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期刊“熊市”中的反思与对策
——以《山西青年》为例
文/郑贺秀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至于80年代,青年期刊如同一道绚丽的流星划破夜空,成为当时期刊界最为耀眼的风景之一,给办刊人和读者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那个时代,青年期刊是最受时代追捧的潮流,是万众瞩目的投资风口,一时间遍地开花。仓促间,连刊名也不仔细斟酌了,往往是“地名+青年”,差不多各省市区都有。
3.快递业发展基本情况。2017年,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2874.90万件,同比增长15.8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4.73亿元,同比增长14.81%。其中,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11836.10万件,同比增长19.93%;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20799.28万件,同比增长13.05%;国际/港澳台业务量累计完成239.51万件,同比增长108.42%。
In this paper,the LSTM unit contains peephole connections to fully utilize the presentation of memory cell.The transition functions of LSTM are shown as Eqs.(3)–(8).
因为经历了文革所形成的“阅读空缺”,迷惘的青年人渴望知识、渴望真善美。但因为当时的青年人知识储存单一,一时间没有形成各自的阅读体系,便以近乎饥不择食的姿态,选择了青年期刊,反复阅读、仔细阅读,还把名言警句抄到本子上,这几乎是当时青年人的普遍习惯。在这种背景下,青年期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海团市委主办的《青年一代》杂志,曾创下500余万份的发行纪录;团中央主办的《中国青年》杂志最高发行约394万份;辽宁团省委主办的《辽宁青年》、福建团省委主办的《福建青年》、广东团省委主办的《黄金时代》等青年期刊,发行量大都达到百万量级。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团省委主办的《山西青年》杂志,虽地处内陆腹地,在鼎盛时期也达到了117万份的发行量,跻身全国青年期刊第一方阵。当时,《辽宁青年》《山西青年》《福建青年》《黄金时代》《青年一代》被称为“全国五大青年期刊”。然而,青年期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风光之后,又迅速归于平静。如今,除少数几家尚可勉为维持,有的青年期刊则不见踪迹,存在的也多半苦苦支撑,艰难度日。青年期刊是期刊特殊时段的特殊产物,其发展轨迹是现当代传媒史上的浓重篇章,值得深入研究。
青年期刊的目标受众与细分读者的悖离
青年期刊本身是一个笼统的叫法。一般来说,青年期刊是以广大青年为主要目标受众的期刊,与少儿期刊、老年期刊相对应。但这种划分存在着天然缺陷,现实指导意义并不大。如果说以青年为读者对象的便为青年期刊,那么《搏击》《孕味》《男人装》是不是也可以算是青年期刊?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这些期刊分明是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的,问题出在哪里呢?分类应当以标的内在基因或逻辑为依据,具体而言,期刊的分类最应考虑的核心因素是办刊宗旨和内容。当然,笔者这样说,也有武断之嫌,只是强调青年期刊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20世纪期刊发展初期的特有现象。如果必须对青年期刊的内涵加以明确界定,那么可以说:青年期刊是指团中央、团省(市区)委的团组织主管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本篇所称青年期刊,即取此义。
以城关方言为例,根据陈丽冰[6]对宁德城关新派发音的调查,有 15 个[ŋ]尾韵母: aŋ、eŋ、εŋ、øŋ、œŋ、oŋ、əuŋ、iŋ、iaŋ、iεŋ、uŋ、uaŋ、uoŋ、yŋ、yoŋ。 中古三个鼻音韵尾[m、n、ŋ]归并为一个[ŋ]尾。
1915年9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为《新青年》)发刊词中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陈独秀的文笔掷地有声,他所创办的《新青年》也是当时最有影响的革命杂志之一。
《山西青年》杂志的活力与办刊经验
曾有一度,全国有30余家青少年期刊,办刊宗旨大同小异,内容风格基本相同。随着细分读者及新媒体的多重冲击,青年期刊的分化日渐明显,有的被市场淘汰,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惨淡经营,艰难度日;也有的及时改弦更张,重新规划定位,依然保持着相应的活力和较强的市场,在这方面,《辽宁青年》《深圳青年》杂志可圈可点。
文革结束后,遭到极大摧残的教育体系亟待修复,帮助和鼓励青年学习、成才是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山西青年》的办刊人抓住了这一契机,创办了轰动一时的刊授大学,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早在1978年,《山西青年》就开辟了“自修大学”“高考辅导站”等栏目,1980年,山西青少年报刊社的领导集思广益,酝酿创办刊授大学,作好了前期准备。1981年第1期,《山西青年》刊登了一则启示:《本刊“自修大学”建立大学中文专业刊授、考核制度》,第2期又刊登了《就创办“刊授大学”答记者问》,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电话、信函、电报蜂拥而来,来访者络绎不绝,随刊学习的“刊大”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曾达到六七十万人。刊授大学的成功和轰动效应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
但客观来讲,刊授大学的先天不足也很明显,注定了它的暂时性,对此,《山西期刊史》有明确阐述:“刊大这种办学形式事实上是难以长期坚持的,它只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所谓特定时代,也就是文革结束后,大批青年面临升学难、成长难的特殊时期。那么,刊授大学的先天不足究竟在哪里呢?笔者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期刊社不具备学历教育的资质,国家政策上也不会允许由教育部门管理的学历教育“让路”给团属期刊社。对此,《山西青年》的办刊人也曾试图突破桎梏。1981年,编辑部在第一期杂志上刊发了这样的启事:“本社签发准备证件,参加指定的大专院校中文系专业毕业考试,凡符合标准的,发给毕业证书,并按大专院校毕业生同等待遇对待”,稍加思索就不难发现,这一声明存在着明显的不确定性,只说“指定的大专院校”而没有具体指明,自然不是有意回避,而是还没有与哪一所大专院校谈妥考试与毕业证书发放等事宜。事实上,刊授大学的67万学员有多少拿到毕业证书,是一个讳莫如深的问题。“刊授大学”虽说组建了相应的办学机构,但人员多是兼职。据载,当时每天有几麻袋信件,社里、团省委机关人员难以应付,便请求部队支援,一度有几个排的战士帮忙拆信造册,拆信都是这样,回复恐怕就难了,学习方面的辅导就更难以保证效果了。
可以说,《山西青年》的“敏锐、尖锐、新锐”是其进入百万级期刊方阵的成功基因,但仔细思考,这种成功或有偶然性,风险也是非常大的。更现实的问题是,以活力见长的期刊如何保持自己的活力,又该如何处理活力与经验之间的关系?解梦泽在其报道《〈山西青年〉的兴衰》一文中有这样形象的描述:“有一段时间,青年男女在约会时,会拿上一本《山西青年》,证明自己‘爱好文学’。若干年后,有读者对编者说:我是读着你们杂志长大的。这是赞誉,又像是讽刺,这个时候,编辑想着头上新添的白发,不觉汗颜,当年的新锐也不再是新锐,满眼都是老期刊、老体制、老人员、老思维、老模式所形成的惰性与庸常品性。明白一点说就是,我长大了,你长老了!”
《山西青年》杂志刊授大学的辉煌与局限
青年无疑是最有活力的人群。那么,以青年相标榜的期刊,是否要以活力见长?如果是,那么青年期刊的办刊人员是否也应是充满活力的青年人?在《山西青年》的上升期,确乎是这样。“当时撑大梁的是刚分配到杂志社工作的热血青年和文学发烧友。由于年轻人思维开阔,精力旺盛,杂志社的工作很快开展起来了。而且有了相当的起色。”
及至细分读者的理念一经出现,“以青年为目标受众”的定位就显笼统与含糊。在期刊市场,青年并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目标受众,因为青年这一概念太宽泛了,他们的教育背景、阅历、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不同,必然导致阅读需求的不同,这也正是细分读者的理论基础。当“阅读饥渴”成为历史之后,再想做一本适合大多数青年人阅读的期刊,无异于痴人说梦。举例而言,历史上有水旱蝗灾之时,便有粥棚,灾民们不挑不拣,赖此度日,但在物质丰裕的年代,羊羹虽美,众口难调,若想以一粥施于天下,如何可能?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努力,到1980年,《山西青年》已经逐渐形成敏锐、尖锐、新锐的期刊风格。1979年,《山西青年》与《黄金时代》共同发起的全国地方青年报刊经验交流会在广州召开,团中央书记高占祥出席会议,广东省党政领导杨尚昆、习仲勋接见了与会人员。这次会议对于《山西青年》解放思想、拓宽办刊思路起到很大促进作用。此后,《山西青年》陆续发表《从能不能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谈起》《党员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刘少奇长子之死》等影响深远的文章。因为平反冤假错案、刘少奇冤案能不能得到平反是全国上下普遍关心的问题,引起广泛共鸣,甚至有外媒据此发表了“中国将会为前国家主席平反”的消息。因为党和国家有拨乱反正的信心与决心,1980年2月下旬召开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的决定。
青年期刊如何永葆青春与活力
回想青年期刊曾有的风光岁月,再看当下青年期刊的现状与艰难,真是恍如隔世。前一段时间,笔者参加过一次关于新媒体的培训,国内某大型新媒体网络公司的领导为学员讲了公司的一个数据库的建设成果,听了着实令人兴奋。但笔者与同行们交流时,却觉得参考价值不大。举例来说,老师讲的是直升机的使用与保养,这样的知识对于在农田耕种的拖拉机手有多少借鉴之处?新媒体、融媒体都是需要投放大量资金的,而如今的青年期刊普遍举步维艰,创建融媒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至于业内都在说的“品牌延伸”,在没有形成相当影响之前,其实就是一句空话。
对于黏性情形, 计算域及网格点不变, 取Re=400, 800, 1 600, 3 000, 这是一组低分辨率数值模拟. 将原始WENO-CU6-M2格式的改进B的结果与已有LES模型对比, 如动态Smagorinsky模型和Hickel等[21]的自适应局部反卷积模型(adaptive local deconvolution model, ALDM), 且Brachet等[22]的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DNS)数据用作参照解.
关于青年期刊如何破局,的确是一个费思量的问题。据前些年还在坚持召开的“青年报刊年会”上交流的情况看,若干年来,各家青年期刊一直在探索,试图寻求突破,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出路。大家都在讲新媒体,但实际上却不得其中要义,难道把期刊扫描一下,制成电子刊,再传到网上,就是新媒体的全部内涵吗?显然不是。更有的青年期刊,引入社会资本,走“合作”的路子,早已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青年期刊了。笔者以为,维持青年期刊的特色,使青年期刊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辽宁青年》与《深圳青年》的思路或许是最为可行、最为稳妥也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近些年来,《辽宁青年》一直保持自己的特色,注重提升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塑造职业期刊人形象,勇于肩负社会责任,强化策划报道的特色,走“独家辨识度传播”的康庄大道,不与网络媒体比传播速度,而与他们比思想深度。《深圳青年》强调“看重人的尊严、智慧和爱的力量”的理念,突出新观念,展示健康前卫的新生活方式,讲述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激励青年奋进,终于赢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心,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办刊道路。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总裁说:“我们从来不放弃自己,并告诫自己必须做到最好。于是我们才有一如既往的影响力、拥有不被代替的品牌及‘惟一性价值’,并获得新兴媒体长期转发的‘视觉盛宴’。”笔者以为,这才是媒体应当坚持的理念,也是青年期刊永葆青春与活力的秘决。《山西青年》作为一本拥有55年历史的青年期刊,探索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山西青少年报刊社总编辑
标签:《山西青年》论文; 青年期刊论文; “熊市”论文; 20世纪70年代论文; 80年代论文; 期刊界论文; 青年人论文; 真善美论文; 山西青少年报刊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