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生存方式的价值冲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精神论文,冲突论文,价值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人的生存方式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 哲学的角度看,问题不在于多向度生存的事实,而在于多向度生存的选择存在着价值冲 突。如何认识和理解多向度生存价值冲突的本质,在国内学界引发出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还是人文精神的生成的疑问。
简单地说“失落”或“生成”都很难解释人文精神与生存方式“冲突”的必然性。就 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实际上这是一个人文精神在“失落中生成”和“生成中失落”的 互动发展过程。本文拟就以下几个争论焦点,即四对生存选择的冲突范式,分析其与人 文精神的关系。
一、是经济人还是道德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冲突,关联着如何理解人文精神的分 析范式。国内一些学者在阐释经济人和道德人冲突的时候,一般是把经济人与人文精神 对立起来,把道德人看做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这一分析范式内涵着人文精神与市场经 济“二律背反”的倾向。在笔者看来,这一分析范式忽视了对社会人这一变量的分析。 实际上,无论是经济人还是道德人,既可以与人文精神一致,也可以是对人文精神的否 定,因为两者都是社会人的两种生存行为的选择维度。两者的本质,取决于社会人与人 文精神的本质关系:如果社会人把经济人理解为损人利己,那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否定; 如果社会人把道德人理解为禁欲主义,那也是对人文精神的否定。但经济人就是损人利 己、道德人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吗?问题的实质不在于这一界定是否偏颇,而在于无论是 经济人还是道德人,都不是人的生存选择的初始界定。人的生存选择的初始界定是社会 人,而不是其他。根据马克思的思想,社会人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时刻面临着生存问 题的存在。只有通过社会人对生存问题的选择方式,才能够界定其是经济人行为抑或道 德人行为的性质,界定其是体现还是否定人文精神。
例如,关于就业和失业的问题,这是社会人必须面临的十分严肃的生存问题。面对就 业与失业的价值选择,社会人生存选择的价值标准倾向于经济人的行为尺度,即他必须 考虑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对经济人而言,与自私自利和纵欲主义无 关,只是社会人依照经济人的尺度所采取的生存对策。因此,对经济人尺度的分析,不 应一见到“经济”两字就望文生义,而是应该分析其采用对策所内涵的本质内容。如, 从“比”的标准看,其对策是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的贯彻;从“投入与产出”的标准看 ,其对策的内容又涵盖着市场理性的要求。但从“初始选择”的角度看,工具理性或市 场理性是否是人文精神的反动呢?易言之,经济人的价值尺度是否是人文精神的题中应 有之义呢?
根据笔者的理解,人文精神内涵着科学与商业精神,在历史上是作为神学精神(宗教及 其伦理精神)的反动而出现的。人文精神之所以作为时代精神,是由于它适应了世俗社 会的需要。世俗社会需要人文精神及其启蒙运动,使科学精神和商业精神获得合法性的 地位。人文精神在近代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使获得合法性的科学精神与商业精神(这 两者都是人的精神而不是神的精神)相结合,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为世俗社 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化。不仅如此,人文精神理念的世俗化实践 ,特别是科技的应用以及制造业和商业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了区别于世俗社会(世俗 社会与宗教社会相对)的相对独立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崇尚科技,以制造业和商业为 经济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适应于经济基础的变更,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相应 发展变化。人文精神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其抽象的哲 学理念在市民社会的历史活动中,积淀为以工具理性为典型特征的科技理性和商业理性 。工具理性在市民社会生活中普遍的应用,使人文精神所内涵的终极理性日益失去其普 遍理性的地位,从而使人文精神的危机日见端倪。
人文精神的“失落”,无疑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工具理性普遍化的倾向以及人的生存方 式在经济活动领域中大量表现为“物化”的“实现形式”等等直观的现象有关。但是从 人文精神与社会历史的互动发展来看,工具理性的普遍化和“物化”的实现形式,正是 人文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始选择”,如果把这种“初始选择”变成脱离了人文 精神终极理性指导的“唯一选择”,自然会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其二,从反思的 角度看,工具理性普遍化和“物化”“实现形式”的“初始选择”,提供了人们关于人 与自然关系的思维范式:以工具理性为尺度,人的智力和体力结合,形成以人为主体的 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这一思维范式实际上也是国内学界主流哲 学的基本理解。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人文精神在经济社会实践中孕育出了生产力精神。 当前的问题是,从人文精神“终极理性”的要求来看,生产力精神应该是物质生产力和 文化生产力的统一。
二、是生产主义的文化还是消费主义的文化
从上世纪中叶至今,科技革命所形成的巨大生产力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的革命,而且 还带来了消费方式的革命。
生产方式的革命使资本生产的逻辑让位于科技生产的逻辑。消费方式的革命使产品消 费的逻辑让位于符号消费的逻辑。前者衍生出生产主义的文化,后者衍生出消费主义的 文化。生产主义文化在认识论上遵循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原则,在行为方式上遵循成 本与纪律的企业伦理,在价值原则上强调原创和审美,在社会心理上易于形成阶级意识 。消费主义文化在认识论上流行非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原则,在行为方式上流行享用与 娱乐的境遇伦理,在价值原则上强调复制与类像体验,在社会心理上经常滞留于日常意 识。两种文化模式在个体生存方式再生产的活动中,会产生极大的落差(结构不对称)。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反思生存方式“落差”现象的存在,也会出现人文精神是“失落”还 是“生成”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
首先,从生产主义文化来看,人是一种生产性的存在。人作为生产性的主体,通过创 造产品和利润,对象化自己的本质力量。在这种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人不仅按照 自然的规律来建造,而且还按照“审美的规律”来建造。按照自然的规律建造,要求生 产主体运用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的价值尺度实现其成本与效率的目的;按照审美的规律 来建造,要求生产主体运用创造性和欣赏性的价值原则,实现其审美和超功利的目的。 但社会再生产的逻辑却由于资本追逐利润的动机、工具理性的法则、规模化和机械化的 效率模式,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审美动机越来越服从于利润的需要,人的本质力量 对象化的创造性实践日益被分解为操作流程中的片断和附庸。总之,人的本质力量的对 象化变成了机械本质力量的物化,人的生产性的生存变成了机械工具的存在,利润的本 质成了解析人的本质的全部秘密。由此,曾经孕育出生产主义文化的人文精神发现,在 生产主义文化的逻辑必然性中,继“上帝死了”之后,“人也死了”。生产主义文化逻 辑的二律背反使人文精神备感失落。
其次,从消费主义文化来看。在生产主义文化逻辑自我解构的过程中,历史的辩证法 却悄悄地拉开了消费主义文化逻辑的序幕。消费主义文化是适应生产方式革命的产物。 生产方式的革命使全社会的生产能力成倍增长,造成了大量商品的累积。在这种条件下 ,生产者的控制权逐渐让位于消费者的选择权。主权的变迁引发了消费方式的革命。
在消费主义文化的逻辑中,人的生存不是为了生产而存在,而是为了消费而存在。这 一文化理念的革命,使人的生存作为消费性的存在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它使得人的本 质力量不断地对象化在消费性的存在方式之中。超市与快餐、刷卡与名牌、网络与购物 、娱乐与消遣、保健与美容等等,逐渐成为生存消费化的本体表征;媒体与广告利用各 种类像化符号进行流行的包装,不断地生产出人的消费幻想。文艺变成了娱乐,审美变 成了快感,如此等等。总之,消费生存的惯性,使人的生存由储蓄未来转向透支未来, 而且还要不断地透支、透支、再透支。其结果,消费主义的文化逻辑也走向了自己的二 律背反,不仅“人死了”,甚至连“未来”也消失了,更谈不上所谓的人文精神了。
从直观的角度看,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逻辑的二律背反,造成了当代人生存选择 的两难境遇,折射出人文精神的失落。但从人文精神生成的角度反思这一“两难”现象 ,是否存在着“二律兼容”的可能性呢?其一,从人文精神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人文 精神孕育着生产精神,无疑也孕育着消费精神,否则,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也就失去了 其现实意义;其二,如果在人文精神终极理性的制约下,生产理性和消费理性(如在节 俭与享用、纪律与娱乐、创造与模仿等等)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也正是人文精神现实 意义之所在。
三、是“穷德”还是“富德”
改革开放前,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国家经济社会的运行处于“短缺经济”结构的 治理之中。与此相应,人的生存伦理的生成也基本以“短缺”与“穷德”自足互动的价 值评价为特点;再加上“穷过渡的社会主义”异常强化以及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 “穷德”的信念更加潜移默化。
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日益深入人心,形成了两个重要的理论共识:一是改革开 放,二是生产力道德的重建。改革开放的实践意义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生产力道 德重建的实践意义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伦理基础。生产力道德的价值核心是“致富之德”。以此为前提,借助于社会 主义市场机制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就有了生产力道德的伦理依据。利用市场,劳动致 富、合法致富,就成了人的生存方式的基本实现形式。市场竞争与市场伦理的互动关系 ,也随之成为人的生存伦理的现实内容。
生产力道德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富与德的关系问题。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 程中,一方面,内在于生产力本质要求的“致富之德”需要逐渐培育,才能发展出与市 场经济本质要求内在一致的道德内容和范畴;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只是一个资源配置的 理想模型,这一模型在发挥作用时,还会受到诸如非经济利益、制度和文化等相关要素 的制约。这些相关要素一旦与市场机制发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就会激活非市场经济行为 的发生,如“拜物教”心理和行为乃至“假、恶、丑”现象的发生。由于社会经济活动 是复杂的社会现象,非市场机制行为的存在,使生产力道德的本质受到严重扭曲。一旦 “致富之德”被曲解为“致富不仁”,“道德滑坡”就不可避免,自然会引发“人文精 神失落”的感叹。
在从哲学的角度反思人文精神“失落”现象的同时,不能否定人文精神“生成”的现 实必然性,即与“致富不仁”导致“致富不人”相对,“致富成仁”必然“致富立人” 。根据笔者的理解,生产力致富之德是人文精神自近代以来的题中应有之义。反思人文 精神的当代意义,不能无视生产力致富之德在当代生成的必然合理性,而且要发现生产 力致富之德的生存方式为什么会与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发生递进链上的断裂。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当前落后的生产状况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 效解决;另一方面,还由于生产力致富之德在本质上主要是围绕着怎样合乎道德地运用 “物的尺度”这一问题展开的,即围绕着“物的尺度”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展开的,因此 生产力道德与一般的社会伦理规范和范畴不同,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例如,关于“污染”和“环保”的问题。生产力“环保”的道德原则,必须运用市场 机制的成本收益原则,使“污染的成本大于环保的成本”,才能使生产力“环保”的道 德原则落在实处。生产力道德把成本收益尺度即物的尺度纳入到“环保”的道德要求上 来,即纳入到人的尺度上来理解,就潜在地实现着人文精神现实化的伦理要求。以此为 基础,把生产力致富之德的伦理原则贯彻到生产关系其他环节中去,形成交换伦理、消 费伦理和分配伦理的价值体系,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经济伦理的道德 环境。可见,对“穷德”与“富德”作人文精神的反思,既要认识到“穷德”的反人文 精神的本质,又要肯定生产力致富之德的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涵,才能有助于当代中国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四、是事实的存在还是真实的存在
社会既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结构互动的流动网络,网络中的每一个“网 结”都是一个个“角色”的集合。社会结构的互动就是通过社会“角色”的流动,形成 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系统。从人的总体性生存的角度看,不论其作为经济人或道德人、 生产主义文化或消费主义文化、“穷德”还是“富德”的存在,不论其处于这个系统关 系中的哪个层面,都是事实的存在。但从个体生存选择的角度看,人作为生存个体,只 能在复杂的社会结构的一定地位中生活,只能通过其不同生存角色的变化,适应社会角 色的结构互动的客观要求。因此,生存个体要想在复杂的、流动的社会角色系统中谋划 其未来的存在,必须借助社会化的途径,通过获得不同的社会角色,以适应其未来谋划 的要求。在个体生存的空间结构中,获得某个社会角色,就获得了一个事实的存在;但 在个体生存的时间结构中,当前的事实存在对于未来生存的谋划而言,就是一个即将被 否定的虚假的存在,而面向未来而谋划的存在就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事实存在的不断变 化,意味着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社会角色不断地被替代。然而,人的社会角色的被替代不 单纯是一个主观的或意向的行为,而是需要一系列人力、财力、物力的条件。不仅如此 ,随着经济社会生活创新速率的不断加快,社会角色的增加或减少的速率也相应加快。 这就要求生存个体不断地谋划和生成,由一个事实存在转向另一个或数个事实存在。一 旦这些系列的转换与个体的生存条件不协调,就会产生出事实存在叠加、断裂、无序等 生存状态的体验。随着这种生存状态体验的日常化,个体就会对其日常生存谋划的选择 标准发生怀疑、动摇乃至否定,其结果,日常化的生存危机不可避免。
日常化生存危机的出现,不仅意味着生存个体事实存在的解构,而且也意味着埋下了 人文精神“失落”的种子。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反思个体事实存在的生成与解构,需要解析个体生存意识日常化的 谋划与生成机制。从个体生存的时空选择结构来看,面向未来的谋划与生成对生存个体 而言是开放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这种无限的可能性必须纳入到个体生存的日常时 空活动结构中,即按照个体生存的日常时间秩序排列其一系列的事实存在,才具有现实 性。一旦如此,事实存在在个体生存的日常时间结构中只能是单向度的存在。单向度的 事实存在具有简单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从而为压缩日常时间、增加事实存在数量提供了 可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科技和商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使这一可能变成了现实, 它使个体生存单向度的事实存在具有了工具理性的特征。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个体生存 的事实存在,既是一个日常时空结构中的单向度的生成过程,也是一个在工具理性约束 下的生存谋划的过程。这一点,在个体生存谋划和生成的过程中具有必然性,然而这种 单向度的和工具理性的谋划与生成一旦被绝对化、板结化,甚至变成了个体生存的流行 样式,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的价值理性就会被压抑到无意识领域。一旦社会生产、生活方 式发生变革,流行样式日趋过时,生存危机就会唤醒人文精神终极理性的觉悟,面向未 来真实存在的谋划与生成就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个体真实存在的谋划与生成需要借助 人文精神终极理性的价值构想来实现,它有两种价值反思形式:一种是“乌托邦式”的 全面否定个体生存日常时空结构的未来构想,另一种是以个体生存日常时空结构的生成 条件为依据,反思未来谋划与生成的实现途径。这两种价值反思形式对于生存个体面向 真实存在的回归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前者具有启蒙意义,后者具有路径意义,但两者不 能相互替代。
总之,对人文精神的反思,既要看到事实存在不是永恒的真实存在,又要看到真实存 在的实现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工具理性与终极理性的统一,只是哲学反思的逻辑辩 证法,这一逻辑辩证法一旦被纳入到现实个体生存的日常时空结构中,就只能表现为一 个由“面”、“片”冲突走向全面整合的历史过程。即使是片面的,只要有日常时空结 构的依据,也是现实的,对之不能全盘否定,只能合理扬弃。
标签:人文精神论文; 工具理性论文; 经济人论文; 消费主义论文; 理性选择理论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文化冲突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