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顶新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1315
摘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与城市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匹配、监督管理不完善等复杂因素密切相关,导致黑臭水体治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基于消除黑臭水体、建设生态河道的理念,为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提出了整套处理处置方案,提供了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实现河道“水清、岸绿、河畅、水达标”的目标。
关键词:
引言
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水环境问题。城市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全国大部分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各大流域的二级、三级支流的黑臭问题更加突出,且劣化程度逐年提高。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尤为关键。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和管理体系能为发展中国家水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对推进水环境治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黑臭水体形成原因
一是城市内河规模普遍较小,水系沟通能力差,水动力条件差,换水率低,导致水体局部出现黑臭现象。城市内河水体流速缓慢时,河水流动中携带的大量泥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水体底部形成淤泥层,底泥中含有污染物及未清理的水生植物、藻类等所形成的腐败物。二是部分建成区及大部分非建成区尚未全部进行截污纳管,雨污混流现象严重、污水直接排入周边水域造成黑臭水体的形成。生活污水、企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或处理未达标偷排入水体。三是雨水降水所携带的污染负荷流入水体,如农药化肥残留物、分散式畜禽养殖废水、地表落叶腐败物,通常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性变化特征。
城市河道规模越小,则淤泥层累积增加的速度也相应变快;这种现象导致好氧分解只是在污泥表面进行,在淤泥内部则主要呈现厌氧状态,在缺氧条件下,有机物分解过程十分缓慢,污泥厚度不断增加,颜色逐渐变深变黑。同时,雨污混接导致污水入河、地表污染物随雨水入河加剧了水体黑臭的进度。
2黑臭水体治理的传统方法
2.1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清淤疏浚,通过黑臭水体底泥污染物的清理,从而可有效降低污泥中有机物的释放,迅速减小水体的内部污染,比较适合污泥严重的水体的初步治理时期。清除的底泥应当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河道疏浚底泥污染情况进行分类消纳处置。消纳处置优先考虑以还林、还田利用为主,固定消纳、临时堆置、资源化利用为辅。此外,水体中水生植物残渣也是导致水体黑臭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也要注重对水生植物残渣的清理,这样可以避免这些残渣进一步腐蚀,消耗水中的氧气并释放污染物,可以降低黑臭水体产生的概率,促进生态系统的良好稳定运行。
2.2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就是借助一定的化学试剂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体和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资源的目的。因此,化学方法也在当前黑臭水体的治理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此外,化学方法较其他方法不同的是:其操作较为简单,但是其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可能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在使用化学方法时,需要合理地对化学试剂的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确保发挥出其真正的使用价值。
2.3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也是处理河道黑臭、河道污水等现象常用的一种方法。生物方法的使用,不仅成本较低,而且还能与生态系统的运行相匹配,达到对黑臭水体治理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生物方法的使用能够有效解决城市黑臭水体污染问题,但是在使用时,还应遵循相应的河道生态化治理原则,不断应用生态护岸、生态渠底设计治理以及水污染治理等方法,这样才能确保生物方法的使用能够更加符合生态系统的运行要求。
3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3.1合理开展引清排浊工作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黑臭水体范围以及污染程度等的限制,其各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其它类型的问题,导致治理效果并不突出。为了提高黑臭水体治理效果,尽可能降低黑臭水体的污染范围,在此基础上开展后续的治理工作,在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前期快速清淤工作的重视,通过水系调度、引清排浊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尽快降低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在此基础上开展细节性的污染治理等工作,不仅可以提高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效率,后续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逐渐减少,对保障其工作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情况,可以把外界水质较好的水体作为引清排浊的水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黑臭水体治理的整体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使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
3.2合理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针对河道的具体条件不同,在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还可以应用生态修复技术中的生物膜净化的方式来开展治理工作。生物膜净化属于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中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实际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结合黑臭水体治理成本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因地制宜的来开展生物膜净化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修复过程中应用的岸带修复等开展后续各项工作,实现过滤有机物及黑臭物质的目的。同时,生态修复技术还可以将部分导致水体出现黑臭问题的物质当作肥料,用以供给生物浮岛营养,对美化景观以及降低水中的生物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3.3合理开展截污纳管工作
截污纳管是黑臭水体治理最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也是采取其他技术措施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做好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的截污纳管工作,将污水统一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才能减少黑臭水体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首先查明工业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并对其展开深入的调查,明确其主要的分布情况,这样有助于相关防治解决措施的有效实施。譬如:建立污水处理厂,将工业污水或者生活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通过运用物理方法或者其它方法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此外,还应有效明确排水管道以及河道的分布情况,不断建立和健全较为完善的污水管道主管和支管的配套网络,这样就能促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城市还可将集中式的污水处理方式改为分散时的污水处理方式,通过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来实现将污水提升至沉淀池,这样就能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在开展污水处理工作时,还应有效注入海绵城市的工作理念,结合其在:“渗、滞、蓄、净、用、排”等环节提出的要求和功能特点来展开相应的污水处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整个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质量,不断为工业和生活用水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结语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当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而言,其由于受到相应的历史原因影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还较不完善,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里,许多生活、生产污水以混流甚至直排的形式入河污染水体环境,对河道的生态环境本体造成了很大破坏,给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展开带来了难度。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是一项相对长期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出,治理可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沟通、引清排浊;生态修复、提升水质”的基本技术路线具体实施,其中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是选择其他技术类型的基础和前提,生态修复是维护水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清.信息化背景下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研究与应用现状[J].科学与信息化,2018(16):163-164.
[2]秦波.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J].建设科技,2016(23):50-51.
论文作者:翟光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水体论文; 城市论文; 方法论文; 污水论文; 河道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