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吴颢昕戴建国通讯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饮酒过量可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病证,统称“酒病”,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各类酒病形成,特别是其病因病机研究备受关注。为此,将其系统梳理,探讨酒病病因病机,希望有利于促进传统医学对酒病的辨证施治。
【关键词】中医酒病;病因病机;文献整理
【中图分类号】R19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017-02
1酒病概念
《黄帝内经》谈到酒邪为病时提出“酒悖”和“酒风”证候。“酒悖”即饮酒之后,行为失节,悖于常态。《灵枢》载有:“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剽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为之,名曰酒悖也”[1]。《素问》中有:“帝曰: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2]。“酒风”即饮酒中风而病。这是我国传统医学关于饮酒致病最早的记载。
而作为病名“酒病”之称最早最旱见于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指出“酒病”脉象,“短疾而滑”[3]的特点。此后历代医籍之便广泛使用“酒病”之称。分析历代医学文献,酒病大意是指因饮酒过量,酒毒(邪)侵袭人体而导致的各类疾病,既可表现机体整体的损伤也可表现为某个或多个脏腑器官病变。从《诸病源候论》论及“酒瘾”、“酒癖”[4],到元代罗天益称“酒病”为“酒客病”[5]。明代王肯堂[6]谓其“伤酒”同时期的张景岳在其书[7]中提到的“酒厥”、“酒鼓”等。高丽的《东医宝鉴》中称为“酒伤”[8]。上述证候就是酒毒侵害人体不同脏腑器官的表现。同时不难看出古典医籍对于酒病的记载分类繁多,而在社会相对稳定繁荣的明清时期酒病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酒病病因
21酒之性味:众所周知,饮酒过量是饮酒致病的重要因素,中医最早对于饮酒的致病论述始于《灵枢》[9]。如“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等;《论勇》中又有:“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剽悍。”《素问》还指出:“酒气盛而剽悍”[10]。而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11]首次出现了关于酒的专论,其载道:“味苦,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邪恶气,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人饮之,使体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12]”。不但明确指出了酒的性味,还表明其具有毒性。同样唐代的《新修本草·卷第十九》中写到:“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13]。宋佳[14]指出其后历代很多医书引用此论,可见在酒的性味和毒性上,医家们有着一定共识。
22酒邪偏性:酒性湿热,相当时期内是比较主流的观点为众多医家所认同。王好古在研究酒的性味外,最早提出酒为湿邪的论点。“按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饮之而昏醉易狂者热也,宜以汗去之;既醒则热去而湿留,止宜利小便而已”[15]。与之相反,一些医家所接受的是张景岳提出的“酒质寒”学说,即认为酒“性热而质寒”。其曰:“盖酒成于酿,其性则热,汁化于水,其质则寒。若阴虚者纵饮之,则质不足以滋阴,而性偏动火,故热者愈热,……此酒性伤阴而然也。若阳虚者纵饮之,则性不足以扶阳,而质留为水,故寒者愈寒,……此酒质伤阳而然也。故纵酒者,既能伤阴,尤能伤阳,害有如此。”而叶天士则认为“酒为寒”是“好奇之言,误者多矣”[16]。对这一有异于前人认识的学说并不认同。综合文献研究,宋歌[17]等人认为在体质差异不同的各类人群中,酒的湿邪容易积聚而酒的热性难却以表现,症候反应出一派阴寒。所以“酒寒”理论更可理解为“酒湿”理论的一个表现即酒性的“寒”与“湿”是因个体体质条件不同而表现出湿热与寒湿的不同。一言以论之即“质湿是本源,质寒是表象”。
23机体自损:“患者身目发黄,心中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面发赤斑,其原为虚劳之人,饮酒多,进谷少……”[18]。指出人体自身的虚损也是酒病的病因之一。北宋官修《圣济总录·卷第七十三》中记载:“论曰胃弱之人,因饮酒过多,酒性辛热。善渴而引饮,遇气道否塞,酒与饮俱不化,停在胁肋,结聚成癖,其状按之有形,或按之有声,胁下弦急胀满,或致痛闷,肌瘦不能食,但因酒得之,故谓之酒癖。”在《圣济总录·卷第六十》中赵佶敕等[19]明确指出在“虚劳”人群中,过量饮酒易导致酒病。
24酒后房劳:此外古代医学文献还多次提及“房劳”这一特殊病因。《寿世保元·卷二》载有:“醉后入房,以竭其精,令人死亦不知,虽知者亦迷而不戒”[20]。像这样酒与房劳相互作用导致酒病的记载在文献中较多,医家们对酒与房劳的致病关系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叶选医衡》中形象的将“酒色并嗜”喻为“双斧伐木,其仆可立而待”从而告诫众人“不得独冤狂乐矣!”[21]。
综上所述,中医文献中酒病有多种病因,机体虚损,酒后房劳等都易诱发酒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医酒病病因研究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重视个体化,综合内因外因,强调其联系性,注重辩证论之。
3酒病机理
由病因研究可知,酒毒为湿热之邪,如《灵枢·论勇》于胸中,肝浮胆横。”指出酒毒初伤脾胃,后伤肝胆,又“酒循经络,留着为患。伤肺则变咳嗽消渴,伤心则变怔忡不寐,伤脾则变痞满疽胀,伤肝则变胁痛吐血,伤肾则变腰软阳痰,此五脏之受病也”。成为不同系统病变,互相影响,在不同系统,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不同,一般难以辩证[22]。但可根据其病发特点划分为四个阶段。
31酒入脾胃致湿阻气滞:自《内经》始,皆言酒病先伤脾胃。其以湿阻气滞为主,在李东垣的名方“葛花解醒汤”中加以人参、茯苓等养胃扶正[23]。医家在酒病方尤重脾胃,多用大米、面粉等以养胃气[24]。
32酒积肝胆致气滞血凝:酒入脾胃后,酒毒湿邪,蕴于中焦而致脾土奎滞,土奎则木郁,肝条失达人体气机不畅,气、血、酒相携而气滞血凝。如“酒癖”证,其凝结于胸胁腹下,导致胁胀而痛,饮食减少。《诸病源候论》有:“酒与饮俱不散,停滞在于胁肋下,结聚成癖,时时而痛,因即呼为酒癖,其状胁下气急而痛”[25]。明代万全在治疗上常以清利热湿为主,其白范散、红款散等方[26],取得良好的疗效。《类证治裁·黄疽》曰:“酒疽多蕴热,先用清中”提出名方“茵陈泻黄汤”[27]。
33酒循经络致经脉不和:酒浸肝胆,肝胆失调,气机不畅,积于体内,溢至经络,经脉不和。《世医得效方》中有:“盖酒之为物,随人性量不同,有盈石而不醉者,……流于清气道中,则眼黄鼻肿,种种不同”[28]。指出酒邪的走窜之性,入经脉,至脏腑,发病变。李东垣以“上下分消其湿”之法创立葛花解醒汤以治疗酒食所伤。其《兰室秘藏·酒客病论》载:“酒大热有毒,……若伤之,则止当发散,汗出则愈泉,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29]。
34酒淫五脏致脏腑皆损:气血俱损,溢至经络,经脉不和,又脏腑皆损。印证了“酒有大热大毒,若醉饮过度,毒气攻心,穿肠腐胁,神昏志谬,目不见人,此丧生之本也”[31]。孙洪生认为[30]人的五脏六腑是密切相联的,肝脾久病,必及于肾;脾运失调则肾精不足,肾阳下陷。膀胱气滞,导致脾肾阳虚。精血同源,肝气久郁,生热伤阴导致肾阴不足,肝肾同病。病若日久,酒邪上蒙心窍,使病势进一步恶化。名医万全指出:“入于肺为喘,为咳;入于心为心痛,为怔忡,为噫;入于肝胁痛,为小腹满痛,为目昧不明;入于脾胀,为肿,为吞酸,为健忘;入于肾为溺涩,赤白浊,为腰痛,为背恶寒;入于胃为呕吐,为泄痢”[32]。故《医方类聚》有:
4结语
酒病以酒毒为邪,过饮日久,损脏腑,耗气血,人失节律,变生诸多病证。酒病施治因人而异,因证而治。总结以上酒病相关记载,我们当借鉴古人证治准绳,结合当下病变特征,在中医学的现代系统高平台上,深入研究,古为今用,以陈出新。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0
[2]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第1版)[M].人卫生出版社,2005,8
[3]王叔和.脉经(第1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
[4]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第1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5]罗天益.东垣试效方(第1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
[6]王肯堂.证治准绳(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7]张景岳.景岳全书(第1版)[M].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2
[8]许浚.东医宝鉴(第1版)[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1
[9]姚春鹏.《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略论[J].鄱阳湖学刊,2010,3(03):5153
[10]刘光华.《黄帝内经》病证源流及名实考[D].辽宁中医学院,2005
[11]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第1版)[M].群联出版社,1955
[12]尚志钧,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第1版)[M].皖南医学院科研科出版社,1985
[13]苏敬.新修本草(第2版)[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
[14]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15]王好古.此事难知(第3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4
[16]叶天士.景岳全书发挥(第1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
[17]宋歌.中医酒病证治理论总结与解酒方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18]刘俊红,李连章.华佗神方(第1版)[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
[19]赵佶敕,杉本良仲.温聚珍版圣济总录(第1版)[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12
[20]龚廷贤.寿世保元(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
[21]叶天士.叶选医衡大东书局(第1版),1996,5
[22]李用粹,吴唯.证治汇补(第3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
[23]郭桂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癖)的中医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24]丁侃.基于知识元的中医古籍方剂知识表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25]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1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8
[26]万全.万氏家传点点经(第1版)[M].湖北科技出版社,1986,1
[27]林珮琴.类证治裁(第1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8]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29]李东垣.脾胃论(第1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30]孙洪生.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31]盛增秀,陈勇毅,王英.医方类聚(第3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32]董尚朴.金元医家《内经》散论辑与学术价值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论文作者:周璇吴颢昕戴建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0
标签:黄帝内经论文; 医家论文; 出版社论文; 本草论文; 脏腑论文; 脾胃论文; 文献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