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子论文,主要内容论文,伦理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孔子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位古代思想家所无可比拟的。在孔子丰富的 伦理思想中,不但包含着以仁爱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以及一套关于道德教育、道德修 养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也包含着对其他一些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深刻论述。孔子的伦理思 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心理的主体 内容,甚至对东方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有着 深远的影响。之所以如此,这与孔子伦理思想本身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是分不开的。正是从这 一认识出发,本文试图就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作一大概的探讨和阐述。
一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可以说,在孔子的整个 伦理思想体系中,政治伦理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注重道德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强调道 德在治理国政中的重要作用,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个鲜明特 点。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当政者以德为政 ,即在政务中坚持和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注重社会的道德教化,那么,就可以像北极星那 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然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拥护。这里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为 政者崇仁尚德,以德治国,便可以产生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影响力,使民心归服,从而实现 整个社会的有序和稳定。
孔子认为,道德与政治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对此,他曾多次作过比较具体的 论述。他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注:《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如果能 以道德礼让来治理国家,那么治国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如果不能以道德礼让来治国,只 是在口头上谈“礼”,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孔子还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 必失之。”(注:《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有治国之才,但如果缺乏仁德,虽然也能一时得到民心 ,但不会持久,总有一天会失去。因此,孔子强调在处理政务、治理国家方面,必须遵从一 定的道德准则,重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以及道德教化对维护整个社会稳定、和谐 的意义。
在孔子思想中,“政”与“德”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孔子所讲的“政”,本身已包含 有“德”的内容。他曾说过“政者正也”(注:《论语·颜渊》。)的话,“正”即正直、公正,这本身就是道德的 重要内容和要求。孔子以“正”释“政”,说明孔子是把治理政务同道德要求联系起来看待 的,也说明了孔子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及其表率作用的重视。孔子在提出“政者正也”后接 着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注:《论语·颜渊》。)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 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注:《论语·子路》。)这些,都反映了孔子对为政者 的道德修养及其品行的重视与强调。《宪问》载:“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 舟 ,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 哉若人!’”这里,孔子之所以赞赏南宫适,并称其为君子,就是因为南宫适想到并提出 了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问题。这也体现了孔子在治理国政方面重德不重力, 提倡为政以德,崇尚道德教化的思想态度。
从“为政以德”的原则出发,孔子倡导德治、仁政,反对暴政、苛政。孔子曾说过“苛政 猛于虎”(注:《礼记·檀弓篇》。
)的话。在孔子看来,“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注:《论语·尧曰》。) 。《颜渊》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 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他反对用暴虐、残酷的手段治理国家。孔子还主张推行“ 王道”,即以仁义治天下,以道德来治理国家。《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晋阻三河, 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国迭兴,更为伯(霸)主……是以孔子明王道。”也 就是说,主张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首先就是由孔子所倡导的。
当然,孔子在倡导德治、仁政的同时,并不完全反对刑罚,相反,他充分肯定了刑罚的社 会作用。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注:《论语·子路》。)可见,孔子 所反对的是刑罚不公正、不得当,他反对独任政刑,迷信政刑,对百姓不先进行教育便加杀 戮。在孔子那里,“德治”是行政的主要手段,而刑罚则是辅助手段。孔子还说:“听讼, 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注:《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在审理诉讼案件方面自己同别人是一样的,只不过 是希望通过道德教化消除争讼。正因为如此,在行政的“宽”与“猛”的问题上,孔子既主 张“宽政”,认为“宽则得众” (注:《论语·尧曰》。),同时也不否认“猛政”的作用。他说:“善哉!政宽 则 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主张“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以“宽政”得众,又以“猛政”纠正“宽政”可能带 来的弊端,以此达到社会的安定和谐。
孔子不但倡导“德政”,而且还主张“以德导民”,要求为政者注意社会道德教化,并把 道德教化视为治国之本。当冉有问孔子“既富矣,又何加焉”时,孔子回答说:“教之。” (注:《论语·子路》。) 这里的“教”,不仅是指文化教育,而且主要的还是指伦理道德方面的教化。《述而》载: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即德行,它作为一个实践范畴,包括道德活动和道 德行为在内;“忠”即忠诚老实、诚实为人等道德品质;“信”主要是指讲究信用、诚实不 欺,它与“忠”一样也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文”虽然主要是指文献知识,但也包 括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知识和能力,以及在道德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和仪态风貌, 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论语·雍也》。)就包含这方面的意思。孔子希望通过道德教化,使社会各 阶 层的成员普遍形成和具备良好的品德,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面貌和道德风尚。这也是孔子思 想以及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特点。
孔子对道德教化与政令刑罚的不同社会作用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道之以政,齐之 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论语·为政》。)孔子认为道德教化比政令刑罚 还 重要,以法制禁令引导百姓,以刑罚统一其行动,百姓只是畏罪而不越轨,却没有羞耻之 心,而以道德引导百姓,以礼制统一其行动,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并且自觉地遵从一定的 社会规范和规章制度。在这里,孔子指出了道德教化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正是 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孔子把对人们的道德教育以及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培养,作为其教育的 中心内容。在孔子那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以人伦”,培养为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士 ”或“君子”。这也正是孔子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重要 原因之一。可以说,把握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于全面理解孔子的整个伦理思想体系有着 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
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包含着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可以说,关于道德 规 范的理论,构成了孔子伦理思想的主体内容。
(一)仁。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 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注:《论语·卫灵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论语·里仁》。)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注:《论语·卫灵公》。)他甚至还 说:“当仁,不让于师。”(注:《论语·卫灵公》。)由此可见孔子对“仁”的高度重视。
我们认为,“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基本原则 。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注:《论语·颜渊》。)还有一次孔子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 人 忠。”(注:《论语·子路》。)子张问仁时,孔子回答:“恭、宽、信、敏、惠。”(注:《论语·阳货》。)等等。可以说,孔子 提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都是“仁”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同时又都可以归结于“仁”。 在孔子提出的爱人、忠恕、孝悌、礼、让、中庸、信、义、宽、敏、恭、惠、勇等道德规范 中,始终贯穿着仁的思想和要求。所以我们认为,在孔子提出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中,“仁 ”是一个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范畴和概念,或者说,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 则就是“仁”。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仁”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是人们处理各种道 德关系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贯穿于孔子伦理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也鲜明地 、集中地体现着孔子伦理思想的本质和特点,其他的道德规范以及具体道德关系方面的某些 特殊要求,都是这个基本原则的补充、展开和具体表现。
(二)爱人。“爱人”是孔子关于“仁”的道德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第一要义,也是人们在实 践“仁”的过程中的首要的指导思想和道德要求。在孔子看来,以“爱人”作为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纽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可和谐融洽;如果整个社会都建立在“爱人”的基础上, 那么社会自可安定太平。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注:《论语·颜渊》。)他还说:“节用而 爱 人,使民以时。”(注:《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注:《论语·学而》)。“爱之,能无劳乎?”(注:《论语·宪问》。)《乡党》载: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些都反映和体现了孔子的“爱人”思想。 后来孟子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仁者爱人”(注:《孟子·离娄下》。)。《吕氏春秋·爱类》中的一段话也表达了这 个意思:“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人。仁也者,仁 乎其类者也。”要做到“仁”,就要爱自己的同类,即“爱人”。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 爱人”是仁的灵魂和内核,也是仁的根本之所在。可以说,“爱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一项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一道德规范,也充分体现了孔子伦理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孝悌。孔子十分重视孝悌之道并把孝悌看作“仁”的本源和基础。孔子的弟子有若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论语·学而》。)在孔子那里,孝悌是指孝顺 父 母和敬爱兄长。具体地说,“孝”是指后辈对前辈的孝顺,用以维系宗族中纵的关系;“悌 ”是指平辈中年龄小的要尊敬兄长。孔子正是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骨肉亲情出发,推 及 其宗族,要求尊敬长辈,厚待亲友,并由宗族关系推及“泛爱众”。孔子提出:“弟子,人 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注:《论语·学而》。)他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孝悌,把孝悌等 道德品行的修养放在第一位,而把书本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二位。
关于如何做到“孝悌”,孔子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就“孝”来说,孔子认为,首先 ,要善事父母,承担赡养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注:《论语·学而》。)。为了能及时照顾和事奉父母 , 还要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注:《论语·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 以惧。”(注:《论语·里仁》。)其次,要服从、继承父母的事业与志向。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论语·学而》。)他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 而不怨。”(注:《论语·里仁》。)第三,不但要在生活上照顾和赡养父母,还要关心其精神生活的需要。孔子 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 对父母只养不敬不是孝。所以,孔子所讲的孝,不仅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而且还包括 对父母的爱戴和尊重,包括对父母精神、心理、情感等方面需要的关心和满足。
(四)忠怨。孔子从“仁”这一根本道德原则出发,还提出了“忠恕”的道德规范。孔子曾 说:“吾道一以贯之”(注:《论语·里仁》。)。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什么?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 而已矣!”(注:《论语·里仁》。)从忠恕的内容和要求来看,忠恕作为一项道德规范,是“仁”的道德原则的 进一步发展和展现。
忠恕的基本要求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朱熹说:“尽已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注:《论语·里仁》。)在 孔 子的伦理思想中,忠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首先,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注:《论语·雍也》。)。其次,要做到“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注:《礼记·中庸》。),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注:《论语·卫灵公》。)。第三,要具有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精神。孔子说:“君子成人之 美,不成人之恶。”(注:《论语·颜渊》。)“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注:《论语·公冶长》。)此外,忠恕还有忠诚、信实、宽恕 、容人的意思。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来说,“忠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 宽宏大量、友好相处的愿望和品格。忠恕的道德要求,对于中华民族诚实不欺、宽以待人、 与人为善等传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五)礼。孔子所讲的“礼”,既是一种规章制度,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孔子关于“礼”的 论述很多,他说:“不学礼,无以立。”(注:《论语·季氏》。)“上好礼,则民易使也。”(注:《论语·宪问》。)“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注:《礼记·乐记》。)他还提出“约之以礼”,并认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 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注:《论语·泰伯》。)。由此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与强调。
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的“礼”,其核心是“正名”,即要求名正言顺。而“正名”的具 体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注:《论语·颜渊》。)。即君要有为君之道,臣要有为臣之道,父要有 为父之道,子要有为子之道,这样才符合“礼”。孔子从密切人们的伦理关系出发,认为社 会成员都能遵守一定的“礼”,才能达到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求得社会安定和谐的目的。 所以孔子强调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要合乎“礼”的要求,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 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要“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注:《论语·卫灵公》。)。孔子还提出:“礼,与其奢也, 宁俭。”(注:《论语·八佾》。)孔子认为,人们在遵循“礼”的要求时,要注重“礼”的精神,而不是它的繁 文缛节。孔子的这一思想是有重要意义的。任何一种道德规范只有在人们自觉自愿地加以遵 循时,才能对人们的行为真正起到规范和制约作用。
(六)义。“义”也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道德规范。孔子关于“义 ”的论述很多,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 (注:《论语·宪问》。)、“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 如浮云”(注:《论语·述而》。)、“见义不为,无勇也”(注:《论语·为政》。),等等。在孔子伦理思想中,义既是一项重要的 道德规范,也是仁人君子应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论语·里仁》。),“君子义以为上”(注:《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质”(注:《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仁人君子要懂得大义,使 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义”的要求。具体说来,遵循义的道德规范,一是要正确处理人际 关系。如“君臣之义”(注:《论语·微子》。)、“使民也义” (注:《论语·公冶长》。)等,就是这方面的意思。《礼记·礼运》中 提到“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 ,谓之人义。”这里的“十义”,也就是正确处理十个方面的人际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义 利关系。在义利观上,孔子是重义轻利的。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主张舍利求义,他所 讲的“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注:《论语·宪问》。)都说明了这一点。能否做到见利思义,见义勇为,直 接反映和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
(七)信。“信”是孔子伦理思想中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这一道德规范主要是要求人们在 与人相处、对待工作等方面,要做到诚实不欺、讲究信用。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注:《论语·学而》。)“信则人任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注:《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 有信 ” (注:《论语·学而》。)等等,可见孔子对“信”的高度重视。《颜渊》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 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在这里,孔子把“信”看得比“兵”和“食”还重要。孔子认为,人们 只有遵守“信”的道德规范,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使自己的行为取得满意的效果;否则, 如果不讲信用,虚伪欺诈,就会寸步难行。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注:《论语·卫灵公》。)孔子“言而有信”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 重 要的影响,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八)中庸。在孔子伦理思想中,“中庸”是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道德规 范。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注:《论语·雍也》。)孔子不但把中庸看作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 , 而且还将其提到“至”的地位。中庸这一道德规范要求人们的言行要“允执其中”,保持在 无过无不及的理想状态。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 为也。”(注:《论语·子路》。)狂即狂妄,狷即拘谨,是两种对立和品格。人们按照中庸的道德要求去选择 自己的行动,就应当不狂不狷,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注:《论语·八佾》。)“惠而不费,劳而不怨, 欲而 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注:《论语·尧曰》。),“温而厉”,“恭而安” (注:《论语·述而》。)。《中庸》中说:“君子 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孟子也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 能者从之。”(注:《孟子·尽心上》。)人们在待人接物中遵循中庸的道德要求,言行举止要无偏无颇,执两用中 ,做到适得其中,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道德活动中比较好地实现动机 与 效果的统一。
(九)恭。“恭”作为一项道德规范,主要是指言行举止端庄严肃,为人要温厚和善。孔子 多次讲到“恭”,如“其行己也恭” (注:《论语·公冶长》。)、“居处恭”(注:《论语·子路》。)、“貌思恭” (注:《论语·季氏》。) “与人恭而有 礼”(注:《论语·颜渊》。)等等。这里都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适度,要和善稳重。要使自己的举止言行达到“ 恭”的要求,就要反对花言巧语、行为轻浮。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注:《论语·学而》。)“巧言 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吾亦耻之。”(注:《论语·公冶长》。)孔子还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注:《论语·学而》。)在孔 子看来,要做到端庄和善,而不巧言令色,就要以“礼”来加以约束。
(十)宽。“宽”即宽厚、宽容之意。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 观之哉?”(注:《论语·八佾》。)他还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和。” (注:《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所说的“宽”,在伦理道德意义上,也就是指待人宽宏大量的意思。曾子说:“以 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注:《论语·泰伯》。)曾 子所说的“吾友”,多数学者都认为是指颜渊。曾子所述的“两若”、“两问”反映了颜渊 的 谦虚品格和博大胸怀。特别是“犯而不校”,则充分说明了颜渊待人的宽宏与宽厚。孔子说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注:《论语·公冶长》。)也反映了孔子对伯夷、叔齐宽以待人、为人仁厚的心胸 、器量的肯定与赞扬。孔子关于“宽”的道德要求,与“爱人”、“忠恕”等道德规范的要 求是一致的。
(十一)敏。“敏”即聪敏、勤敏之意。孔子多次讲到“敏”,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注:《论语·学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注:《论语·公冶长》。)、“敏则有功”(注:《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也” (注:《论语·述而》。),等等。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敏”要求人们对待学习和工作要勤勉努力,而 不能懒散懈怠。所以,当宰予白天睡觉时,孔子气愤地斥责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 不可杇”也(注:《论语·公冶长》。)。孔子认为,只有以勤敏的精神对待学习和工作,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将 一事无成,因此,“敏”不但是一项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素质。
(十二)勇。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注:《论语·宪问》。)《中庸》对这一思想作了 进 一步的发挥,并把智、仁、勇称为“天下之达德”。孔子所讲的“勇”即勇敢、勇猛之意。 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勇与仁、义是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仁者必有勇。”(注:《论语·宪问》。)“志士仁 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注:《论语·卫灵公》。)“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 (注:《论语·阳货》。)从这些思想观点出发,孔子主张“见义勇为”,在关键时刻要敢于挺身而出,舍生取 义。
除以上主要内容外,孔子还提出了其他一些伦理道德规范,如温、良、俭、敬、刚、直、 毅、木、讷等等。如前所述,在这一系列道德规范中,始终贯穿着“仁”的精神。孔子在回 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其具体内容即“恭、宽、信、敏、惠” (注:《论语·阳货》。)。他还说:“刚、毅、木、讷近仁。”(注:《论语·子路》。)由此可见,孔子关于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论和学 说,都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和把握孔子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是 很有帮助的。
三
孔子不但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而且总结并提出了一套关于道德修 养的理论和方法。强调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修养,并注重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孔子伦 理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也是孔子伦理思想的又一突出特点。
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有仁德 的人,关键在于能否自觉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正因为如此,孔子特别强调人们在道德 品质方面自我修养的功夫。孔子明确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注:《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人 的本性本来是相近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来习染的不同,才有了差别,甚至相去 甚远。这就是说,人并不是生来就善或生来就恶,人的或善或恶,是后天形成的,主要是社 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人主观努力的结果。这就揭示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道德修养的方法问题,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道德修养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孔 子在回答子贡问“仁”时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注:《论语·卫灵公》。)强调了修养方法的重要性 。 孔子所提出和阐述的道德修养方法,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大体上可以归结为“博学”、 “慎思”、“笃行”三个方面。在孔子伦理思想中,学、思、行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第一,强调“博学”,注重对有关道德知识的学习。如前所述,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 的,只是因为后天习染的不同才有了较大的差别。所以,他主张通过学习,来培养自己的良 好品德。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论语·为政》。)他认为如果只是读书学习而不动 脑 筋思考,就无所得;同样,如果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误入歧途。读书学习是掌握道 德理论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如果只有对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追 求和向往之心,而不努力学习,那么,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曾向学生讲授自 己修订的《六经》,他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 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注:《礼记·经解》。)在孔子看来,人们 通过对《六经》的学习,可以形成“温柔敦厚”等一系列道德品质。他还进一步指出,一个 人如 果不广泛地学习道德知识,不但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还会养成“愚”、“荡”、 “贼”、“绞”、“乱”、“狂”等不良品质。因此,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注 意广泛的学习。
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如果广泛的学习古圣遗文,再用礼来 约束自己,就不会有背离仁道的行为。他还说:做官的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 习了,就会循规蹈距(注:《论语·阳货》。)。他的学生子夏进一步指出,“君子学以致其道”,“博学而笃志 ,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注:《论语·子张》。)。这里,把做官与学习、 提高道德修养联系起来了。孔子重视学习的思想是很有见地的。这一思想对今天人们的道德 修养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特别是在今天,科学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 想意识、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许多道德现象、道德问题,需要我们以新的目光加 以审视,用新的道德准则去进行评价。要使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就需要努力学习,不断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新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理 论 水平以及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能力。
第二,提倡“慎思”,主张通过“内省”和“自讼”改正过错。孔子多次讲到“思”,他 认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问题上,都应注意思考和反省。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 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注:《论语·季氏》。)人们 的 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人们事事处处对自己的言行都要深思熟虑,作出正确的道德 选择,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社会的道德规则;不仅如此,在行为发生之后,还应该回过头来, 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道德,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道德上的评价,错误的要改正,正确的要 坚持。通过这种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注:《论语·里仁》。)看见贤人,就应该向其看齐;看见不 贤 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看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毛病。曾参是孔门弟子中善于反省的,他 曾对自己提出如下要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注:《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孔子及其弟子是非常重视“内省”这一修养方法的。孔子还说:“内省 不疚,夫何忧何惧?”(注:《论语·颜渊》。)在孔子看来,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时,如果没有 发现什么过失,也就没有什么忧愁和恐惧了。自讼作为对自己已经产生的过错进行自我批评 、自我责备的方法,比内省更难做到。所以孔子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注:《论语·公冶长》。)内省和自讼,都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道德上的自我反省,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 方法。
孔子认为,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所以要通过反省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内省和自讼的 目的,就是要把检查出来的过失加以改正,弃恶从善。他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注:《论语·卫灵公》。)“过则勿惮改” (注:《论语·学而》。)。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人皆仰之。”(注:《论语·子张》。)在孔子看来,人人都可能出现过失,发现过失而不改正,才是真正的 “过”。只要正视过失,及时改正。所以孔子把别人知道自己的错误,并能给自己指出来, 看作是一件幸事。当然,孔子所讲的“内省”、“自讼”是有其特定的标准的。这个标准就 是以“仁”为核心的一套伦理道德规范。并且他所主张的“内省”、“自讼”也主要是一种 和实践相脱离的闭门思过。因此,从其内容和要求来说,这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道德修养 是根本不同的。但是,作为一种修养方法,却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第三,主张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在道德修养问题上,孔子不但十分重视“学”,而且还 特别注重“行”,即把所学的道德理论和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学”和“行”的统一,也就 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孔子在讲到对自己的评价时曾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 吾未之有得。”(注:《论语·述而》。)他认为,就书本上的学问而言,自己和别人差不多,在身体力行、躬 身实践方面自己还没有达到君子的标准,实在没有什么心得。在孔子看来,行是比知更为重 要而且又更难做到的。道德修养的目的不但是“学”或者通过“学”而获得知,更重要的是 “行”,是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庸》曾述孔子之言说,“力行近乎仁”。所以孔子又特别 强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 观其行。”(注:《论语·公冶长》。)从“听其言而信其行”,到“听其言而观其行”,反映了孔子对躬行实践 的高度重视。孔子还教导他的弟子要“讷于言而敏于行”(注:《论语·里仁》。),把“行”放在非常重要的 地位。他还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注:《论语·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注:《论语·宪问》。),等等。孔子 在道德修养问题上“身体力行”的主张,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孔子伦理思想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特点也是十分鲜明的。今天,对孔子的 伦理思想加以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批判地继承其中合理的、优秀的因素,对于丰富和发展马 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以及对于提高全体社会 成员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签:论语·公冶长论文; 论语·阳货论文; 孔子论文; 论语·学而论文; 论语·颜渊论文; 论语·子路论文; 论语·宪问论文; 论语论文; 国学论文; 父母关系论文; 卫灵公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儒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