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论文_刘延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论文_刘延波

山东省青州市益都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262509

【摘 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在水利工程方面的投资力度,主要体现在大中型防洪抗涝工程中,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较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显得较为薄弱,十分不利于小型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

引言

我国农村经济长期落后,农田水利建设较为落后,普遍存在农田水利设施功能退化、工程标准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尤其是经过旱涝灾害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损失更加严重。这种现状同我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各地各部门必须要认识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通过政策和资金杠杆儿对现有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现转进行调控,为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保障。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1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

从行政主管部门的角度来说,对于项目的行政干预过多,存在违反建设程序,随意压缩合理工期现象。从施工人员的角度来看,施工队伍大部分从项目所在地附近的村民中招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质量意识薄弱。从施工企业的角度来看,由于工期跨度不大,就不愿意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施工队伍缺乏团结协作意识。此外,各方建设主体之间的协调沟通不畅,施工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还存在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1.2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和成本。在动工前,对工程实施地点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认真严格的勘察,掌握精准的现场信息资料,能够确保勘察设计符合实际的施工环境,能够确保施工的高效率和可行性。但由于项目建设业主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弱,很多工程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往往是等项目计划下达后才开始筹备项目的前期工作,存在“赶时间”问题,导致完成设计的时间短,任务重。而一些设计单位也为了省事、节省开销,设计人员不到现场,往往东搬西套,致使很多项目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实际不相吻合,工程施工计划不可行,工程设计常常变更甚至用不上,无形中增加了工程量,更别提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了。此外,农村水利工程的存在特殊性,施工环境较为恶劣,施工方的测量技术、设备落后,采集的数据不精确,影响了工程质量。

1.3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监督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工程建设中,通过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和业主单位委托的监理企业进行施工监督。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施工地点分散在农村各地,监理费用又比较低,监理人员无证上岗或者无专业知识、实战经验,使得监理形同虚设,难以及时监督到位。政府质量监督部门更是难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监督。一旦项目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就会出现不按设计要求盲目施工,反复矫正的情形,增加了建设成本的同时还给工程建设留下了安全隐患。

1.4“重建轻管”现象突出

“重建轻管”是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通病。一旦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基本上采取村民自主管理的方式进行管护,管护质量不高;水行政主管部门也由于人少事多,难以管护到位,致使出现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渠道淤积、电机电线屡屡被盗等情况,直接影响了效益的发挥。

此外,项目主要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不尽相同,组织结构也千差万别。项目较多时,各相关方的工作人员身兼多职,难以一一跟踪管理到位。在建设资金的拨付上,工程款不能及时拨付,承包方垫资建设,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利于确保工程质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小孩,农村投工投劳动力明显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建议措施

2.1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程序

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严格执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合同,明确项目建设各方的权利义务,严格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建设主体各方的职能作用。严格招投标机制,设置符合实际的“拦标价”,推行合理低价中标,遏制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强化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引进更多的优秀企业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促进水利工程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严格设计审查,切忌随意变更设计;要求设计单位勘察现场,了解农户需求,尊重村民合理化的意愿,并按照勘察设计的有关条例及规范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经济实用、切实可行。强化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制定严格的材料检验制度,把好施工第一关,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及质量事故。业主方要对进场材料、产品、设备进行严格检验,将质量、工期、进度、效益有机统一起来。组织好各专业的设计图纸的会审工作,将设计缺陷消除在施工之前。

2.2建立完善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

质量监督部门与监理企业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良好的工程质量保障机制。政府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的业务培训,明确项目质量监督中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各方主体的职责权限,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力度,实行“谁验收、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监理企业则应该按照合同要求,提高监理人员业务素质,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控制措施,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项目质量目标要求。

2.3整合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从实际情况来看,水利建设资金多为各级政府财政投资,来源多样化,结构复杂,项目工程资金不能一步到位,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更是难以就位,导致资金到位不稳定。按照“资金用途不变、区域集中、各投其资”原则,从预算编制开始就对水利资金进行全面梳理,依据水利专业规划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水利专项资金进行归并,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村危改、扶贫开发等各种资金整合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出台资金筹集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益。对拨付资金的使用情况要进行跟踪检查,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

2.4建立多方联动的协调沟通机制

良好的沟通协调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从项目前期工作开始,建立健全项目相关方的沟通协商机制,比如成立领导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决策协商制度,多方征求意见,促进“水利资金统筹使用和政策衔接、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程建设的合力。

2.5严把住工程竣工验收关

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建设投资成果转入生产或使用阶段的重要标志。工程结束后,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严格执行验收程序和标准。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及时汇总验收资料,做好资料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

2.6强化建后管护

建后管护是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关键,也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通过水价、产权制度、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管养分离”,落实管理主体、工程安全、防汛抗旱、维修养护责任,建立起长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真正让农田水利设施实现“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长久发挥作用”的目标,确保农村长期受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结语

总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特殊性,管理具有广泛性,要根据施工特点、人员结构,从制度建设、预算管理、监督检查、廉风防控等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制定有效制度,并加以贯彻落实,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提高农业综合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郑通汉.改革中央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水利2016.

[2]张华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

[3]陈孝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探讨[J].机电信息2014.

论文作者:刘延波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论文_刘延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