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大报关于“奶粉事件”的叙事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报论文,奶粉论文,美英论文,结构论文,事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685(2008)10-0033-04
今年9月我国奶粉受污事件曝光后,外国主要媒体如何呈现这一事件?本文选择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泰晤士报》作为媒体样本,对其9月份的相关报道进行了研究。研究从报道的主题、次级议题和典型信息分布结构着手分析报纸对事件的呈现。主题首先进行分类,然后将每一篇报道进行归类,并统计每一类别的数量以及占报道总数的百分比;次级议题则考察其在报道中的出现频率,以每篇为单位,一篇报道中只要涉及某议题,无论几处,都统计为1次,同时也统计出现某议题的报道数量占报道总数的百分比;典型信息分布结构则以梵·迪克的新闻图式结构对两家报纸的典型篇章进个案分析。研究还对两家报纸报道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报道数量与主题分布
1.《纽约时报》关注度大于《泰晤士报》
《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都关注“奶粉事件”,并且在事发后一直持续关注动态,《纽约时报》的关注力度大干《泰晤士报》,相关报道分别为19篇和10篇。《纽约时报》的这种更明显的关注度是美国媒体2007年对“中国制造”问题关注的延续。2007年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为代表的美国媒体曾针对宠物食品中毒、美泰玩具召回、“中策轮胎风波”等事件做出报道,此次奶粉事件自然引发其予以关注,延续关于“中国制造”的话题。
2.都关注危害的影响面和中国政府措施
《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首先都关注危害的严重程度和波及范围。其中包括对受害人数的跟踪,奶制品受污染的范围,以及国际影响和防范措施。这些话题累加后在《纽约时报》报道中接近50%,在《泰晤士报》中则达到70%的比例。两家报纸都很关注问题的解决者——中国政府的措施和表现。《纽约时报》对政府开始进行调查,包括逮捕涉案人员、政府官员辞职在内的惩处措施以及平息恐慌的措施都有连续聚焦,占报道总量的26%。《泰晤士报》对政府进行关注的报道则达到30%的比例。除了报道政府的惩处措施以外,《泰晤士报》还格外聚焦了政府官员的所谓“特殊化”饮食,以示问题严重性。
3.《纽约时报》较《泰晤士报》,更在纵深上做文章
与《纽约时报》的更多关注相呼应的是,《纽约时报》就奶粉问题明显比《泰晤士报》更多挖掘细节,以全面展示问题的严重程度,同时《纽约时报》也更倾向于在纵深上做文章,甚至将问题政治化。
就细节而言,《纽约时报》近距离放大了中国家长的担忧和愤怒(9月18日的《担忧的中国父母等待对奶粉问题的回应》),如描写焦急地在医院等候了一天的父母,以及他们的愤怒等,通过引人同情的细节表现问题的严重性。《纽约时报》还聚焦动物受到伤害的问题(9月26日《中国污染奶粉导致动物园里的动物生病》),从这个人情味的细节进一步引起喜爱动物的西方读者对问题的重视。
就纵深而言,随着报道的一天天展开,《纽约时报》已不满足于对事件信息的报道,评论的文章开始出现。9月30日的评论《“泔水奶”一去不复返》将中国与美国19世纪的奶制品安全问题相比较,剖析追逐资本、市场监管失灵的深刻问题。该报分析事件背后的中国政治体系,9月26日的报道《尿管早有警告,中国监管者无力阻止污染奶粉》,开头导语就直指中国政治体系,“独裁”、“体制虚弱”等字眼高调出现,报道的意识形态色彩浓重。
相比而言,《泰晤士报》没有明显聚焦人情味细节,以及政治化深度分析的主题,这与其相对较低的关注度是对应的。
媒体关注和呈现的议题除了由报道主题所体现的核心议题外,还会在报道的行文当中嵌入多个次级议题,以进一步展现事件的不同维度。具体来看,两家报纸次级议题的分布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共同关注“瞒报实情”的议题
这一议题在两家报纸的报道中反复出现,在《泰晤士报》中出现频率高达90%,只有一篇报道未出现此议题。《纽约时报》也有42%的报道涉及该议题。瞒报实情导致信息公开受阻的议题通常穿插在不同主题报道的背景信息中,往往是在追溯“三鹿”知情不报、地方政府接参股外企报告后的压制信息、媒体控制信息以及新西兰政府介入导致信息公开这条发展线索的过程中,开展这一议题。
2.《纽约时报》更关注中国制造业的长期问题和中国政府监管问题
《纽约时报》延续了较长时间以来对“中国制造”问题的热衷,在多篇报道中反复穿插以往“中国制造”问题的背景信息,设置出的议题就是——“污染奶粉”不是孤立事件,而是长期存在的“中国制造”问题的一部分。过去美国媒体热炒过的玩具事件、宠物食品事件等被频频提及。出现这一议题的报道占68%,是《纽约时报》出现频率最高的次级议题。这一议题在《泰晤士报》上,只有20%的报道有所涉及。
与“中国制造”问题长期性的议题相呼应,《纽约时报》第二侧重的次级议题是“政府监管”。出现该议题的报道占53%,往往紧接着“长期问题”的议题展开。其中,中国政府被构建为反复出现问题后却无法兑现监管承诺的形象。这一议题在《泰晤士报》中出现频率更低,只有10%的报道,也就是一篇文章有所涉及。
3.《泰晤士报》更关注中国产业受到的影响
《泰晤士报》相对较为关注中国产业受到的冲击这一议题,出现频率仅次于“瞒报实情”的议题,达到70%。中国品牌如“大白兔”受损、中国奶制品的纷纷下架带来的损失,以及中国顾客弃国产转投外国品牌影响中国产业等,都被频频提及,显示了中国的产业受到重创。对此,《纽约时报》的关注度就很低,只有16%的报道涉及此议题。
信息分布结构
梵·迪克曾将新闻报道的话语总结为一定的图式结构,包括概述、情节、后果、口头反应、评论这几个范畴。① 我们沿用这一结构范式对两家报纸中主题类似的两篇典型报道进行分析,一篇是《纽约时报》9月18日的《中国称更多奶制品受污染》,一篇是《泰晤士报》9月19日的《中国污染奶粉问题蔓延至鲜奶》,两篇报道信息分布的结构如下:
案例一:
案例二:
从以上结构图示可以看出,两篇报道在处理与主题紧密相关的信息概述时,方式差别不大,但在故事中,《泰晤士报》更重视与事件直接相关的后果问题,涉及面更广,从行业到受害人群再到公众信任以及产品遭遇都有报道,而《纽约时报》则相对简单。不过《纽约时报》在背景信息中下了更多工夫。报道将事件放在长期以来不断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语境中,而且还专门举出旧例以增加说服力。《泰晤士报》却没有设置这样的语境。此外对瞒报实情、信息公开受阻的前事件回顾,《纽约时报》也比《泰晤士报》更加具体,详述了全过程,《泰晤士报》只是提及这一问题,并没有详细的细节。从更能体现不同处理的评价部分来看,《纽约时报》更显示一种美国视角,是针对美国公众得出的结论和预测。《泰晤士报》则主要是国际组织对事件的直接反应,没有特别明显的本国视角。
从以上图式结构我们也能够清楚地看出,主题主要是在概述中由标题和导语提炼。次级议题则主要在故事的展开中呈现,其他篇章的主题也会在故事范畴中交织出现,以呈现事件的不同维度。报纸要传达的立场和隐形的观点则透过故事范畴中的背景和评价体现,通过对背景信息的选择性呈现来设置报道语境,并通过对评价的选择性引用来反映报纸的立场。
两家报纸都能从受众角度出发,重视事件中受众最会关心的问题,如问题的严重程度、政府措施以及导致问题恶化的瞒报问题等。相比而言,《纽约时报》更加“以我为主”,显示出将事件与美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密切联系的倾向。过去一年里,美国媒体热炒“中国制造”问题,此次《纽约时报》的报道依然沿用了这一框架,同时由于去年的报道曾引起国内外争议,此次的报道变成了佐证问题、维护美国媒体立场的有力武器。当然,报纸也更关心美国食品受到的影响。另外《纽约时报》依然从意识形态的偏见出发,将产品问题与中国政治体系问题挂钩,呈现出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
与《纽约时报》相对照,《泰晤士报》则更着眼于事件和问题本身以及带来的直接后果,报纸未将问题政治化,较少将报道嵌入特定语境进行特定引导,相对客观。
根据“奶粉事件”的国际报道呈现特点,我国在对外交流和宣传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国际媒体就中国的危机事件进行的报道不必过度敏感。西方媒体作为社会守望者的传统角色和其对更具可读性的“问题”报道的兴趣,决定了其对危机事件的关注。因此报道行为本身并不具有恶意,他们对待国内的危机事件的追逐程度甚至有过于此。如果我方对此类报道过分排斥,只会显得不够自信,也不够大度。
其次,对受众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应主动提供更多翔实信息。《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都最重视人们关心的事件严重程度、政府措施等问题,这是媒体报道不可回避的信息。因此我们应该主动提供信息,消除国际上的疑虑,否则得不到来自正式途径的信息的国际媒体会以其他各种间接方式提供信息,反而会混淆视听,造成我们的被动局面。这次危机中我方还是有所进步。涉及人群和产品的广度、群众受害程度、问题根源、惩处措施等等,我们基本都以新闻发布会或新华社报道的方式向世界公布,《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这方面议题的信息来源也基本是这些正式渠道。
再次,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要从企业、各级媒体以及各级政府等各个环节加强,出台一系列有力的制度和保障。西方媒体都重视“瞒报实情”的议题,它也是危机事件中最易引人诟病,最会被西方媒体上升到政治层面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有所解决,我们面对危机事件的国际舆论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收稿日期]2008-9-19
注释:
①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