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严重创伤后心理障碍患者心理护理分析论文_蒋丹丹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安徽安庆 246003)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严重创伤后心理障碍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8例严重创伤后心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心理护理后,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组88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后,担忧、焦虑、抑郁、易激惹及闯入回避所占比重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严重创伤后心理障碍患者行心理护理,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骨科;创伤;心理障碍;心理护理

随着机械化进程的日渐深入,严重创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创伤作为应激反应,在其发生后患者的生理功能、情绪、行为及认知等诸多方面均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着其心理健康,同时也制约着其机体康复[1]。由于创伤具有突发性与意外性,致使患者缺少心理准备,特别是严重创伤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近几年,严重创伤患者的心理障碍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我院骨科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了88例严重创伤后心理障碍患者,男45例,女43例,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39.3±2.5)岁,创伤类型:四肢损伤38例、头颈部损伤28例、面部损伤12例、胸腹部损伤10例;心理障碍:担忧80例、焦虑85例、抑郁82例、易激惹75例、闯入回避84例。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创伤类型及心理障碍等一般情况。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护理与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心理障碍,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具体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心理障碍,具体指标有担忧、焦虑、抑郁、易激惹及闯入回避,比较护理前后所占比重。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与(%)表示,组间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88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后,担忧、焦虑、抑郁、易激惹及闯入回避所占比重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3.1心理障碍分析

担忧、焦虑与抑郁均属于不良的情绪反应,临床表现为紧张、烦躁及害怕等。对于严重创伤患者而言,其机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同时,身体不适、转归情况不乐观、经济负担等,均会使患者出现焦虑、担忧及抑郁等心理。通常情况下,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为病情及预后,如果此类情绪过度,则会加重病症,甚至会影响治疗。

易激惹作为临床症状的一种,具有常见性,此时患者的情绪反应较为剧烈,通常情况下,持续时间短,但多伴有破坏性行为,临床表现为冲动、易怒、情绪反复等[2];闯入回避作为心理应激反应,主要出现在创伤性应激事件后,如果患者反应严重,并且未能及时适应与有效应对,则会阻碍患者康复。

3.2心理护理方法

支持性心理疗法,它是最基本的心理治疗措施,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对于严重创伤患者而言,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为了保证治疗与护理效果,心理治疗十分关键。护理人员应利用真诚、热情的服务,鼓励、宽慰、解释与暗示患者,向其讲解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与支持,从而满足其心理需求。

认知行为疗法,人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其行为,通过此疗法能够改变患者的认知,进而逐渐改善其消极心理,并且使其拥有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同时,此疗法应用于担忧、焦虑与抑郁患者,能够缓解其负面心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感受,在掌握其错误认知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改变错误认知及不良情绪,通常情况下,可利用诱导、启发及角色扮演等方法,从而让患者形成积极、正确的认识。

放松训练,它主要使患者身心均得到放松,通过此训练,患者的紧张、焦虑、失眠等症状均会有所好转。针对本组严重创伤患者而言,应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障碍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目前,临床护理上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引导想象、肌肉松弛法、沉思、音乐疗法、漂浮疗法等。

音乐疗法,它主要是利用音乐的特性,整合患者的生理与心理,消除其不良情绪。此疗法的形式较为丰富,如:音乐感受疗法、音乐气息疗法、音乐色光疗法等,3次/d,30min/次[3]。

综上所述,骨科严重创伤后心理障碍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担忧、焦虑、抑郁、易激惹及闯入回避,此时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了临床疗效,影响着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措施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在此基础上,患者的生存质量才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裴剑烁,张丽.严重创伤后心理障碍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65-166.

[2]张学萍,张燕,许梦霞.心理干预在预防骨科严重创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3):573-574.

[3]夏静.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12(6):61-62.

论文作者:蒋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骨科严重创伤后心理障碍患者心理护理分析论文_蒋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