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华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五中学 733000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要深入浅出,贴近学生,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语言艺术 情境 兴趣
最近一段时间,我总是感觉到课堂气氛有些压抑,尤其在上《诗经》时,讲台上的我总是讲得眉飞色舞,讲台下的同学们却个个昏昏欲睡。连平时最爱发言的文艺委员卫丽也总是趴在课桌上,显得很懒散,多次提醒她要注意,可效果却不是特别明显。留心观察之后我还发现:还有好多的学生听讲时的状态也不是很好,回答问题很被动。批阅学生的周记,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进入高二以来,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你说《诗经》写得太精彩了,可我们没有感觉到。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但我们觉得两千年前的事是不是离我们太远了些?”说实话,读了这段话,想到出现的这些情况。我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也在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为什么有些学生,读书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而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鉴于此,我改变了一贯的上课的方式,当我到另一个班上课时,在讲解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我将《诗经》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定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为此,我在讲“赋”“比”“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黄品源的歌曲《小薇》:“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小薇,她有双温柔的眼睛,她悄悄偷走我的心,小薇啊,你可知道我多爱你,我要带你飞到天上去,看那星星多美丽,摘下一颗亲手送给你;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小薇啊,你可知道我多爱你,我要带你飞到天上去,看那星星多美丽,摘下一颗亲手送给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首歌的歌词中采用了铺陈直叙的方法表达了对“小薇”的爱恋之情,没有太多的渲染和侧面描写。这就是赋。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铺陈直言,即直接叙事,铺陈情节,抒发感情。“比”就是比喻,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引了罗大佑的歌曲《光阴的故事》:“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声里,它天天的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这里运用比喻或者说比的手法描写了光阴匆匆而逝,抒发了一种伤感之情。“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我引了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2002年的第一场雪,是留在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你象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用雪起兴,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节课中,自始至终课堂气氛都很活跃,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也较好。我教得很轻松,学生学得也很轻松。
从这个案例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从而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以及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课堂气氛。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消除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进而走向积极。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生活体验,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时,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让学生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源活则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课标精神,才能解决好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无成就、学生学无兴趣的问题。
论文作者:王维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情境论文; 小薇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0期供稿论文;