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实践性与国际性--转型期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_课程目标论文

基本实践性与国际性--转型期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_课程目标论文

基础性 实践性 国际性——转型期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基础性论文,国际性论文,倾向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03)01-0097-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的加快,人类社会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诸方面的发展,都步入了重大的转折阶段。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正处在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过程中。随着转型阶段的出现,大学为本科生设置的课程,在目标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其中,对学生基础素质、实践能力的重视,对学生参与国际化合作与竞争能力的重视,已成为一种值得特别关注的发展倾向。国外的大学是这样,国内的许多大学也在力求“与国际接轨”。

课程目标服务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也是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构成了课程体系的核心,对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的实施(即教学)诸环节都具有导向和规范功能。因此,准确把握并系统分析转型期国内外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及其启示,对21世纪我国本科课程体系的建构,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必将带来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本科教育课程目标存在的基本问题

1.目标定位过高,本科教育课程过于专门化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本科教育的一些设计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之间的距离已经和正在显露出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对照,我国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的问题更为明显,其中,最为基本的问题,是“目标定位过高和本科教育的过分专门化”。

在1998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本科教育仍然定位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实际上,这一目标在本科教育阶段似乎难以完成。分析现行人才的发展过程,就很容易看出问题所在。按现行人事政策有关人才层次的划分,博士研究生毕业,一般还不能马上取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他们还不是“高级人才”,何况本科毕业生呢?按正常的程序,本科生毕业后要奋斗十余年才可能有资格评聘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我们最多可以说,本科教育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

另一个基本的问题是“本科教育过于专门化”,从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制度来分析,本科教育处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础阶段,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从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体系来定位。诚然,我国的本科教育是一个独立的教育阶段,大部分本科学生毕业以后就踏上工作岗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本科毕业生不再是作为专门人才计划调配到某一个行业,而是根据需求对口的原则寻求对口的岗位。有关调查表明,以专业对口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约占毕业生总量的50%,也就是说,对本科教育来说,毕业生的走向,不再是某一行业的专家,由此及彼,其培养过程不应该简单确定为专门人才知识的传授和构建,而应该确定为思想熏陶、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熏陶与培养,使学生学会利用前人的经验系统,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然而,现行课程体系完全是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必然显得过高,必然地出现了专业口径过于偏窄,专业知识过深、太难的课程体系。至第四次修订之后(1998年颁布),我国本科生的专业总数减少为249种,种类已大大压缩了,但本科专业面过窄,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仍然存在,本科教育培养的主要是只能用于特定行业、特定岗位的所谓“专业对口”、“学用一致”的专门人才。这种把教育作为外在的社会发展工具,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的状况,反映了课程目标上过强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致使那些不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普通课程,难于进入本科课程的实施过程,更难于进入本科学生的大脑和生活视野。

课程目标定位过高的这种情况,并未因为连续几年的扩招而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高校的扩招基本是在原有学科专业结构框架内进行,并未根据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对课程目标进行及时而系统的调整,因此新学科、新课程的数量增长缓慢,一些已无社会需求的老专业仍在拼命扩招,使得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强化了课程目标定位的不合理状态。

由此,我们的本科课程目标只能定位于为高级专门人才的成长打基础,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为主要目标的“普通教育”,课程应该占很大的比重,同时,课程实施过程应充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国际化眼光,对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给予充分重视。

2.对课程实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现代课程论把“课程”理解为比“教学”更为宽泛的一个概念,其中“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

无论课程体系多么完美,离开了课程管理者和实施者对它的重视,一切课程目标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为此,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即4号文件)开宗明义就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当前,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这表明,教育部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视,在认识上是很清楚的。

然而,较长时间以来,许多高校对本科课程的实施过程却不够重视。其突出表现,就是长期存在的对本科教学工作在经费、人力、物力、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学校常常倾向以博士点、硕士点的多少,知名专家教授的人数,科研成果获奖的级别和数量,来评价它的好坏,因而把主要精力和人力放在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上,对于本科教育则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从总量上看,高教投入有较大增长,但以生均指标计算,由于连续扩招,实际上对实施本科课程的投入还是下降了。

实施课程目标的主体是教师,但相当一些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精力投入不足。据统计,2000年我国高校师生比为1:16.2。高校教师特别是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公共基础课教师严重不足。现有师资中还存在着“教授不教、讲师不讲”的现象。部分重点高校中有1/3的教授和1/5的副教授没有承担相应的本科生教学任务,其中有12所高校有2/3的教授不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即不承担实施本科课程目标的任务,这是导致对本科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的关键原因。

3.课程实施过程中,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国际性眼光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视课堂教学为单纯的学科知识传递和学习过程,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灌输式,缺乏启发、引导,没有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更不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必须重视的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严重欠缺。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但有关部门对本科课程的调查表明,现有课程体系中,不但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且,本科教育的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展缓慢,缺乏国际化的长远准备。据对教材做的一个抽样调查显示,高校本科教学中用5年前编写的教材比例占50%以上,用3年前编写的教材占30%,新教材比例太小。课程计划刚性过强,弹性不足,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过多,真正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少,教学管理上存在观念和体制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实施能力的培养。

二、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

如前所述,本科的教育目标只能定位于为学生成长为高级专门人才打基础,相应地,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也只能定位于为此目标服务,否则,课程目标定位不当,必然导致本科教育脱离它应该与可能的社会功能,必然使本科课程目标的发展因不切实际而偏离其社会责任。这里,国内外已有一些经验,可资借鉴。

在转型期,国内外本科课程目标发展的一般倾向,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1.本科课程目标发展的基础性

加强课程目标的基础性,是转型期各国本科教育课程改革共同关注的问题。对此,北京大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者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这突出表现在该校提出的本科教学改革新举措“元培计划”之中。

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其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顶尖人才,即培养真正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北大认识到,这个目标的实现,要通过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学习才有可能。为此,他们把本科阶段的任务定位于:进行大学基础教育,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掌握科学方法,具有基本人文修养、良好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人才通过后续阶段学习,才会成为具有在某种专业领域进行原创性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这一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北大的本科教学发展思路就是:实践本科阶段低年级的通识教育,高年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逐步实现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

北京大学2001年上半年正式提出的本科教学改革计划——“元培计划”,就是实践上述本科教学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元培计划”的核心内容,一是强调本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中的基础地位;二是实施本科生学习制度的根本改革,把现有的学年学分制改为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学生自由选课学分制。随着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权力的下放,北大成为首批自主设置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这将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推进“元培计划”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此,该校将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办学方针指导下,对专业进行调整,增加新专业,淘汰过时专业,为全面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专业环境。

在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中,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基础性也有所反映,这体现在该校对其人才培养总目标所做的调整,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优秀人才”,而不是要求在本科阶段就培养所谓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才能抓住重点,注意处理好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如培养学生和发展科研的关系,发挥传统课程优势和建立新课程体系的关系等。

一些重点大学的课程目标,的确反映了重视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基础性这一国际倾向。对此,我国其他大学的课程设计者与实施者不能无动于衷,而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有切实的行动。

2.本科课程目标发展的实践性

一般说,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课程目标所指向的是学术型人才;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职业型人才,课程目标必须体现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应该是指向职业型人才。这种人才,以前主要是由中专、职业中学提供的。随着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相当多的职业岗位,尤其是高科技生产部门和第三产业,越来越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才能胜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动因。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50~60年代进入大众化阶段,大量发展的是应用性、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又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与文化科学水平,使社会能容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虽然大学生成倍增加,并未发生大量毕业生失业现象。但也有些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出现过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的增加速度远超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是按照传统精英教育的模式扩展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社会上接纳不了过多的学术型人才。正如市场经济要求产品“适销对路”,在人才市场上,也有个是否“适销对路”的问题。

课程目标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已使人们认识到,课程目标的指向必须由传统的为精英教育服务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服务,使新课程目标的实施而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在人才市场上“适销对路”。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使大学毕业生不仅具有适应现有岗位的就业能力,而且具有能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的创业能力。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培养首创精神和学会创业,应当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关注点,目的是使毕业生更容易立业。高等学校毕业生不仅越来越少地被称之为求职者,相反,他们将更成为创业者。”

在我国,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在本科课程目标的实施上,应该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因此,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文科学生要按专业要求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要根据科技进步的要求,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学校的各类实验室、图书馆要对本科生开放,打破“学科壁垒”,加强统筹建设和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实验设备未达标的高等学校要抓紧建设,争取在两年内使实验设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

这些要求,反映了国际上课程目标普遍重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为此,国内有的研究者已经提出,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要做到“实践能力不断线”。为突出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从低年级开始接触专业实践环境,四年不断线,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这些要求,在课程目标体系中,基础知识不能减弱,能力素质则要加强,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应增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

3.本科课程目标发展的国际性

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可以从吸引外国学生入学、高等教育市场的全球性、学术交流的跨国性、课程目标的国际化视野等许多层面加以探讨。这里的国际性,主要是指课程目标反映本科教育过程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要求,反映课程目标对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的重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情况表明,对这种要求与能力的普遍重视,已成为本科教育课程目标发展的一种国际性倾向。

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迫使课程目标走向国际化。美国的本科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其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倾向比较明显,除了在普通教育部分大量设置国际课程,介绍各国的历史、文化、宗教、经济以及国际关系外,在专业课的设置中也开设诸如国际营销、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等课程,并要求本科生会讲一门外语,通晓别国文化。面对国际化倾向,美国大学强调把学生看作实现课程目标的主体,要求教师应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开放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发挥主动精神,成为积极的学习者、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界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省,并从“博才取胜”的事实中得到深刻的启示,转而积极推行综合性的“通才教育”,强调培养“国际化的日本人”。这就是说,课程目标的实现,最终要造就具有日本民族独特个性的日本人,而这种人又具有足够的适应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能力。

在争取外国学生入学方面,澳大利亚政府的表现非常积极,英国、美国的高校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了吸引别国学生,这些国家在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方面不断地有所调整。

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行动空前频繁。以北大为例,目前已和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北大本科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机会大幅增加,如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欧洲许多学校都有北大的学生在学习。北大还与境外一些高校合作,举办了北大的境外本科班。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与国外教育机构有着交流或合作,这已成为本科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利条件,必将对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的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三、本科课程目标发展倾向对课程目标定位的启示

本科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与其发展倾向之间的对比表明,在课程目标上充分重视和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国际性,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本科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通过努力,新的课程目标将具有重基础(课程目标上,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融合)、重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素质教育、重实践能力培养、重国际化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模式等特点。

1.课程哲学:树立大学素质教育理念,构建"ACG"课程目标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课程体系的建构者应树立大学素质教育观念,构建高深知识(advanced knowledge)、综合能力(comprehensive ability)、高尚人格(good virtue)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即“ACG课程目标”。这种课程哲学反映了大学素质教育应该追求的主要目标,能够为学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打下必要的素质基础。

在这里,北大等名校的经验不容忽视。北大历来重视素质教育,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予以加强。一是把素质教育渗透到课堂;二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派遣学生到国外感受多元文化。2000年9月,该校教务部推出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通选课旨在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强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使学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也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该校通选课按大的学科分类,共设置了五大领域,分别是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以及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学生毕业时至少修满16个学分,其中语言学、文学与艺术领域分别至少修满4学分。目前该校已开设了128门通选课,这些课程都是由一些资深教授讲授,深受学生喜爱。其他大学不能照搬,但不可不参考。

2.课程目标的指向:正视高等教育迅速大众化的现实,培养“中国的复合型人才”

2001年,我国全日制在校学生数已突破1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3%。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不只是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变化。最早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新概念并以其有力的论证得到世界认同的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大众化进程规律时,就指出量的增长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所谓“质”的变化,包括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系列的变化。也就是说,大众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包含了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课程目标的指向不能只顾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否则将由于“无法解决增长所引起的问题”而陷于两难境地。

根据"ACG"课程目标的要求,“中国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文理工科基础知识;

(2)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具体实践巧妙结合;

(3)具备管理能力和解决现场突发性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

(4)具有复合型专业知识,可在相关的新兴专业领域施展才华。

3.辩证法:构成课程体系的方法论

根据转型期社会发展的特点,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然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显示出课程目标的基础性与课程目标的实践性相统一,课程目标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课程目标中学生人文素质与科技素养的统一。

(1)课程目标中基础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据一些学校调查,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中一次就业率已有一半不是在“所学专业”就业的,即有50%的学生按传统意义上说属于“专业不对口”了。这种情况表明,过于专门化的课程目标已成为学生发展的制约因素,成为学生就业与创业的一种障碍,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必须加强。

就实践性而言,主要是指对学生利用学到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我们的高等教育,对培养方案的设计,我们还是在按计划经济时代那样,用一个职业岗位上的工程师或者专业工作者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结构作为标准,如此使得学生很可能处在知识过剩的状态,学生必须用大量的时间去记忆知识,而缺少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基础性是指我们的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计必须降低专业重心,实践性是指我们必须在培养计划中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我们不是不要专业课程,而只是认为专业模块课程不过是为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提供一个经验系统,而不是学生的知识结构之必须。我们不可能为一个尚未确定职业岗位的学生设计一切知识结构,这和计划经济时代完全不一样。

(2)课程目标的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统一

转型期间,我们提出课程目标指向“中国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大学课程教育实施的结果,首先要培养出一个中国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性,最有民族性的课程,也才是最为国际化的课程。

课程标准的国际性要求课程体系体现人才标准的变化。这种标准的变化,主要源于大学毕业生服务对象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上:

第一,大学生毕业以后到国际组织中工作,这是一种充分国际化的工作环境,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很高。

第二,进入三资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工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进行,这一情况将是我国学生遇到的最多的一种国际化工作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学生必须有跨文化的工作能力,有国际文化的认同感,有和睦相处、共同工作的良好素质。

第三,日常生活、观光购物等场合,也会有中外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这样的场合必须体现中国人应有的精神风貌,要有自己的人格和国格。

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在这一更加国际化的背景下设计,外国先进教材的引进、国外课程的实施方法的借鉴,是文化认同的一种示范,是学术标准的一种统一,实际上是围绕国际化这一背景展开的工作。

(3)课程目标中学生人文素质和科技素养的统一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等文献中一再强调,教育目标应该体现“科学的人文主义”。大学课程的实施,要给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尤其是在本科生教育阶段。人文教育培养人的思维和性格,为学生提供生活的目标,提供价值导向,提供反省、批判和引导社会的价值标准。人的价值标准不属于科学技术解决的范围,而是另一个领域,这个领域就是人文。因此,人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必须取得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功能。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在进入一个重要阶段,国家已经确立了5年的发展目标,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达到15%,进入国际上通常所说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这一形势下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作保证。从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公布的有关文献分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已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目标”逐步确立、显在课程与潜在课程的协调、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统一等。所有这些倾向,都是实现本科课程目标准确定位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

标签:;  ;  ;  ;  ;  ;  ;  ;  

基本实践性与国际性--转型期课程目标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_课程目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