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机械工业产品结构的升级_产品结构论文

论我国机械工业产品结构的升级_产品结构论文

论我国机械工业的产品结构升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械工业论文,产品结构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97(1999)06—0006—08

一、机电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三者名义竞争力比较

对机电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三者的名义竞争力及其增长状况进行对比,可以得出若干结论,这些结论或许能反映我国机械及电子两个行业在产品结构升级中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名义竞争力及增长状况见表一。

表一

项目年份 机电工业 机械工业 电子工业

名 1980

0.2460

义 1990

0.51700.46540.6850

竞 1995

0.74100.63901.2990

争 1996

0.78600.65681.1546

力 1997

0.99980.89851.2176

名义竞争力年 1981~1996 7.5

平均增长(%)

1991~1966 7.2

5.9

9.1

(一)努力提高机电工业的名义竞争力

1997年机电工业的进出口额达到1186.5亿美元,1991~1997年年平均增长20.3%,机电工业的进出口依存度已高于全国36%的水平。我国的机电工业已融入了世界经济,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国外市场也被我们的产品占领了一部分。

1995年机电出口开始超过纺织服装业全国出口的比重的第一位。这标志着机电工业产品结构升级一次质的变化,可以说是上了第一个台阶。机电工业的进出口如能稳定地持平(名义竞争力为1), 则是标志其产业结构升级又一次质的提高,可以说是上了第二个台阶。机电名义竞争力1995~1997三年平均为0.8423,1997年达到0.9998。只有1997、1998、1999连续三年都接近1或平均不小于1才可以说:机电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已经稳固地上到第二个台阶。

1997年我国机电工业的进出口持平是在关税和非关税保护下才得以实现的。因此,机电工业名义竞争力在1997、1998、1999三年都能接近1的前提是关税维持目前状况。

对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来说,产业结构升级或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标志之一是机电工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必然是机电产品出口少进口多,其进出口的收支平衡可能是依靠出口资源性产品和初级产品来实现。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大国而言,靠大量出口资源产品这条路是无法长期走下去的。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也做不到长期主要依靠出口资源性产品来维持大量进口。美国每年都大量卖农产品,但其净出口收入却低于卖军火的净收入,甚至仅仅接近或略高于卖飞机的钱。对于日本来说更是如此。近代,经济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大都是建立在他们制造业出口的净收入上,机电产品正是主要产品之一。1996年各国机电工业出口占本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见表二)。

表二

日本新中坡韩国德国美国英国中国

78.469.9 57.756.255.442.931.9

看来,我国机电工业名义竞争力的发展目标应当大于1 。我们应当加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发展技术含量更高的机电产品,并推向国际市场。

(二)电子工业名义竞争力为什么比机械工业提高快

由表一看到,1991~1996六年期间,名义竞争力的年平均增长率,机电工业是7.2%,机械工业是5.9%,而电子工业是9.1%。再一点,电子工业的名义竞争力已连续三年(1995~1997)大于1。 由此会提出下述问题:电子工业增长为什么会比机械工业快?为什么电子工业已能稳定地实现出口大于进口?本文试图从下述三方面讨论这些问题:两类产品的固有属性,境外投资的投向,我国的政策导向。

首先,关于两类产品的固有属性。机械和电子这两类产品,资金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究竟孰高孰低?下一个确切而又能为大家接受的结论不太容易。好在回答两类产品增长速度不同的原因并不要求对此得出准确的答案。我们不妨假定,从总体上看,两类产品接近(或者说,从感性认识上判断,机械偏低),如果对各产品具体分析,那就另当别论了。看来症结主要是在:(1)单体产品的大小和技术复杂程度;(2)两类产品哪一种生产消费品(资本类产品)多,哪一类生活消费品多,由此而决定是大批生产还是小批生产,抑或是单件生产。

无可否认,机械工业有很多劳动密集性产品,如金属制品。但是,却有众多大型的技术复杂的产品(并由此决定了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如发电和输变电设备、金属冶炼轧制设备、矿山采矿设备、石油化工设备等。如果不花技术引进费,这些设备不是单靠从国外买零部件和材料就可装配出来的。从单件制造到能成批生产还必须下大成本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而又恰恰是这些产品的系统技术和运行机制不是能轻易掌握的。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这类产品不易生产,实际状况是既不易挡住进口,也不易出口。与此相反,许多高技术电子产品却易于开展来料加工贸易,或引进关键零部件即可大量生产。VCD 就是这样的产品。

机械产品更多的是生产消费品,大型和高精度设备更是如此。其消费市场决定了其规模经济要求必须立足于国内外两个市场,否则,其收益无法维护扩大再生产。反之,计算机、手持电话机却有广阔的生活消费市场,即使全部立足于国内也能赚钱,更不用说像彩色电视机这样的产品。

两类产品上述的固有属性决定了电子产品是更易利用国外技术和外资生产能够出口的产品。

其次,关于外资的投向问题。如众所知,资本的本性是通过运动获取最大增值。外资的投向自然选择那些最易赚钱而风险又小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电子工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再一点,当着卖产品比投资生产更易赚钱时,外商是采取技术垄断的方式,不在我国合资生产,而选择卖设备的方式。数控机床,不乏有合资企业,但却成不了气侯。外商深知,我们不买他们的设备,是不能由国内产品替代的。也正因为如此,诸如此类的产品,我们能够生产的常常是外国15年前生产而当前又不在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产品。

再次,关于我国的政策导向问题。在某些产品的发展政策上我国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和消费脱节。在产品的生长发展阶段, 政府的采购政策与利用外资有矛盾时,宁肯选择后者而放弃前者。(2 )近期政策与长远政策不衔接。(3)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政策。 我国限制某些产品不能由外商办独资企业(或者其产品全部外销),这就决定了该类产品即使经过二十年也无法大批量生产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如轿车。

上述受政策导向影响的产品,在机械行业更为多见。

综上所述,由于机械产品自身的固有属性、市场需求特点和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原因,导致电子工业产品结构升级比机械工业快。

二、机械工业产品结构升级与对外开放政策

(一)重大装备和高技术产品发展排序与政府的装备政策和采购政策

生产消费机械产品是体现机械工业产品结构高度化程度的主体,也是当前我国进口大于出口的产品。重大装备和高技术产品如何发展及其发展排序需要形成共识,这些共识应当体现在国家的装备政策和采购政策上。

重大装备和高技术产品的发展要具备下面四个条件:(1 )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2)国家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能适应;(3)其生产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4)需要有较多的资本金。

恰恰在上述四个条件上我国不充分具备。因此,发展起来步履维艰。单靠企业自身能力较难发展起来。这不像洗衣机和彩电,靠少量的资本金注入,采取滚动发展、逐步进行资本积累的策略,企业自身就可以扩大再生产,最终形成在世界上都是有竞争力的规模生产。以30万KW和60万KW发电机为例,国家用于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资金达14亿元之多,最终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装备了国内众多的发电厂,并有小量出口。然而,企业在此基础上开发更高档次的产品的能力却十分有限,不可能与世界先进生产企业并驾齐驱。发电设备的进一步发展仍需要国家在资本金上给予支持,并且要有相应的政府采购政策配套。然而,一方面今后的产品升级政策都不明确,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些地区和部门办的电厂是依靠国外政府贷款,贷款的条件是必须买他们的设备。另一种情况,也有我们自愿购买外国货的。自然也不能否认,从总体上看外国货的使用可靠性更好。

我国没有实力发展全部重大装备,应当有所为又有所不为。制定国家装备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有些近期发展,有些一、二十年后再发展,有些也并不需要发展,明确其发展排序。这样的政策应当是国家各部门都能够并愿意遵守的。看来今后二、三十年内机械产品进口大于出口的将主要是这些产品及零配件。

(二)对外开发、产品结构升级与发挥比较优势的关系

1997年机械产品出口363.8亿美元,进口404.9亿美元,出口相当国内生产的22.1%,进口相当国内生产的24.6%,其进出口依存度已相当高了。进出口依存度和名义竞争力究竟是多少才合适?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易求得共识的问题。

我国的进出口依存度1997年已达到36%。1998年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出口增长速度严重下滑,在这风吹草动形势下,国内有人提出不应过份依赖出口,现在的依存度应当逐步降低,甚至都可降到20%。但是,就机械工业的进出口而言,今后二十年,甚至都可以说三十年,维持当前的进出口依存度恐怕是适当的。

1.关于进口。

1997年我国国内的机械产品消费约有30%是国外货。这有各种情况:(1)进口的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内能供应的。 进口的原因:外商在国内投资带来一部分;国内用户买外国的而不用国内的有用户自身的利益,这一局部利益虽与全国的利益相悖,在市场经济下却是不易或不应该完全控制的。(2)来料加工,这一部分进来的多,出口的也多。 (3)国内不能生产或国内产品不如外国的质量有保证的。 这是进口产品的主流。这是保障我国经济增长高质量和提供高档次产品所需要的。(4)技术引进部分,这对我国机械产品结构升级起着主导作用。

看来,大部分的进口或者说是合理的,或者说虽不尽合理却不宜和不易控制的。考虑到关税保护逐渐降低,国内市场有可能被国外产品占领。本文的观点,今后把国内市场的30%左右让给国外既是难免的,大体上也是适度的。这对国内企业参与世界竞争,增强其竞争力是必要的。进口挡不住,说到底,是我们的供给能力不行;而供给能力不行又是缺乏竞争压的缘故。为什么生活消费品结构升级快(如电冰箱、彩电),是竞争所致。机械工业产品结构升级比电子工业慢,原因之一或许是由于机械装备生产消费品多、生产领域的竞争度不够所致。因此,维持相当的进口,给国内企业更多的竞争压力或者是利大于弊或者是可以坏事变好事。

2.关于出口。

许多新兴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借助于出口。看看二次大战后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人们不难发现,没有北美的市场,他们是不会发展到这一步的。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运行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一个拥有十二、三亿人口的国家来讲,增加就业,发挥人口多的比较优势更是突出的问题。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失业的矛盾是所有经济大国中最为突出、最为棘手的。因此,出口更具重要意义。

进口能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而结构升级又加速了出口。为了出而进,也为了进而出。出与进正如黑与白、正与反一样,是对立的统一,而统一才是归宿。

3.关于机械工业的名义竞争力。

机械工业名义竞争力的提高程度与我国关税和非关税保护程度有关。下面提出四种设想。

第一种设想。关税和非关税保护降低不大,带来的进口增加小于产品结构升级促成出口的增加,且比较明显。按照这样乐观的预期,2000年机械工业的名义竞争力有较大可能达到1。从2001~2010 十年名义竞争力年平均增长3%,2010年的名义竞争力相应约为1.3。

第二种设想。关税和非关税保护降低稍大,2000年至迟不超过2005年关税到世贸组织允许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由此带来的进口增加大体等于或略大于产品结构升级促成的出口的增加。其结果是,从现在至2010年,机电工业的进出口基本持平或进略大于出,名义竞争力在0.9~1之间徘徊。

第三种设想。到2020年关税和非关税保护降低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预计那时的名义竞争力有较大可能降到0.9以下。 本文之所以做如此悲观的估计,是基于下述判断:看来日本、韩国、台湾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的产业结构升级我们用30年也做不到。主要是我们的经济运行速度高、效率低,产业结构升级慢是其特征。

第四种设想。2010年关税和非关税保护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机械工业的名义竞争力有可能降到0.7左右。许多幼稚产业, 如汽车企业将受到毁灭性的冲击(除非继续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

就机械工业的生存空间较大而言,比较稳妥而又积极进取的选择是第二种设想。选择第三种设想的风险已经很明显了,那样会带来更高的失业率。至于第四种设想,应当是不会被选择的,除非有什么奇迹出现。

下面谈谈如何看待民族工业的问题。

我国要发展和保护民族工业这一立论是大家的共识。问题是如何把握其内涵。

发展民族工业应当量力而行。对此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目标。民航远程客机,全世界能生产的是美国、前苏联,西欧还有一个空中客车。日本没有生产,能说日本没有发展民族工业吗?我们不能生产,能说我们受制于人吗?在和平时期(今后五十年都是主流,这是我们制定政策的落脚点)不是我们受制于人,而是我们也有某种主动权。因为是买方市场,不是我们找不到卖主,而是卖主在千方百计向我们兜售货物。世界范围的竞争和供大于求已经到了判断自己生产还是买外国的主要标准是怎么做更经济划算,或者说经济划算是第一位的,政治因素已退居次要地位。

像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然需要发展民族工业,而其大小、强弱或生产范围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是有不同内涵的。就我国机械工业而言,其目标能否考虑为:(1 )进出口依存度大体维持在当前水平。(2)二、三十年内在关税逐步降低的情况下,进出口额大体接近。 (3)进出口产品的技术密集度逐步有所提高。

在实现上述三个目标的前提下,国内需要的重大机械装备部分地立足于国外既是难免的,而也未尝不合理;即使立足于国外稍多一点也谈不上民族机械工业未得到应有发展的问题。

实现上述三个目标要求机械工业的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产品结构升级与发挥比较优势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产品结构升级必须依赖对外开放,而进口过多又会影响就业,为此不得不进行关税或非关税保护;而保护过多又会使产品结构升级放慢。国家的政策正是在开放和保护之间寻求平衡。但是,对外开放却是牛鼻子,是主动措施,而保护却是被动办法,迫不得已而为之。再者,实现上述三者的良性循环的根本还在于加速改革,尽快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置国内企业于世界范围的竞争当中。

(三)轿车产品结构升级与发展政策比较

1.轿车产品结构升级状况

1983年我国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诞生,生产切诺基车;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设立,生产桑塔纳。从1990年至1997年我国轿车产量见表三。

表三 单位:万辆

年份199019911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产量4.248.116.27 22.96 25.03 32.54

39

48.16

从1991~1997七年轿车产量年平均41.5%,按8 个整车企业计算,

平均每个的产量约6万辆。1997年产量1万辆以上的轿车见表四。

表四 单位:万辆

捷达

车型 桑塔纳 夏利 高尔夫

奥拓 富康 奥迪 切诺基 合计

产量 23.04

9.67

4.643.52 2.65 2.23 1.94

47.69

上述八种类型的轿车产量是当年轿车产量的99%。

从1990年大众汽车公司形成6万生产能力、国产化率超过50 %算起,我国才大体可以说有了轿车工业。

从1990~1997年期间我国轿车的产品结构升级实现了飞跃:从单件(或小批)生产国外几十年前的过渡到能成批生产国外八十年代的。尤其是桑塔纳,年产已超过20万,初步实现了规模经济。

轿车的产品结构升级成效巨大,然而其产品的性能和水平只是国外八十年代或个别是九十年代初的水平。人们由此说,我国轿车的产品结构水平比国外落后10~15年。其质量性能价格比也十分落后。与国外同等性能、质量的产品比,我们的价格平均高出0.7~1倍。当前我国的轿车工业是实实在在的幼稚产业,不具备参与世界竞争的能力。事实上我国轿车工业能够发展到这一步,还是借助了关税保护。近10年轿车的关税从180~200%仅仅降到目前的80~100%, 而且同时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这儿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国的轿车工业的高关税还要延续多少年?

2.轿车产品结构升级与发展政策的比较

1994年我国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该政策规定:与国外合资生产整车和发动机的企业的中方投资不得少于50%。这一政策限制了产品结构升级,不利于产品竞争力的迅速提高。

外商在中国生产汽车,首选考虑是占领我国市场,限制外商独资企业不得在中国销售,这就堵住了独资这条路。而合资企业的外商资本注入又不得超过50%,这又堵死了建轿车企业应当按规模经济和大范围采用有世界竞争力的技术装备这条路。因为限制了投资比重,无异也限制投资总额。这是因为我国轿车投资很难集中使用。中国的经济是条块分割,具有诸候经济的特征。十多年来国家批准了九个轿车整车项目:北京的切诺基、上海的桑塔纳、广州的标致、一汽的奥迪、二汽的富康、天津的夏利、兵器总公司的奥拓、航空总公司的云雀、上海的别克。事实上,这些轿车生产大都是各地区和部门分别筹集的资本金或向国家申请的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贷款。整车厂九个,各筹集各的投资,单个的投资额就不易大,波及外商被限定的不大于50%的资本也不易大。这就是不能迅速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的原因之一。上海大众的外商初期投资额1亿美元而已,而同是这个外商在另一国家办的厂却投资25 亿美元。

从深层次看,采用这种发展模式或许也是出于无可奈何、不得已而为之:第一,不可能有充足的私人资本投入,而能筹集的资本又不能集中;第二,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就业压力大,这种模式能安排更多人就业;第三,各地区各部门都需要发展自己的经济,整车厂多搞几个有利于缓解地区或部门之间的不平衡。

这样发展的结果:第一,大体满足了国内需求;与高关税配合,挡住了进口;第二,产品没有条件推向国外市场;第三,轿车工业的生存长期依赖高关税保护。

我国轿车发展模式与韩国比有同有异。相同的地方是都不允许外商独资经营。韩国在一个不长的时期成功地做到了下述几方面:(1 )整车厂三、四家,而不像我们八、九家。(2)资本的原始积累较好, 资本集中使用。(3)产量的扩大与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同步前进; 研制出了有世界竞争力的自己的新车型。(4)立足于国内外两个市场, 及时抓住了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世界经济的有利时机,进入世界市场的产品选型和市场地域定位准确。(5)在轿车成长期, 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政策,关税八十年代初90%,1994年降为10%。(6 )政府的采购政策有效,私人购国产车的民族意识强。

韩国的轿车发展结果是:八十年代初年产几十万辆,到1992年年产200万(其中出口30%以上),产品结构升级快。

韩国的金融危机也或多或少暴露了轿车发展中的问题,可能也有过多使用资本而收益却不能完全按照约定予以回报的现象。

下面再介绍巴西的发展状况。巴西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外国资本和外国技术,主要汽车公司全是国外大公司的子公司。汽车的生产配套、研究开发纳入了各大公司的世界范围的运营体系。巴西无汽车民族工业,在国内生产的产品的结构升级却能紧跟世界水平。汽车产量,1960年13.4万;1980年116.5万;1995年164万辆,居世界第六位。

下面(表五)把韩国、巴西与我国轿车发展政策和环境对比如下:

按照现行的政策搞下去,根据我国未来的经济格局判断,我国轿车的产品结构与国外差距的缩小将是较长的过程,关税保护强度虽会逐渐减弱,但其较高关税的保护期再有十年是不够的。十年内关税的高低既是轿车生存的护身符,也是难以生存下去的杀手锏。甚至可以说,未来二十年轿车关税保护强度一直都会是我国轿车工业生存状况的重要和敏感因素。

近期印度轿车产品结构升级很快,一位轿车企业的总工程师说,我国轿车的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开放,不然,再过个十年、八年,亚洲的第三个轿车强国是印度而不是我国不是不可能。

我国轿车产品结构升级慢与国内需求带动弱、国家的消费政策、配套政策不适应不无关系,然而在扩大对外开放上还是有文章可做的。

表五

序号比较项目中国 韩国巴西

1国内需求的带动 较弱,增长慢 强,增长快

较强,增长较快

程度

2对民族工业发展 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发展 无轿车民族工业,

政策的着眼点 或不以此论是非

3原始资本积累状 不足 稍好

4资本来源国内国外都无 无外商独资 基本依靠国外

外商独资厂企业

5资本集聚程度分散 集中

6政府指令的约较硬 更硬

放手让外商经营,

束程度

政府依法收税

7整车厂数量 八、九个 三、四个

8技术来源及开依赖国外,研

以国外为辅 依赖国外,能力强

发能力 究开发能力弱 ,国内为主

9安排就业多次多

10

产品结构具有已经经过15年 约15年 约15年

世界竞争力的,可能还需15

时间年

11

关税保护状况当前实行进口 八十年代初 1990年关闭15年

许可证制度, 关税90%, 的市场对外开放

关税80~100% 1994年为10%

12

相同强度的关已经走过15年 约15年 约15年

税保护期,看来还需15

收稿日期:1999—06—08

标签:;  ;  ;  ;  ;  ;  

论我国机械工业产品结构的升级_产品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