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出血性中风患期心理状况。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HAMD和HAM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HAMD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护;出血性中风;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057-02
出血性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昏迷和瘫痪,患者常常因为情绪激动诱发,对于患者来说患病后心理压力较大,并且长期可能导致负面情绪,加重疾病病情,因此给予合适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中医辨证施护是从以中医理论和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护理模式,并且该护理模式可以兼顾到生活、心理、临床等各个方面[1]。本文旨在分析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30~70岁,平均(50.34±4.53)岁,病程1~6年,平均(3.45±0.89)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护。
中医辩证施护:(1)心脾两虚型:比较厌烦喧闹,创造安静环境以及湿度和温度均合适病房环境;同时鼓励家属也参与到护理中来,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逐步使患者打开心扉,提高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此外,也可予以中医补益气血方加以调整。(2)肝气郁结型:给予患者情绪疏导,引导患者倾吐内心的症结;同时指导家属多为患者提供一些疏肝理气的食物,给予中医疏肝理气药调整。(3)气滞血瘀型:指导家属给患者进行按摩,可重点选百会、合谷、足三里、太冲等几处穴位;多与患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使其抑郁情绪得到改善。此外,也可予以中医理气活血化瘀方加以调整。(4)阴虚火旺型:指导家属用菊花、枸杞、陈皮泡茶供患者饮用,在饮食上遵循清淡饮食。此外,也可予以中医滋阴降火方加以调整。(5)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之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及治疗新进展,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及注意事项。同时使患者明白大喜、大悲、大怒、大恐可能导致的危害,并教会患者如何管理自身情绪,进而使患者减少情绪波动,能以平和的心态配合医疗工作,更快康复出院。
1.3 观察指标[2]
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状况;
HAMD和HAMA评价标准:HAMD有17项,正常(<7分)、有抑郁症(7~17分)、肯定有抑郁症(17~24分)、严重抑郁症(>24分);HAMA包括14个项目,可能为严重焦虑(≥29分)、肯定有明显焦虑(≥21分)、肯定有焦虑(≥14分)、可能有焦虑(≥7分)、便没有焦虑症状(<7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 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HAMD和HAM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HAMD和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干预后HAMD和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见表。
表 HAMD和HAMA评分比较(分)
3.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病因尚无确切定论,报道显示[3],其可能是与抑郁症史、中风病史以及中风前的个人、社会因素以及受中风影响而出现的社会、情感、智能障碍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而与人种、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关系。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中风后抑郁症是“脑卒中”与“郁证”的合病,脏腑功能紊乱、情志失调是本病的主要机制。中医护理学十分强调五脏六腑与情志活动间的关系,不同的情绪会对五脏六腑产生不同的影响,很多内伤疾病都与“七情”有紧密联系。按照中医五行相克的说法,人的情志活动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对于病态情志,可通过激起另一种正面情志来加以制约,达到“彼长此消”的目的,即所谓的“以情胜情法”。基于这种思路,再结合中医辨证找出每位患者的症结所在,据此实施个体化的护理,从而使护理的针对性更强,效果也更为显见。本文研究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都有所好转,经过中医辨证施护变化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由上可能看出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改善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心理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闫艳.辨证施护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并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5,(24):110-112.
[2]汪麟,李继杨,孙连庆.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2):181-185.
[3]程火玲,刘忠云.心理干预结合辨证施护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8):76-78.
论文作者:王淑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焦虑论文; 血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