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行盛玻璃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700
摘要: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造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受到工程造价的影响。所以我们要科学的管理,实时监控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学习经验,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做好管控工作,合理的控制企业的成本。
关键词: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引言:
作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核心阶段,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不仅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管理以及工程变更等方面的管理措施,有效的实现了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1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建筑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建筑行业的发展容易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而随着时代的变革,建筑工程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造价控制管理属于建筑工程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经济效益。而施工阶段是产生造价的关键环节,在此阶段,主要有人工费用、材料费用以及机械费用,这在整体建筑造价当中占据着很大的份额。所以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阶段造价管控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造价管理,减少施工阶段的成本投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以有效的加快整体工程建设的进度,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实际工作中,很多施工组织的设计都存在较多的缺陷和不合理之处,一方面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导致施工工序杂乱,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另外一方面导致工程产生了很多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加了工程的造价。
2.2 材料、设备因素
施工单位为谋取原材料的差额、利润,在施工环节使用质量较次、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致使项目在工程验收环节因质量达不到合同标准,再次进行返工重修,无形之中增加了招标企业的工程造价投资成本。除此之外,施工单位租赁机械设备时,考核并不严谨,优先录取价低的企业,对机械设备的质量情况并不清楚,有可能出现在施工中设备突然坏掉或出现运行故障,拖慢工程进度,使得工程造价成本增多。
2.3 现场变更签证管理因素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较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设计思路变化、业主的要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工程的某些项目进行变更。而往往这种变更,都会导致施工阶段的造价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和业务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需要进行变更的内容,必须现场进行工程量的确认,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手段确保建筑工程各方的经济利益。同时,在进行项目变更时,施工企业必须组织建筑工程的业主以及相关监理企业现场签证确认。
2.4 造价工作人员因素
除了一些外部因素之外,施工企业本身的内部问题也会导致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第一,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在对造价管理过程中缺乏技术手段。由于在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过程中,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工程技术、现场管理、经济管理等多方的知识,对其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第二,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素质能力较差,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认真、不规范、不负责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一定程度上给工程的造价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管理措施
3.1 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控制工程的变更
第一步,要按照管控程序开展相关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之后根据工程量的清单报价,“低价标索赔盈利”获得承包项目。第二步,相关的管理人员要重视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一旦发生变更就要立刻做出评估,探讨变更会给总投资带来的影响,尽量减少成本的支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第三步,减少方案设计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合同双方都要对这个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一旦发现漏洞立刻消除。如果需要设计的变更尽量在施工之前完成或者是施工周期完成,这样也不会影响到大的工程造价动向。
3.2 项目预算需强化
确保项目预算工作审核流程符合规范要求。在工程施工前,依据实际施工材料的定额标准测算出工程成本,对其进行多方验证,以确保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巧妙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造价的控制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在施工中,若出现测算结果之外的其它相关费用,要及时汇总,做好效益测算。在资金投入使用中派专人进行督查,及时了解其动态去向。招标企业造价从业人员,要随时关注市场的变化,对影响造价的因素实现动态追踪,比如及时了解原材料的价格是否出现变动、设备的租金是否有了新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相关造价,及时调整预算。
3.3 完善施工方案
施工前,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会涉及相应的施工方案。之后考虑到多方的因素,例如施工条件、工人条件、施工环境等等。合理的调整工期,最大程度的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但实际的工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进行,所以还是要进行调整,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施工方案,这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管理。确保施工方案科学完善,优化资源配置。为具体的施工提供相关的技术和依据指导。完善施工方案后,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计划一步一步的完成,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3.4 做好人员、材料以及设备费用的控制
第一,做好人工费用控制。首先根据月初制定的施工工序以及进度,对于用工数量进行预算。按照实时的人工价格计算本月人工费控制限额。同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要有计划的对一些工序的日供消耗量进行缩短,从而实现对成本进行控制的目的。其次,还需要按照工程分项目要求,对用工数量进行分别的记录。在完成分项目标任务时,还需要比对工程量清单以及用工数量,寻找差别,并第一时间修正控制指标。第二,做好材料费用控制。首先需要对材料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要求进行限额领料。其次,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在材料购买时,要做到货比三家,物美价廉,减少材料成本。第三,做好机械费用控制。首先,需要加强设备使用记录,做好日常维护,并不断提升设备的利用率。其次,使用分包管理的方式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从而降低管理风险。
3.5 索赔处理需妥善
在施工过程中,若双方因为合同纠纷发生分歧,索赔是必然结果。然而索赔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因其特殊性,会严重影响工期,进而增加工程造价的成本。因而要想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需要防患于未然,做好可能涉及到的索赔工作。将工程涉及到的文本资料,比如书面合同、研讨记录、一些列方案进行归档处理,便于查找资料,起到未雨绸缪之效。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因其涉及领域宽泛,因此在运行中如何管理好工程项目是至关重要的。施工阶段是确保建筑项目能否如期完成预算的重要保障。因而如何在施工中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控制管理是关系到整个建筑项目能否按时竣工的关键。在当前建筑行业的推动下,只有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才能实现对工程进度的全面掌控,确保建筑质量,获取正当合理的利润收入。
参考文献:
[1]肖红梅.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
[2]于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策略[J].建筑知识.2017(12)
[3]左慧英.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7)
论文作者:彭良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