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 要】本文介绍中药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治疗。目的,观察中药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西药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CA125值、PGE2、PGF2α的变化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疗效相似,但治疗组在腰骶痛、肛门坠胀、月经不调、不孕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125值及PGE2、PGF2α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药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能够减轻和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90-01
前言: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雌激素依赖性、出血性、粘连性疾病,由于异位内膜反复周期性出血所导致的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等体征以及其所具有的周期性痛经、不孕、月经不调等症状,给生育年龄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成为妇科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病变,发病率在10%以上,且有逐年增高趋势。80%的患者有痛经,50%合并不孕,严重影响青中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中药综合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治疗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中药综合治疗的方法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经确诊,均符合199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患者均已婚,年龄23~44岁,平均31.4岁;病程1~9年,平均4.8年;病史:剖宫产史7例,人工流产史24例,曾有放置节育环史9例。所有患者中合并痛经29例,其中有性交痛13例,经期肛门坠胀12例,非经期下腹痛7例;合并巧克力囊肿24例,子宫后穹窿触痛性结节27例;合并不孕症13例,其中7例为继发性不孕;合并月经不调9例。
临床表现:痛经,不孕,或盆腔疼痛,或腰痛,或性交痛,或月经紊乱,或消度低热,或盆腔肿块等。妇科检查:阴道或宫颈处可见有蓝萦色结节,后弯窿及子宫孤骨韧带处可触及结节,伴触痛,有的附件可触及肿块,有的会发现子宫体增大,甚至与周围组织猫连且固定,B超或腹腔镜检查有助确诊。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用丹那唑,每日2次,每次200mg,经期连续用药。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中药外敷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中药内服:柴胡、皂刺、鳖甲、当归、川芎、三棱、莪术、肉苁蓉、香附各10g,白芍20g,鸡血藤、黄精各30g,小茴香、艾叶各5g,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经期去三棱、莪术继续服用;中药外敷:大黄、侧柏叶各1 OOOg,薄荷、泽兰、黄柏各2508g,共研细末备用,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制成)50一1008,开水蜜调,外敷下腹部痛处,每天1 - 2次,月经期停用;中药保留灌肠:红藤309,透骨草209,三棱、狡术、王不留行、皂角刺、路路通各159。加减:气滞者加青皮、川棣子;寒凝者加桂枝、制附子;气虚者加白术、黄蔑;疲热者加紫草、蒲公英;肾虚者加鳌甲、龟板。水煎取汁100一150mL,温热保留灌肠。先用润滑剂润滑肛管前端,将肛管通过肛门输入直肠内15mL,用消毒过的灌肠器,将药液缓缓注入,保留时间l小时以上,使药液能通过肠壁充分吸收而进人病灶起作用。每天1次,经前3天开始使用,经期勿需中断,连续20天为l疗程。以上3法.在患者有怀孕征兆时,立即停药。
1.3疗效标准
参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制定。痊愈:症状全部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消失,从症状体征消失后,不孕症患者在2年内妊娠或生育。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盆腔包块缩小。有效:症状减轻,盆腔包块缩小1/2以上,从症状消失起2年无复发;或虽局部体征存在,但不孕患者能生。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结果痊愈25例(50%),显效15例(30%),有效5例(10%),无效5例(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结果,痊愈15例占30%,显效15例占30%,有效10例占20%,无效10例,占20%,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可见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两组疗效比较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发病高峰在30 -40岁,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6%一8%。在中医学中该病可归属于“痛经”、“庙瘾”、“不孕”、“月经不调”、“经行发热”等范畴,总由“癖滞”所引起。由于子宫内膜在女性激素周期性作用下,产生局部异位病灶的出血与坏死内膜碎屑脱落,中医称为“离经之血”。本病以“瘀血阻滞胞宫、冲任”为基本机,瘀血内停,冲任失调,不能摄精成孕而致不孕。瘀血的发生可因气滞、寒凝、气虚、邪热、手术等因素造成,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血液离经,瘀血留聚,络脉不通,引发经期小腹疼痛而为痛经;瘀滞日久,积瘀而为瘕;瘀滞内停,冲任失调,不能摄精成孕而为不孕;瘀滞胞脉胞络,瘀血内阻,新血不能归经,冲任失调则见月经不调。
本研究以温阳活血、软坚散结为治疗大法。内服中药肉从蓉、小茵香、艾叶温经止痛,三棱、羲术、鸡血藤、皂刺、鳖甲活血化癖,软坚散结,柴胡、白芍、当归、川芍、黄精、香附调补冲任,理气止痛。同时运用中药灌肠疗法配合治疗,采用活血化癖、解毒散结之中药,通过直肠给药法,使药物有效成分经直肠茹膜吸收,通过直肠静脉与肛门静脉经骼内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直接作用于盆腔内异位病灶,对盆腔癖血状态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对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有着重要作用。本观察表明,综合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同时具有调经、助孕、副作用小等特点,在临床上很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会议修订.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女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l(6):376一379.
[2]郎景和.进一步加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36(12):711一713.
[3]郑丽漩,血清BvIAb和CA125测定诊断微型、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 13(7)67-68.
论文作者:王聪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内膜论文; 子宫论文; 中药论文; 盆腔论文; 异位症论文; 体征论文; 症状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