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除了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异常恶劣复杂外,汶马高速诸多节点工程建设之难也让人惊叹:
汶马高速公路全长172公里,主线设置桥梁52公里/121座,隧道96公里/32座,桥隧比高达86.5%,是全国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之一。
事实上,在求解蠕虫状链均方末端距时,我们认为完全可以不用通过积分方式来求取,而仍采用自由旋转链求解均方末端距的方法.由于末端距矢量由键矢量加和而得:
狮子坪特长隧道全长13.1公里,是四川省在建长度第三的高速公路隧道。该隧道位于狮子坪库区,按照设计要求,隧道要穿越库区的一侧山体与其余路段相接形成高速公路通道。由于没有道路可走,施工人员必须从旁边的国道开口,搭建一座索桥作为施工便桥,挖掘两个横洞形成施工便道才能到达施工地点。这座为施工而搭建的353米的索桥意外地成为了全国最长的民用索桥。
老何打电话给她,是个下雨的傍晚,他说窗帘装好了,有空过来看看。虽然她知道,这次是再也不可能跟魏舟和好了,更不可能同居,但不知道为什么,她没有拒绝。
“异常煎熬!”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乔定健说。专家们常为一处选点、一条跨线,争得“脸红脖子粗”。很多方案都是“拍着桌子被拿下的”,也有很多想法是“拍着桌子碰出来的”。
汶马高速公路公司严格控制,全面落实品质工程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先后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40余项,建立了业主全面负责,监理单位和监理试验室总体控制,设计、施工单位协同配合和上级主管部门严格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大到工程整体质量管控要求,小到上下工序之间的衔接规范,都作了科学细致的规定,将质量管理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在各个分项工程处悬挂施工图,严格执行“挂图作战”。
四川汶马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汶马高速公路公司”)在四川省率先实行业主、监理、监理试验室合署办公机制,大家同吃同住同办公,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汶马高速公路修建难、条件差、困难多、压力大,在建设过程中,还要结合阿坝州当地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积淀,开拓新思维。为此建设者们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建设理念,提出了要将汶马高速公路打造成为一条融合“交通+旅游”的具有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的茶马藏羌风情大道。
品质工程,藏羌风情
严格管控质量
3、药剂防治:根据病情发展和气象预报,制定喷药计划。每公顷用40%多菌灵悬浮剂1.5升或80%多菌灵0.75千克或500克/升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5升对水喷雾。喷施以上药剂时每公顷加0.136%碧护30克或0.01%芸天力或0.01%上宏150毫升,可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同时每喷雾器配好的药液(15千克)加高效助剂杰效利一袋(5毫升),扩大药剂与病菌的接触面,提高防病效果节省用药量。
采用两级精细过滤装置[14-15],进水指标要求ρ(油)≤30 mg/L、ρ(悬浮物)≤30 mg/L;出水指标可达到ρ(油)≤5 mg/L、ρ(悬浮物)≤2 mg/L、粒径中值≤1.5μm,确保出水指标达到A2标准。
在汶马高速的建设过程中,类似的建设难题还很多,“这样难的工程世界罕见。桥隧比高达86.5%,几乎看不到一块整地,要找个地方架设互通立交都非常困难。藏区此前是高速公路版图上的一大块空白,之所以空白,并不是没有想到,而是它太难太险。”中国工程院院士、路桥工程专家郑皆连感叹道:“对我来讲,也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样世界级难度的工程,一辈子都很难再参与。”
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实行“每日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的工作机制,每天深入工地一线,对照施工图、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进行检查,同时在质量管理上加强源头控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施工工艺;加强成品控制,规范试验检测。项目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和设备进场,坚持上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在全线各施工试验室、监理试验室建立起质量检测信息监控系统,实现关键数据同步上传,用科学精准的数据从源头遏制工艺通病、质量通病,并在建设中大力推行标准化施工,着力抓好标准化建设和施工作业,使项目建设始终在标准化管理的范畴内平稳运行。
多方保障安全
汶马高速公路公司把安全放在首位,通过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落实,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三基建设等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体系。
在那些糟糕的年月,科尔沁几乎就是风沙的代名词。正如科尔沁沙地里一位老乡说的那样——“我们这里每年两场风,一场刮半年。”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在科尔沁沙区,风镜和纱巾绝不是科尔沁人装扮美的饰物,而是抵御风沙侵害眼睛和面部的防护用具。
公司邀请四川省安监部门专家结合汶马高速安全管理形势和特点,编制了“汶马高速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施方案”,对每个施工步骤均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明细要求,实现了汶马高速安全生产“菜单式”管理,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方案并在全线进行推广,为实现安全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对研究知情签署了同意书;且该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18~72岁,平均(43.85±7.28)岁;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0~70岁,平均(44.04±8.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汶马高速的几座高瓦斯隧道,汶马高速公路公司邀请了地质专家、煤矿专家,会商高速公路隧道瓦斯安全管控办法,通过使用瓦斯实时监控系统、配置专门瓦斯检测人员、加强通风、实行应急演练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瓦斯隧道施工安全。
同时,汶马高速还全面落实“两库一图”(安全风险数据库、事故隐患数据库和事故隐患分布图)、“两清单、一卡一册”(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安全警示卡和安全风险控制手册)管理,通过北斗卫星技术实现安全数据实时采集,将现代化手段与精准化管理相结合,最大限度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采用创新技术
由于汶马高速的建设极其困难复杂,建设者们充分发挥智慧,采取了多项创新措施,使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管理上,汶马高速公路公司创造性地采取对隐蔽工程实行小视频拍摄存档管理的方式,由施工方进行拍摄,监理方现场监督录制,业主方随机抽查,将视频影像作为计量资料附件进行审核,防止隐蔽工程偷工减料;通过分析研判汶马高速隧道围岩地质情况,结合专家意见,制定了具有汶马高速特色的“围岩级别现场判定卡”,根据汶马高速围岩地质特点科学、规范判定隧道围岩级别,便于施工方案组织。
建设过程中,汶马高速公路公司积极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样板工程推广制”管理模式,树立分项工程样板,组织全线技术人员观摩学习,以样板工程推广为导向,为施工质量树立标杆。
我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希望让白丽筠看了心里难过。可是白丽筠一副超然物外的表情,连一个顾睨也不给我,全不把我的痛哭放在眼里,更不会放在心上。白丽筠越是这样,越是让我对她重生爱慕之心。我痛感到,她正在离我远去,目前的形势并不是我要不要她,而是我还能不能抓得住她。
汶马高速公路公司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已结题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专利1项,发表相关文章14篇(其中发表在SCI中1篇,EI中2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其中,“恶劣地质条件长大山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防控与示范”研究成果取得了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申请了发明专利1项,研究成果在二郎山隧道等8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防控中发挥了示范应用。交通运输部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科研项目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服务上,汶马高速公路公司首次引入“光影隧道”理念,在鹧鸪山隧道、理县隧道等隧道内绘制立体风景图案,采用LED视觉照明系统加以衬托,帮助通过隧道的司乘人员舒缓压力,降低行车安全风险。
融入藏羌元素
汶马高速坚持“以人为本、融入民族特色”的理念,与地方党委政府积极沟通,找准“茶马藏羌风情大道”定位,经过反复讨论比较,制定了一整套具体打造方案,在服务区建设、隧道洞门、桥梁护栏、收费大棚等装饰施工上,有效融入藏羌民族特色,如克枯大桥就采用了“羌族红”元素,被各主流媒体喻为川藏线上的“彩虹桥”。而服务区建筑、收费大棚等均采用了藏式或羌式的建筑风格,在外观设计上与周围自然环境巧妙融为一体,既有民族文化特色,又与自然和谐统一。
几年来,汶马高速公路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一直战斗在川西高原这片多情的土地上,承载着阿坝州90多万藏羌儿女的高速梦,继承和弘扬了“两路”精神,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化作“铺路石”,用全力以赴的投入、无怨无悔的付出、爱岗敬业的奉献树立了新时代交通人的良好形象,谱写了一曲新时期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时代华章!
责任编辑 /冯涛 美术编辑/李文华
标签:汶马高速公路论文; 专家组论文; 高速公路隧道论文; 交通运输部论文; 监理试验室论文; 鹧鸪山隧道论文; 围岩地质论文; 样板工程论文; 四川汶马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