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育在日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媒体论文,在日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90年开始,随着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发展,多媒体这个词首先在日本产业界产生,而后,超媒体与多媒体成为人们常用的同义语。这是日本教育领域应用多媒体的技术基础。1991年中野照海教授在《视听教育》发表论文,阐述多媒体的4个特性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并指出了超媒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符合人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联系的非线性化的信息系统,它具有一种任意想象的存储扩充器的特征。
根据这些对超媒体的认识, 他们提出了超媒体的教育应用是不是CAI的延伸的疑问。明确提出了CAI软件以线性化为特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固定化结构和学习路径,而超媒体教材没有设计明确的目标,学习者必须自寻学习路径等。因而提出了超媒体有助于发现学习策略个别化发展的思想观点。而在超媒体教材制作成果方面,文科制作了非结构化的超媒体教材——“文京文化馆”,理科和文科一样,用综合化的概念,编制了结构松散的题为“立体科学”超媒体教材,完全摆脱了原来CAI课件的模式。
一、发展方向与目标
95年1 月日本文部省正式发表了关于推动多媒体发展的文教实施政策,在其中明确指出了多媒体的发展方向,它完全摆脱了传统的教育观和CAI的框架。
首先表明作为政府在组织实施中,文教行政部门应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努力推动其发展;
第二,把多媒体作为重视人的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举措,在学术、文化、体育中充分进行应用;
第三,面向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充实对儿童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或综合性能力人才的育成。
二、多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
前面已经谈到日本在对多媒体应用到教育的实施政策中完全跳出了原来CAI的框架,并且文部省的文件明确指出,所谓信息化社会, 不是单个地使用电脑,而是指将它们连成网共同发挥作用。日本正是遵循了有关实施政策所指出的方向在教育中应用多媒体的。
1、提供多媒体互联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环境, 这是他们对多媒体应用到教育中在认识上的一种飞跃。在对超媒体教材开发研究初期,他们也是将超媒体看成一种新的综合型的直观教具,只是将其和原来的其他媒体相结合在课堂中使用,不过所编制的软件和原来CAI 课件具有本质差别。他们认为:如果多媒体教学软件还是象CAI 一样规定学习目标、路径、学习策略,则必“心欲爱之,实为害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为创设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于是日本教育界就把研究重点放到运用互联网络上,突破原来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搜集、选择、处理、发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善于交往、相互合作,更好解决问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从以上对教育应用多媒体的思路出发,94年开始在100 所中小学开展网络教学试验。根据97年《视听教育》刊出的日本社团法人日本教育工学振兴会发表的实际调查结果,到98年为止,积极采用英特网的学校,不满一年的达到32%,一年以上的达到64%,他们不仅从网上获取信息,而且积极向网络发送信息,教育效果也得到提高。在网络教学试验中他们不赶时髦,不追求高标准统一的设备、统一的规格,在试验初期,有的学校还是使用旧型个人计算机,尽管他们创设了校局域网、校际网、国际互联网,并在网上开展了各种方式的教学试验,学生利用网络个别学习的试验,但至今未见到使用网校这种时髦的词语,而是实实在在地研究很多教与个别学习的问题。在网络中不仅可以开展双向交流的校际、国际互联网授课,而且还采用CD—ROM、录像、实物投影、 图书资料等开展多媒体组合授课。有的学校将部分电脑放在教室走廊里,让孩子们自由、方便地应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活动。让孩子从小通过网络计算机的操作,培养活用信息的能力。校内网具有播放节目和信息揭示板的功能,以便通过网络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及信息交换。孩子们不只是在网上接受老师授课,而更多的是自己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进行相互评价、相互帮助,培养合作能力。在网上发表作品,低年级以图画为主。
2、教学软件开发
在多媒体的教学软件开发方面,他们基本上有两种思考方法:一种认为应把重点放在超媒体思想的起源和特长上,编制无结构性的教材,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完全由学习者自己控制,这样学习者认知的负担会加重,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迷航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另一种是在到目前为止的CAI中追加声音、映像,由老师与编制者预先设定学习目标、 路径和学习策略,学习者认知的负担会降低。毋庸置疑,以前一种考虑方法为好。从超媒体的思想出发点和特性出发,在教学软件编制中再不能按课时进度设计,而应从主题出发,围绕一个中心,设计一个教学软件。例如:以环保为主题,编制《人与森林》的教学软件;以旅游为题材,设计了《中国旅游》学习中国的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