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深度探讨了基于GPS-RTK技术在管道线路工程中的应用,全文描述了详细的RTK的优点缺点,质量控制和作业步骤,并且对后期数据处理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GPS-RTK技术;线路工程;作业步骤;数据处理
前言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里程中的一个标志,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RTK技术应用于线路测量中,可实现管道线路测量的一次性定位,并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1 RTK技术在线路中的应用
测量工作是管道线路工程建设前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前期勘测设计、土地征用、基础开挖、施工安装及后期维护检测方面,测量工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RTK的出现使工程测量工作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RTK在线路中的应用主要用于定线,定位,直线桩位的放样,另外还有线路坐标的采集。RTK最主要的两大功能就是工程放样和实时测量,它在线路测量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2 RTK技术分析
2.1 RTK技术原理
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移动站。移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2.2 RTK技术的优点
(1)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没有误差积累。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RTK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2)作业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RTK设站一次即可测完5km半径左右的测区,仅需一人操作,在一般的环境下几秒钟即得一点坐标,提高了测量效率。
(3)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南方测绘RTK的基准站无需任何设置,移动站就可以边走边获得测量结果坐标或进行坐标放样。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强,能方便快捷地与计算机、其它测量仪器通信。
(4)降低了作业条件要求。RTK技术不要求两点间满足光学通视,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和对天基本通视。因此,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它也能轻松地进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作业。
2.3 RTK测量的质量控制
RTK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很突出,但在准确度方面和GPS静态测量相比要差很多,所以必须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方法如下:
(1)己知点校正法:即在布测控制网时用RTK多测出一些高精度控制点,然后用RTK测出这些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校正。
(2)重测比较法:每次初始化成功后,先重测1-2个已测过的RTK点或高精度控制点,确认无误后才进行RTK测量。
以上方法中,最可靠的是已知点校正法,但控制点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所以没有控制点的地方需要用重测比较法来检验测量成果。
3 线路测量应用及数据处理
本文以大庆油田油建二公司第十一项目部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利用南方测绘RTK仪器进行马惠线路工程的定位工作为例。
3.1工程概况
该管道所经区域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及白于山山前冲积平原区,沿线沟壑纵横,山势陡峭,常规测量方法不能保证准确度,且工作量很大。所以该线路用RTK进行定位测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设备配置
南方测绘RTK仪器一套。包括基准站一台、移动站一台、手簿一台、电台1个、三脚架两个和蓄电池一个。
3.3 作业步骤
3.3.1 基准站的操作
将基准站架设在比较快阔的地带,这里基准站是架在未知点上面,将基准站切换成基准站模式,并使用内置电台模块发射差分信号开机,等待卫星足够基准站就会开始工作,基准站开始工作后TX灯和DATA灯会闪烁来判断是否发射。
3.3.2 移动站和手簿的操作
移动站操作:将移动站架设在碳纤杆上,安装好天线,将移动站切换成移动站模式开机。
手簿操作:按电源键开机,等待出现桌面。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电源,内建设备,启用蓝牙无线(一般出厂时已经设置)。
打开工程之星,工程之星有工程、设置、测量、工具、关于5个下拉菜单,状态后面是卫星个数,状态分:无数据(蓝牙不通)、无效解(无卫星或者卫星少于四颗)、单点解(无差分信号)、差分解(米级精度)、浮点解(亚米精度)、固定解(厘米精度)。
打开工程之星后,等待手簿与主机蓝牙连接。在使用电台时,电台通道与基站通道必须一致,如果不一致可以点击电台上的按钮来切换。查看数据,当已经达到固定解状态以后进行单点校正。将移动站移动到K8-279校正点,在工具下面选择校正向导,选则基准站架在未知点,输入K8-279的已知坐标,输入相匹配的机器的杆高1.8m,校正,确定,校正完成。(注意,基准站一旦关机,就需要重新找已知点校正)。
3.3.3 数据采集
校正后,我们就可以拿着移动站和手簿进行数据采集了。这里以AC280-AC281为例。首先,将移动站架在所需采集焊口的中央,依次点击“测量”“点测量”。
一边手持手簿,一边眼睛观察移动站上的水泡,当水泡居中时,迅速点击保存。然后输入名称AC280-001,输入所对应的杆高1.4m,点击右上角“OK”。这样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道焊口的数据采集了。当管沟太深,导致信号为浮点解或者单点解时,我们要加长杆高,如将杆高伸长到2.0m,此时保存坐标时的杆高也要为2.0m,保持一致。
3.4 数据处理
打开手簿,点击“工程之星”,进入界面后点击“输入”,再点击输入一栏中的“坐标库管理”,进入坐标库界面。点击左下角的“文件”,“导出”,这时会出现导出的界面。点击成果文件,输入要保存的文件的名称20150501,确定。在出现的新界面里点击“导出所有点坐标”,保存。记住保存路径。退出工程之星,返回桌面,双击右下角蓝牙,扫描设备,出现我们所需连接的电脑HP,点击后会出现一列菜单,选择“文件传输服务”,双击。这时会让我们选择所要导出文件的所在路径,找到我们之前保存文件的路径,选择文件20150501,点击“OK”,这时会通过蓝牙进行文件传输,屏幕上会显示进度条。当提示文件传输完成时,点击“OK”,数据导入完成。
将坐标导出到电脑后需要进行转换导入到CAD绘图中。在电脑中的坐标为文本文档txt格式。打开CAD,选择测量,点击展点绘线,把整理的txt文件导入,展绘。这样我们采集的坐标就显示在CAD图纸中了。
4 结论
RTK能够实时提供三维坐标,可以全天候作业,作业时不要求点见互相通视,在地形复杂地区更能体现其优势。在管道线路工程中使用RTK测量不但可以提高作业速度和质量,而且还可以优化路径方案,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劲松,魏二虎.GPS测量操作与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2005.
[3]柳响林,张志勋.GPSRTK技术及其在线路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0(2).
论文作者:陈雪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测量论文; 坐标论文; 作业论文; 基准论文; 线路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