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论文_丁海波

初中科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论文_丁海波

(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党山初级中学 311245)

摘要:课堂提问是任何一个科目都必备的教学形式。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而且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种师生有效交流、思想碰撞的双边教学形式。本文对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观察,发现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提问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提问;问题;改进策略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课堂提问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必备教学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知不觉走上了寻求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路径,随着问答活动的热烈进行,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被引导着进入了科学的世界,在提问中求知求解,探索科学的真谛。因此,解决初中科学的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研究其改进的策略对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深远意义。本文就从分析初中科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着手,探索课堂提问的改进策略。

一、当前初中科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过难或过多使用信息性问题

许多教师在提问时时常向学生抛出一些超出学生知识水平范围的问题,问题过难,学生无法运用已有知识去解答,甚至无法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合理猜测,学生无所适从,只好面面相觑,甚至低头不语,避开老师目光,害怕被老师点名回答。这就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是学习任何事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教师随意提问难题,无异于让学生未学走路,先学跑步,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另外,过多使用信息性问题也是课堂提问存在的一大问题。信息性问题的答案固定明确,学生自我创造的空间就压缩了,不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发散性思维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提问中教师反馈存在不当

教师的课堂反馈在师生交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可以说,教师的课堂反馈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教师恰当的课堂反馈能够给予学生信心,激励学生更加奋发学习,同时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理想。反之,不当的教师反馈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对课堂提问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对老师也产生抵抗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步,阻碍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有些教师经常抓不准给予学生反馈的时机,不是过早就是过晚,反馈不及时不准确;其次,反馈缺乏针对性,总是泛泛而谈,简单地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一个好,没有具体详细的反馈,比如学生的回答好在哪里,哪里还需要提高,学生从教师反馈中得不到有效信息,自然也无法进步,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最后,教师的反馈方式单一,在课堂提问中,口头反馈是教师常用的方式,但实际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给予学生的反馈,语言反馈不是唯一的方式,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

(三)课堂提问存在随意性和无序性

教师课堂提问时存在着随意性和无序性。教师在课前并没有精心预设课堂提问的问题和时机,总是想起来就抛给学生一个问题,随意设问,容易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脱节,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教师的突然发问毫无心理准备,容易陷入不知所措的焦虑情绪,后续的课堂教学也难以调整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另外,教师的提问常常流于形式,与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毫无联系,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为难了学生,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意性的提问和无序性的提问都会使学生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境地,这样一来,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提出问题,讲台下学生一片鸦雀无声、甚至个个低头躲闪教师目光的场面。这实在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课堂提问中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回答问题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和时间,但课堂教学任务重,教师常常为了赶进度,只留给学生非常少的时间去回答问题,短时间内就能想出答案的学生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大部分学生只能保持沉默。

二、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启迪思维、激发兴趣,丰富并活跃课堂提问内涵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一道有效桥梁。教师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提问的问题和时机,通过有内涵、有趣味性的提问去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去设计问题,问题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回答激情和学习热情。教师提问的问题要带有启发性。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物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时,有一道题是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通过观察可知钠会浮在水面上,并迅速游动伴随着轻微的嘶嘶声,随后会融成一个小球,反应后溶液滴入酚酞变红,生成的气体可点燃,有爆鸣声。教师要求学生说出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在说明因为钠浮于水面,所以钠的密度比水小的时,有学生就提出疑问,也许是两者反映生成的气体使钠浮在了水面上,这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肯定,接着进行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由此可知,带有启迪性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克服问题的肤浅性

教师课堂提问时要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不能过于简单和过于深奥。教师在提问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范围,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科学地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学生能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过一番思考能解答出来,这样的问题既能启发学生思考,锻炼思维,又很好地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完成后续新知识教授的承接。如在学完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后,教师可以提出类似以下问题: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但平时窗帘在振动时我们为什么听不见声音?超声波的频率很高,但却没有震破我们的鼓膜,是为什么?等等。

(二)重视个体、循序渐进,避免提问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相关,避免提问的随意性和无序性。问题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例如,在学习浮力时,要先让学生实际感受一下浮力的存在,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求浮力产生的原因,最后再和学生一起探究浮力如何计算等等,如此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合理评价、提升提问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有效恰当的反馈评价是学生进步的踏脚石。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回答给予针对性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个体差异,评价要具体详细,要以肯定和鼓励学生为主,但同时也要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改正其不足之处。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提升提问质量和提高课堂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是从学生已知的东西讲起,善于从已知的东西中在学生面前揭示出能够引起他们疑问的那个方面,而疑问的鲜明情感色彩则会产生一种惊奇感,引起学生探索奥秘的愿望。”由此可知,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有效的提问是学生进步的催化剂,不当的提问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拦路石。因此,对待课堂提问,教师要做坚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参考文献

[1]舒兰兰.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盛琼.初中科学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张璟瑜.打造“轻负高质”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以初中科学学科为例[J].中国教师,2017(22):71-74.

论文作者:丁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初中科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论文_丁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