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论文_袁忠,童均良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论文_袁忠,童均良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快速发展起来,房屋建筑的结构逐渐复杂化,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关乎到整个的房屋建筑质量。要提高混凝土施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就要对混凝土施工工艺予以改进,以确保混凝土施工保质保量地完成。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进步,衍生出来更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在房屋施工建筑中使用好的新颖的混凝土材料,不单单可以提高整个房屋建设的质量,还可以增加其建筑效率。然而,在建筑施工的时候,混凝土的运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这样就不能确保其施工的质量。就需要在施工的时候很好地掌控该技术,学会灵活运用,促使其施工质量尽量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主要是指水、水泥和颗粒状在添加剂和混合料在规定的比例下,经过均匀搅拌混合后,形成的一种可以胶状体,凝固后成型的材料,因为它具有取材简单,价格便宜,生产过程简单等优点,因此使用量原来越大。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它可以与钢筋牢固地结合,并形成具有坚固性强、抗压强度高、经济效用高且耐久性强的等优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已成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随着混凝土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增大,在当今建筑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施工前原材料的控制

出现问题:强度不够。处理方法:①在混凝土施工前通过对商品混凝土公司提供的质量控制资料,检查水泥出厂合格证、水泥复检报告、河砂复检报告、碎石复检报告、粉煤灰合格证、粉煤灰复检报告、外加剂合格证、外加剂复检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以及混凝土试件强度复检报告等质量控制资料,检查是否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否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否则不得计量,直至符合要求为止。符合要求后方由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签署混凝土浇捣令。②商品混凝土到施工现场后,首先检查发货单上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测量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当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责成整改至符合要求为止

2.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

其一,房屋建筑施工中要重视环境因素的影响。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量不仅多,还要注重成分的合理配置,否则,就会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导致混凝土所具备的性能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 。这就需要在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凝土施工中环境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程度、水泥热化以及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程度进行观察并从科学的角度详细分析,以使得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具有针对性,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其二,房屋建筑施工中要重视中低等水化热水泥的选择,做好混凝土调配工作至关重要。混凝土中的水泥是主要的成分,以中等的水化热的水泥或者低等的水化热的水泥为主要的选择对象,避免结成水泥块,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其三,房屋建筑施工中要重视骨料的选择。骨料的选择中,以膨胀系数小的骨料为主。要求骨料表面要干净,有弱包裹层的骨料是不合格的。骨料的岩石弹膜要低一些,且级配良好 。砂子的选择中以中砂为诸,其中的含泥量不可以超过 3%。所选择的碎石直径要大一些,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卵石,碎石中的含泥量不可以超过 1%。混凝土配制中,不可以使用粉煤灰,也不可以用水泥替代,确保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使得混凝土水化热降低。如果有必要在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要求粉煤灰的细度要接近水泥颗粒的细度,粉煤灰中碱含量、硫含量和水含量都要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所占有量要低于五分之一。

2.3混凝土浇筑

在土建施工现场中,混凝土材料的浇筑同样也需要进行严格把关,这种混凝土的浇筑复杂性同样也较为突出。①需要关注于模板结构的合理性,了解模板结构是否能够和设计方案较为一致,如此才能够为后续相关操作打好基础,避免因为模板位置或者是固定不合理,造成混凝土浇筑出现问题;②还需要关注于混凝土材料的浇筑速度,一般要求按照匀速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进而也就能够有助于保障其相应混凝土材料的浇筑较为合理,在填充方面发挥出最佳效益,避免出现浇筑质量缺陷;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土建结构,其很难实现一次性混凝土浇筑完成,进而也就涉及到了分段浇筑的问题,这也就需要围绕着相应浇筑分隔缝的设置进行有效处理,促使其相应分隔缝能够为整体质量保障做出应有贡献。当然,在此浇筑过程中,合理运用后浇带施工处理模式也是比较有效的一个基本方式,应该在相应施工浇筑中合理设置;对于混凝土的具体浇筑操作,还需要切实把握好振动棒的有效运用,促使其能够实现理想搅拌处理,将混凝土材料均匀分布在相应结构内,并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其浇筑过程中热量的扩散效果,避免其内部积热过多造成裂缝问题出现,严格控制搅拌幅度,避免其和周围模板结构出现碰撞。

2.4钢筋搭接

钢筋搭接影响着施工中混凝土的断口焊接质量的好坏。为了确保其质量,需要对搭接的过程进行把控,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材料的成本和规格,通常会采取成本相对比较低的钢筋进行连接,这样的做法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够很好地调节所用钢筋的尺寸,从而影响其性能的发挥。所以在施工的进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整合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法式来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的质量,同时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合理控制成本。

2.5房屋建筑施工中要采取裂缝预防措施

混凝土的水化热程度高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在混凝土中要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降低水泥的比例。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中砂和粗砂都要合理配置,按照规定将少量的膨胀剂加入其中。配置的混凝土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强度测试工作,持续一个月的时间,之后进行抗渗测试。混凝土施工中,要做到振捣密实,降温速率要相对缓慢一些。当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为了避免泌水现象导致混凝土产生空隙,就要进行二次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对钢筋所产生的握裹力,由此增强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裂性,抗压强度也会提升。混凝土的运送的过程中通常要采用泵送的方法,板顶面的水泥浆要按照设计标高刮平,工具是3米长刮尺,要操作标准,以避免刮平质量问题存在。当水泥浆初凝滞后就进入到碾压环节。用铁滚碾压可以有效地消除收水裂缝,碾压过后还要使用木蟹打磨压实,施工时间需要持续12个小时,之后进入到养护环节。另外,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水层施工是预防裂缝的关键。防水层多位于基础的底面,在基础上面垫层,加做油毡层,以避免基础收缩。为了避免断面突然发生变化,有必要将斜向抗裂钢筋在孔洞的周围以及转角处配置好,可以有效地预防裂缝产生。

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影响其应用质量和运用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建设企业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种要点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发现并找出混凝土技术应用中的问题,然后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予以解决,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效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讳.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浅析[J].中华居民(下旬刊),2013,10(21):119-121.

[2]成守涛.基于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04):204-206.

[3]鲁志伟,韦小丹.混凝土结构施工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01):45-47.

论文作者:袁忠,童均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论文_袁忠,童均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