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计量维护给人们的正常用电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了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对电能计量的采集及运维工作的分析,要在分析现有电能计量的基础上,认识到不同电能计量方式的区别,再分析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以实际的案例作为依据,认识到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重要性,并对运维工作的优化提出相应建议,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能计量;采集运维;故障处理
引言
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离不开电力资源,电力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确保电力企业稳定的运营,需要重视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进电能计量的智能化和集约化水平,全面提高电能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电能计量的精准性,为电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电能计量
1.1手动计量
手动计量是最初使用的一种电能测量方式,其主要通过在用户端设置统计电表,在需要收集数据时,由用电信息采集人员赶赴现场,依次抄录数据。其数据的计算是通过抄录数据减去上月数据,得到该月使用实际电量。这种手动测量方式在早期电力推广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方法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投入,人工成本耗费较大,且工作效率不高,容易出现工作人员计数错误的情况。
1.2IC卡计量
IC卡计量是当下广泛应用的电能计量方式,用户“一户一卡”,通过预交电费购买电量后根据电能使用分别扣费。该方式相比于手动计量节省人工抄录数据费用,电能翻遍计算,工作效率高。
1.3自动抄表计量
自动抄表计量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产物,其采用智能计量仪器测量,连接互联网后将数据直接传递给电力部门,用户网上缴费即可用电。但是这种技术存在一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
2电能计量数据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
2.1表计故障因素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表计故障是电表运转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故障类型,而且表计故障发生频率较高。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表计故障排查工作,可以从可能导致故障产生的原因入手进行排查,并运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来排除表计故障,实现对电能表的有效维护。导致表计故障的主要原因多为电池电量过低时导致电池内部故障发生;同时模块、液晶屏和表计软件等产生故障时,也会导致计量错误的现象。同时当存储器或是内部存储程序受损时,也会影响数据存储操作的正常运行。另外,电子元器件存在老化情况及内部软件程序出错等情况发生时,都会导致表计故障发生。
2.2接线盒故障因素
将接线盒与计量二次回路相接时,一旦出现接触不良问题,则会出现计量二次回路故障。由于接线盒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其内部金属片表面会出现氧化现象,容易引发接触不良问题发生。同时当接线盒端子螺丝松动和接线端子过热等情况发生时,也会影响接线盒的正运行。因此一些需要针对这些故障情况进行严格排查,有效的避免出现数据异常的情况。
2.3互感器故障因素
相较于其他故障类型,互感器故障出现频率不高,但其涉及的故障类型较为复杂。一旦互联器出现局部放电,则会影响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当电压二次回路短路或是电流二次回路开路等现象发生时,也会导致互感器发生故障。另外,当熔丝熔断、铁磁谐振及接线方式不正常等情况下,都会导致互感器故障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能计量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分析
3.1做好运行维护工作,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一方面,由于大量的计量设备、仪器都是安装在供电单位与发电企业,因而要注重相关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防止相关设备受到人为、自然因素的破坏。还有一些计量装置安装在用户一侧,电力企业与用户要根据实际状况做好相应的封印,以免计量装置受到损毁。为了提升计量的安全性与精确性,电力企业要适时的淘汰掉存在损毁或年久失修的计量装置。另一方面,一旦发现有计量装置发生故障,要及时进行相应的维修与处理。这一过程中,一旦发现贸易结算问题,要严格根据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相关条款进行处置。同时,还要加强对计量运维人员以及运维工艺的监督与管理。一旦工作人员发现或收到故障异常信息,要马上报告计量所,并且在短时间内到达故障现场进行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要求对计量装置以及二次回路等方面进行检查,查明故障原因并进行妥善的处理。此外,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调查工作,不断提升责任忧患意识,严格按照差错计量法规进行差错电量的正确计算。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偏差或窃电问题,要及时的将计算结果上交到市营部进行相应的审查,审查工作经过签字确认之后,要将相应的信息传递给采集人员。这一过程中,要对计量设备故障出现的差错时间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对于相应的费用要进行及时的追退。由于窃电行为是违法的,因而用电管理人员要做好窃电行为的监督,一旦发现这类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与取证,并做好后续的书面认定与签字等工作。
3.2对计量故障进行合理的预防
由于计量采集与运维缺乏相应的远观性,因而电力企业无法对潜在的故障进行有效的预见与控制。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计量与采集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电力企业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计量故障的预防。首先,计量现场要对二次负荷状况和电能装置进行严格的验收工作,同时还要安排专人进行计量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以防计量工作出现偏差;其次,要针对计量二次回路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杜绝随意停用或更改问题的发生;此外,要加强对计量倍率的管理工作,一旦发现互感器出现改变的问题,要及时做好倍率的重新计算与核查;另外,由于封闭电能计量的重点是计量设备,因而要加强对于设备安全的保护与管理。通过做好故障预防工作可以提升计量的准确性,同时对于改善电力企业的形象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对这一环节引起重视。
3.3提升计量采集运维人员的综合素养
由于采集运维质量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经济社会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电力企业要加强计量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进而提升计量采集运维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一方面,企业要注重员工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培养,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来不断提升员工的能力。另一方面,计量采集运维过程中,要注重智能化与网络化水平的提升,积极提升员工的计算机操作水平,鼓励员工进行采集运维经验的交流,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此外,电力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日常的表现与绩效考核挂钩,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
3.4做好智能电表以及采集设备的现场巡视工作
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现场巡视工作,并且要周期性的进行采集工作的监察,对于区域内一些平改、拆迁地区进行重点巡视,以保证智能电表以及采集设备的运行不受影响。对于巡视中发现的故障与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出现欠费等一系列的经济风险。此外,还要注重全网通模块的引入,现阶段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而通过解决好信号问题就可以不断的提升市场份额。尤其是对于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的粉石厂以及磁选厂等区域,要使用移表、安装封闭计量箱,同时还要定期开展清扫等工作,进而提升电表和采集设备的运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给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运维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因此,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要采取合理的方式预防故障的发生,加强电能计量的监督工作,防止电力设备遭到人为的破坏以及窃电情况的发生,最终促进电能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电力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罗雅之.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运维工作中的作用[J].信息通信,2017(11):127-128.
[2]杨悦辉.分析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计量运维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4-15.
[3]陈英娇,汪龙.电力计量大数据对计量装置运维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7):48,50.
论文作者:梁立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电能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发生论文; 数据论文; 回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