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的尴尬_后现代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的尴尬_后现代主义论文

相遇后的尴尬——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后现代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尴尬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的流动是无国界的。在西方理论界掀起“血雨腥风”的后现代主义,于20世纪80 年代进入中国。面临一系列理论困境而难以突围的哲学界,面对后现代主义这一激情四 射的文化现象,认为乘着这一思想狂飙可以寻求到自身的生路,于是在如何看待马克思 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上,有人在围绕着二者的所谓“相通”、“相遇”纠缠不休, 甚至把二者的相遇视作哲学“新的生长点”。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历史长河中 ,不同思想的“相遇”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为什么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相遇引起 那么多人的关注?二者对资本主义、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否具有共同的立场?二者的相遇或 者某些话语符号的相似是否说明两种理论主张的“同一”?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这 两种哲学文化在现实中的碰面,究竟是相遇后的“一见钟情”抑或相遇后的无尽尴尬? 在倡导理论创新的当代,对此类问题不能不辩。

一、批判指向:面对同一对象的不同立场

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都张扬着强烈的批判性精神。马克思批 判的视角指向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进行了无情批判,但在其理解中资本主义 与现代性具有“重合”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都是对资本主义尤其是 异化状态的批判产物。两种理论的“合流”、“汇通”之处在于:马克思的批判具有后 现代主义的“解构”意境;而后现代主义在从事现代性批判中自觉地靠拢了马克思主义 。

这一“逻辑”的设定带有虚构的意味。如果我们不带有理性的偏见,而是在真实把握 两种理论真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性分析,就会立即发现其思想的鲜明对立。

抽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都凸显出批判精神,似乎具有某种近似性。但 从“批判”在理论中的位置以及真实内容而言,二者却大相径庭。在谈到哲学的功能时 ,马克思确曾讲过,哲学“就是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注:《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0页,第453页,第418页,第455页, 第460页,第467页,第418页,第121页。)并主张,作为为历史和现实服务的哲学的迫 切任务,在于“对王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 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第410页,第453页,第418页,第455页,第460页,第467页,第418页, 第121页。)如果据此认为马克思哲学就是一种纯粹的批判哲学,那就错了。如果我们“ 回到马克思”,从其整体文本挖掘其真实意义,就会发现,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 富有一系列的新意:首先,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是在旧世界面临被改造的前夜这一 特定语境下而赋予的哲学的特殊功能。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运作逻辑来看,作为批判的 武器,必须以理论的创新性建设作为前提才能完成。因此,马克思哲学的思维,兼具批 判与建设双重属性。“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原理。”(注:《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0页,第453页,第418页,第455页,第4 60页,第467页,第418页,第121页。)一直是马克思持守的原则,并以这种新原理的阐 发作为前提语境,才使马克思对现实的批判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其次,马克思 对现实的批判,所体现的是“激情的理性”,而不是毫无原则、毫无目的的纯粹激情的 宣泄。人类实践活动带有理想性质,并以这种理想作为观照性背景而对现存进行着否定 和超越,就此而言,“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注:《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0页,第453页,第418页,第455页 ,第460页,第467页,第418页,第121页。)马克思的批判性思维,是与他所要追求和 建构的理想目标紧密相连的,对旧世界的批判是服务于那个新目标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再 现的。而后现代主义把现实的一切当作批判的对象,以批判为目的并四面出击,向着现 实发泄着偏激的情绪。由此,一些思想家不无讥讽地指出:“后现代主义者是一群心灰 意冷的知识分子,不分马克思主义或自由派的人本主义,共产主义或资本主义,或是自 由解放的一切期望,全都予以驳斥。”(注:[美]阿普尔比等著:《历史的真相》,中 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189页,第214页,第184页,第189页,第214页。) “如果走向后现代主义最彻底的怀疑主义或最激烈的相对主义之路,不免会走入死胡同 。”(注:[美]阿普尔比等著:《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 189页,第214页,第184页,第189页,第214页。)后现代主义的现实批判,充斥着无原 则、无目的、非理性、不确定性等特征。简括马克思与后现代哲学在批判原则的对立, 即是:马克思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寻求一个新世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则是把现实摧毁为 一片“废墟”;马克思的批判是以对人类的关怀为出发点,后现代主义则是以冷酷的心 肠粉碎社会客观基础,以使人类置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具体内容上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也有着 原则和立场的区别。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使资本主义生存、发展、 灭亡这一过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找到其位置。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资本主义 劳动异化的批判,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所含涉的对资本主义政治、 经济的总体批判,均揭示了资本主义存在的暂时性以及灭亡的结局。这种批判的深刻之 处在于:首先,马克思的批判,是着眼于从“资本主义持续变革的逻辑”找出其所隐伏 的灭亡趋势这一客观必然性,在立足于经济基础以及社会制度批判的基础上,服务于埋 葬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理想这一目标。其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理 论与实践批判的双重统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 物质力量来摧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 0页,第453页,第418页,第455页,第460页,第467页,第418页,第121页。)因此, 在马克思的视野内,理论批判必须通过实践批判而实现。再次,马克思的批判,是以通 过寻求到埋葬旧制度的主体力量而构成其环节的。批判的出发点及对象一经确定,根本 的问题在于解决谁是“物质批判”的实现者,马克思认为,这个主体即是无产阶级,“ 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 过的人民园地”,人民“就会解放成为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 出版社,1956年版,第410页,第453页,第418页,第455页,第460页,第467页,第41 8页,第121页。)后现代主义直面晚期资本主义所面临的深刻危机,对现代性进行了诸 领域的批判,其语言之犀利、思想之狂妄惊世骇俗,但在矫揉造作、虚张声势的文字“ 游戏”背后,却有着与马克思对立的特点:首先,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这 种深度批判不同,后现代主义侧重于对资本主义文化、观念、知识状况的批判,“后现 代主义的主要目的是,向知识的客观性与语言的稳定性等观念挑战。”(注:[美]阿普 尔比等著:《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189页,第214页, 第184页,第189页,第214页。)其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最终归结为文化层面上的“中心 的消解”、“基础的塌陷”、“理性的陨落”、“人的终结”。其次,后现代主义极端 仇视现代性,也确实有人认为现代性即资本主义。但是,在后现代主义的主流话语中, 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是有严格区别的。从客观角度理解,资本主义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但 资本主义与现代化是表征不同社会发展状态的两个概念。从主观角度把握,后现代主义 从来没有把对现代性的极端态度移植到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上,如果说,现代性是后现代 主义视野中必须驱逐的魔鬼,而资本主义则是有待后现代主义进行手术的“病夫”。况 且,后现代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通常比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更现代化”。(注:[美 ]格里芬著:《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社会主义、资本 主义二者都是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目标。在这样情景下,马克思与后现代主义“相遇”, 决不是具有共同理论支撑点的“握手”,而是陌生人相遇后的“反目”。至于批判之后 的出路何在,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亦存有严重的分歧。马克思主义对现存的批判目 的在于改造现实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8页。),并在这种世界的改造 中为人类指明未来前途。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具有专事破坏、毫无建树的特征,它并不 肩负帮助人们解脱现实精神困顿、价值迷乱的使命,而只是在混乱中为人们指出一个更 加灰色的未来。正如一些西方思想家所评价:“从很多方面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讥讽 的世界观,甚至是绝望的世界观……”(注:[美]阿普尔比等著:《历史的真相》,中 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189页,第214页,第184页,第189页,第214页。) “后现代主义口口声声表示根本无意为未来提供什么可循的模式,也就不可能给未来帮 什么忙了。”(注:[美]阿普尔比等著:《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第188—189页,第214页,第184页,第189页,第214页。)

二、哲学观:抽象的“相似”与具体的“异质”

一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并没有直接或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甚至有的还把马克思 主义哲学视为“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国内一些人被后现代主义所设置的语言魔圈搅 浑了思维,认为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的思想有着理论上的共同点。但是,结论的根据不 能停留于其空洞议论或表面形式,而应产生于对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真实解读之后。马克 思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关系,具有抽象上相似但具体上“异质”的特点。“形而上学” 是整个传统哲学的总体特征。“纵观整个哲学史,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态始终 起着决定性作用。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注:[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 》,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9页。)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均有着拒斥形而上学 的态度和立场。在马克思看来,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在于:它关注的是脱离了人及其活 动的宇宙本体或“终极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拒斥“形而上学”,使哲学与现实 生活和当代实践拉近了距离,从而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转换。后现代主义继承了现代哲学 的传统,在拒斥、颠覆形而上学方面继续作出努力。那么,在“拒斥形而上学”这一表 面近似的背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究竟有没有异质性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 :其一,对于“形而上学”这一概念,马克思已经作了意义上的转换。在哲学活动之初 ,马克思确曾用形而上学泛指一般传统哲学,如他认为:“黑格尔天才地把17世纪的形 而上学同后来的一切形而上学以及法国唯心主义结合起来并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包罗 万象的王国。”(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9页 。)形而上学在这里即指研究超验对象的哲学。而在后期著作中,形而上学主要在反辩 证法意义上被使用。就前一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并没有全然否定形而上学,且一直把研 究“事物的本质”、“事物的一般规律”这些被现代、后现代哲学视为形而上学特征的 内容作为自身哲学思考的对象。而后现代主义不仅在后一意义上,更主要的是在前一意 义上全面终结“形而上学”,从实质上分析,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对“形而上学” 的批判有着原则的不同。其二,就与传统哲学的传承关系来看,作为超验性的“形而上 学”的哲学,马克思通过对传统绝对主义的否定,而实现了绝对、相对相统一这一贯注 着彻底辩证理性的哲学精神。现代哲学以相对主义颠覆绝对主义,从而由片面走向极端 。而相对主义精神的极度膨胀,使哲学的怀疑、绝望情绪得以张扬,由此形成了“后现 代哲学”这一逻辑结局。后现代哲学,即是现代哲学相对主义所孕育、滋生的一个理性 “怪胎”和“自我”否定物。在批判传统哲学这一“共同目标”中,由于立场和出发点 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哲学已分道扬镳,而与后现代主义哲学这一极端性的哲 学形态,更呈现出哲学理性精神上的相悖。哲学所蕴的理性精神是牵导哲学发展的内在 力量。如果说,马克思哲学通过对整个哲学史的把握和总结,在现代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提炼出绝对、相对相统一的哲学理性,在其引导下,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对传统哲学以 及现代、后现代哲学的超越,引发了哲学的革命性创新;而后现代哲学只是一种片面理 性的孕育物,它的出现虽然在人类思想发展史爆发出一道火花,但只不过是夜空中的流 星和荒墓中的磷火,并不能成为引导哲学未来发展的火把。

“形而上学”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的分歧,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 主义还表现为一系列分支性观点的对立。其一,本体论与反本体论的对立。马克思主义 哲学认为,世界是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哲学即是以客观世界为对象,“从世 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阐发新的原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 社,1956年版,第410页,第453页,第418页,第455页,第460页,第467页,第418页 ,第121页。)哲学家们寻求世界发展规律的途径,即是通过对多样化世界的研究而总结 出其本质,因此,由“多”向“一”靠拢的模式是哲学家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寻求本体的 一种思维模式,这一哲学思维本身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本体论是 以二元论为基础的,而二元论是无法正确解释世界的,因此力主取消本体论。对于规律 的寻求,后现代主义认为是传统哲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残留,因而应无情地“解构 ”与“消解”。至于哲学思维中的整体性,更构成后现代哲学的攻击目标。后现代主义 追求零散、断片、琐碎、卑微,利奥塔甚至动情地认为:“我们要大声地回答:向整体 开战。我们要证明不可描述性,我们要激活差异性,我们要拯救差异性,我们要拯救名 称的荣誉。”(注:利奥塔:《什么是现代主义?》载《解构主义——当代的挑战》,湖 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其二,追求确定性真理与反真理的对立。马克思 主义哲学以对客观世界的研究作为自己的本体,这就间接承认了哲学具有追求确定性真 理的功能。因为,本体论是哲学的根基与灵魂,是哲学结论具有合理性和确定意义的根 据。尽管,世界的发展本身纷繁复杂,尤其是在主体性因素渗入、主导的人类社会,其 发展的非确定性更加鲜明。但哲学的前导意义,即在于从世界的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 ,以为人类发展提供方向选择的多种可能性,为社会的进步指出一条具有明确意义的轮 廓与轨线。这是哲学的使命,也是哲学存在合法性的根据。而后现代主义哲学否定确定 性真理的存在,德里达明确指出:“没有真理自身,只有真理的放纵,它是为了我、关 于我的真理,多元的真理。”(注:德里达:《驱动:尼采的风格》,1979年英文版, 第103页。)后现代哲学夸大人的理智的有限性和随意性,否定存在和认识上的稳定性和 确定性,从而也否定了理性认识形式和方法的可靠性,一切都变成变动不居的、非绝对 的、不可比较、不可公度的、无政府主义式的自由嬉戏。他们强调意义的多向性、不确 定性和含混性,力图颠倒文本结构的中心和边缘的关系,消除一切确定的和固定的东西 。为了张扬随意性,他们认为:“游戏的规则也被游戏本身替代。”(注:德里达:《 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中的嬉戏》,载《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第150页。)这就无怪乎,人们总是把后现代主义与怀疑主义、虚无主义相联系。当代世 界,由于百年来现代哲学的冲击,其发展的稳定性、确定性倍遭“蹂躏”,后现代哲学 的张扬,使得人类社会发展潜存的一点希望也化为灰烬。这无疑对价值发散、方向迷乱 的世界,在消极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三,连续历史进步观与断裂历史观的对 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连续进步过程,有其自身发生、 发展的规律性。马克思以“宏伟叙事”方式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规律,人类历史总体 上是一个连续进步的展开过程,即使对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分析,对于具体问题的理解, 也都是置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而进行。而后现代主义具有追求零碎、断片的特点, 因而对于事物及其人类历史的分析热衷于“小型叙事”,对马克思等所坚持的宏大叙事 方式及其连续历史观持否定态度。按照后现代主义解释,历史只能是断裂的、无连续的 、破碎的历史。

对于哲学发展的结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哲学也存有理解上的分歧。马克思主 义哲学在吸收历史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把握住哲学与时代的真实关系,因而提出“哲学 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0页,第453页,第418 页,第455页,第460页,第467页,第418页,第121页。)并自信地认为,只要进一步发 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伟大的、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革 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526—527 页。)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从来没有怀疑哲学在时代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后现代主 义哲学由于主观随意地扩展着自己的相对主义精神,进而在哲学的历史长河中迷失了自 身,提出“哲学的终结”这一蛊惑人心的主张,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否定之后,最终也粉 碎了自身存在的基础。

三、对马克思“赞颂”的背后

后现代哲学家确曾对马克思发出一些“赞词”,我们有些人被此而迷惑,忽视对这种 廉价“赞词”背后的审察,于是草率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相近”、 “相通”。对这些廉价“颂词”的迷信,产生于一些人对后现代哲学真实内容的“误 读”;而这一“误读”,又是由后现代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所诱引的。

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读”,首先是出于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反证后现代主义 的需要。按照后现代解释学的理解,解释并非是要达到一种全面的、正确的真理,而是 在一种无底的棋盘上进行的无目的的游戏。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文本的游戏式解释,体 现的是一种按需所取、断章取义。后现代哲学没有耐心读懂马克思,只需把马克思的某 些“片言只语”纳入自身的思想“碎片”中作为装饰,适合、服务于颠覆“传统”的需 要即可。这颇有点拉大旗作虎皮的味道,但也恰恰符合后现代哲学游戏性“解释”的要 求。后现代主义在送出一顶顶高帽的背后,却是在诸多方面肆无忌惮地对马克思的误读 、肢解。

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发表。这一著作的题目就 可令人心动,更何况其中确实夹杂着对马克思的“赞词”,以至于使许多人认为这对恢 复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是一个极大的福音。如德里达指出:“不去阅读且反复阅读和讨论 马克思——可以说也包括其他一些人——而且是超越学者式的‘阅读’和‘讨论’,将 永远是错误,而且越来越成为一个错误,一个理论的、哲学的、和政治的责任方面的错 误。”“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没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注:德里达著 ,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1页,第20页 。)读到这里,德里达在推崇马克思时所流露出的“情真意切”足可让人感动。但是, 德里达的话语隐有他意:其一,德里达本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熟知者。他不但 “把《共产党宣言》中最为醒目的东西忘得如此彻底”,“而且对哲学中的传统文本所 知甚少,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注:德里达著,何一译:《马克思的幽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1页,第20页。)这决不是德里达的自谦,而是 他对马克思了解的真实反映。阅读德里达所发表的大量论著,我们并没有从中感到“马 克思幽灵”的游荡。要知道,《马克思的幽灵》是德里达在1993年“马克思主义向何处 去”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的一个发言。这一发言无非是德里达的追逐“时髦”之举。对此 ,英国学者伊格尔顿曾有批评:“这部著作里的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自命不凡的色彩, 夸耀做作的反问句一个接着一个,而句式则冗长沉闷,不失为一种供人戏仿的文字。” (注:《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第 124页。)文字空洞虚幻、晦涩生硬,是德里达的一贯文风。其二,德里达是一个解构主 义大师,他之所以提出“马克思的幽灵”问题,只不过是运用马克思的策略和方法来旁 证解构主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已被德里达以解构性的阅读重新书写,马克思 的“文本”变得支离破碎,不再具有一以贯之的统一意义了。正如伊格尔顿所认为的, 德里达“只想把马克思主义用作一种批判、异见,进行痛斥的方便工具,不太愿意涉及 到它的肯定性内容。他想要的其实就是一种没有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说按他 自己的条件舒服地占有了的马克思主义”。(注:《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第124页。)

其次,在马克思的概念外壳中充塞非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是后现代主义惯用的手法和 思维套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睿智之处,在于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总体批判,在诸领域形 成了一系列的创新性概念和观点,这些新思想在社会历史中有着巨大影响力和作用空间 。20、21世纪的交替处,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第一人,说明马克思的思想在某种程度 上仍然“左右”着当代世界的发展。面对难以“躲避”的马克思,后现代主义借用马克 思的一些概念,而在其背后却重新组合自身的文字游戏,既是“时髦”,又在“情理” 之中。我们从福柯的权力思想中可以透视到这一特点。马克思在理论建设中,曾多次论 述过权力问题,尤其是结合无产阶级的解放,认为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机器的政治权力是 其实现斗争的目标之一。福柯也在马克思这一题目下开掘自己的想象空间,但在实际内 容上却对马克思的权力思想进行了反叛和颠覆。福柯认为,仅仅把“权力”与夺取国家 机器的政治权力等同起来,是有局限性的。权力并不是一个实体,一个阶级财产,而是 一种内在于社会有机体中的多样性关系。权力问题普遍地、网络化地存在于社会的最基 层领域。因此,对于权力问题的分析,不应是马克思的“宏观”分析,而应是零散的、 微观的分析。他认为对于权力的反抗也不应集中在推翻国家政权或社会制度这个焦点上 ,推翻国家政权的革命胜利了,带来的不是人民的幸福,而是“欢快症”和“希望”的 迅速消失,原来的权力网络依然原封不动地存在,并依旧牢牢地统治着人民。这就从总 体上动摇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基础。所以,福柯这一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最终 也没有弄清马克思主义者包括“马克思本人”,为什么“总是关注阶级斗争的问题”( 注:[法]福柯:《权力的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后现代主 义对马克思所作的评价,大多属于这种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联系到许多后现代哲 学家在批判现代性时,把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也视为“现代的”并纳入自己的批判视 野,这足以反映出其对马克思的真实态度。

1992年5月,围绕剑桥大学是否应该授予德里达荣誉学位问题而进行了一场辩论。一大 批严肃的哲学家为此发表了一封信,目的是阻止这一活动的实现。信中对德里达作了这 样的评价:“德里达先生的学术生涯在我们看来就是把类似于达达主义者或具体派诗人 的恶作剧和鬼把戏翻译到学术领域中来。”“许多法国哲学家在德里达先生身上看到的 只有导致他们沉默、尴尬的东西。他的滑稽行为构成了一个传播甚广的印象,即当代法 国哲学几乎都是受嘲笑的对象。”“德里达先生任何表述清楚的断言,要么是虚假的, 要么就是微不足道的。”(注:《德里达的学位,一个荣誉问题》,载《一种疯狂守护 着思想》附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233页。)反对者对德里达的这一 评价总体上是准确的。实际上,后现代主义在赞扬马克思的背后,都存在着这种自觉或 不自觉的“虚假”。

持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共通”论者,被后现代主义所设置的思想迷阵所扰乱 ,因而表现出的是多重“误读”。首先是对后现代主义的误读。即弄混了其表面的几句 “赞词”与其真实思想文本的关系,没有把握后现代主义的内容究竟走的是什么思想路 数。其次,对于马克思文本的“误读”。在世界多种文化现象的“干扰”中,一些马克 思主义者确实“忽视”甚至“放弃”了马克思,在对马克思真实思想一知半解的前提下 ,盲目进行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文化现象的“比较”性研究,而这一研究的后果即是产生 了一些不伦不类的思想“怪胎”。就此而言,哲学界所倡导的“回到马克思”的主张, 确实有着针对性意义。

中国的理论界总是比西方慢半拍。当西方思想界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疯狂袭击之后, 切身感受到其思想的空洞虚幻和矫揉造作,于是果断与其分手,后现代主义在我国却分 外走俏,而且对其的评价日益拔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怪现象。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 化片面性的揭露,有一定意义,对我国的现代化推进也有某种警示性价值,对此我们应 该进行冷静而又实事求是的分析。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中国人的现实 生活的“相遇”、“相通”问题,这才是理论界应有的主题。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决不 能喧宾夺主,更不能通过几个大而无当的概念,弄混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从而扰乱了中国的思想与实践进程。

标签:;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的尴尬_后现代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